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内窥镜的改良和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内窥镜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各领域.近十几年来,因其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及安全系数高等优点,逐渐被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1].脑镜手术的麻醉相对于传统神经外科麻醉有其独特的一面.本文拟就其麻醉处理做如下报道.

  • 标签: 脑镜手术 麻醉处理 临床分析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水平更加关注,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人们对医疗及检查手段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科无痛技术应用于胃肠镜检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得到相关科室医生及病人的欢迎.

  • 标签: 胃肠镜检查 麻醉 体会 早期发现 无痛技术 早期治疗
  • 简介:例1,女,29岁。体重104kg,身高165cm,诊断: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拟行双侧扁桃体切除,腭咽成型术。3年前服减肥药。停药后体重反弹。吸烟200支/年。吸毒10年。3次戒毒,近2年未复吸。术前药:安定10mg,东茛菪碱0.3mg,im。入室血压:150/90mmHg,脉搏:90次/min,SpO2:90%。开放两条上肢静脉(20G套管针)。监测BP,HR,BIS,ECG,SpO2,PETCO2。面罩充分去氮给氧,予可赛砜8mg,万可松10mg,咪唑安定5mg,异丙酚200mg,

  • 标签: 吸毒患者 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 麻醉 PETCO2 SpO2 咪唑安定
  • 简介:本文总结30例小儿脓胸行纤维板剥脱术的麻醉处理。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11岁。急性脓胸6例.慢性脓胸24例.其中3例合并支气管胸膜瘘。麻醉方法采用羟丁酸钠,氯胺酮和(或)安定。先静注羟丁酸钠80-100mg/kg.再肌注氯胺酮6~10mg/kg和(或)安定0.2mg/kg。喷喉后气管插管.行扶助或控制呼吸。30~40min后追加氯胺酮.

  • 标签: 脓胸手术 麻醉 儿童 支气管胸膜瘘
  • 简介:训练伤是基层部队的多发病,对部队训练影响较大,从2001-2003年我们开始运用一些麻醉技术治疗训练伤136例,效果确切,疗程短,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训练伤 麻醉技术
  • 简介:目的总结64例感染性休克病人的麻醉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分析64例感染性休克病人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及围术期的治疗过程。结果本组64例全部进行静吸复合全麻加气管插管,60例麻醉诱导、维持平稳,手术顺利,手术毕10~45mim拨管,4例分别死于麻醉诱导、术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感染性休克病人须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便于呼吸管理,合理选用全麻药和血管活性药物,及时充分补液扩容,能有效提高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麻醉方式 血流灌注 脓毒血症 代谢功能障碍
  • 简介:TUVP术是治疗前列腺肥大的常用方法之一,而TUVP术中麻醉及管理有一定的特点,现就我院2001年4月~2002年3月间所做的TUVP术68例的麻醉及发生3例低钠血症的处理报告如下.

  • 标签: TUVP术 麻醉 术中管理 前列腺肥大
  • 简介:近年颅脑外伤已成为常见的急诊手术之一。由于大多数病人病情危重,除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功能损害外,常常伴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还可能伴有其他复合伤,如麻醉处理不当可加重病人的中枢神经功能损害,甚至造成永久性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近1~2年我院应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117例急诊颅脑外伤病人实施手术治疗,现将我院117例病人的麻醉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急诊手术 颅脑外伤 中枢神经功能 临床资料 麻醉方法
  • 简介:我院自2002年2月~2004年3月,采用指掌侧穿刺指根神经阻滞麻醉,大部分病例只需穿刺1次,每指仅需麻药2.5mL,麻醉伤指970指,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指掌侧穿刺 指根 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及总结麻醉经验。方法静脉诱导下行气管插管术,麻醉维持用异丙酚8mg/(kg·h),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芬太尼,吸入低浓度安氟醚。结果25例术毕时血流动学稳定,各种反射良好,带管回病房。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力求诱导平稳,合理选用全麻药;避免缺氧和适度的过度通气可有效降低颅内压。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手术 麻醉处理
  • 简介:临床麻醉工作中,发现高血压病人较多。本文分析1998年实施全麻及硬膜外麻醉病人的高血压发生率及处理体会。1资料和方法1998年施行全麻及硬膜外麻醉的成人病例1842例(产科病人除外),其中全麻600例,硬膜外麻醉1242例。将术前已诊断为高血压病和入手术室后测三次血压,平均收缩压(SAP)高于

  • 标签: 高血压 麻醉 外科手术 治疗 氟芬合剂
  • 简介:目的:了解静脉全麻药对有机磷中毒患者AchE活力影响.方法:17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全身麻药并于术前、术中、术后测定AchE活力.结果:不同静脉麻药对AchE活力有增强、抑制或无影响.结论:戊巴比妥增强AchE活力,氯胺酮对其无影响,冬眠药(哌替啶、异丙嗪)、γ-OH对其有明显抑制.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切开洗胃 静脉麻药 乙酰胆碱脂酶活力
  • 简介: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末节断指再植已有较多成功的报道,成活率均在90%以上,而且功能及外观良好[1,2].我院于1998年5月~2004年4月采用腱鞘内神经阻滞的方法行末节断指再植21例23指,成活率为95.6%,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腱鞘内麻醉 末节断指再植术 显微外科 皮肤软组织
  • 简介:目的比较丙泊酚分别复合氯胺酮、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探讨快通道病人手术时麻醉药物的配伍。方法160例要求无病人流的病人随机分为二组,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氯胺酮(0.3-0.6mg/kg)和丙泊酚(1~2mg/kg)+芬太尼(0.5~1.0μg/kg),观察两组呼吸循环有关参数的变化和镇痛镇静效果。结果两组药物的镇痛镇静效果差异无显著性,丙泊酚+芬太尼对病人的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作用较丙泊酚+氯胺酮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丙泊酚+氯胺酮组的定向恢复时间延长。结论两组药物均可用于快通道病人手术的麻醉,术中注意对病人呼吸循环等指标的监测。应用氯胺酮时适当延长病人的留观时间,确认病人完全清醒后方可离院。

  • 标签: 病人 丙泊酚 芬太尼 复合氯胺酮 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中上腹部急诊手术老年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对76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中上腹部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ASAⅠ-Ⅱ级、手术简单、历时较短的患者多选择硬膜外麻醉;37例ASAⅢ-Ⅳ级、手术复杂、历时较长患者多选择全麻。两组麻醉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循环紊乱,其中全麻组术中血压下降程度较轻,术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而硬膜外组术前及术后血压下降明显,超过术前血压的30%(P<0.01)。两组术中和术后SpO2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上腹部急诊手术的老年患者选择全身麻醉对循环的影响较小。另外,应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监测,积极维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减少或避免内脏循环低灌注状态,以预防术中及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出现。

  • 标签: 老年人 急腹症 麻醉
  • 简介:患者,男,70岁,体重60k。因腰部剧痛来院就诊,入院后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B超检查,诊断为肾盂肾盏多发结石,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以及心电图后送入手术室行急诊肾盂切开取石术,术前未作胸透。

  • 标签: 脊柱转移肿瘤 硬膜外麻醉 截瘫 心电图 肾盂切开取石术
  • 简介:长期以来,抗青光眼手术中多采用球后麻醉或球周麻醉,但其所致的球后出血,眼球穿孔,视神经损伤及黑朦等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1,2],而表面麻醉可完全避免上述并发症.本院76例(94眼)不同类型的青光眼采用单纯表面麻醉方法进行了抗青光眼手术,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表面麻醉 青光眼 手术中 严重并发症 临床观察 球后麻醉
  • 简介:近年来,我院采用腋窝寻找异感法(确认神经法)进行神经定位,不仅提高了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而且很少有并发症的发生.下面就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即腋窝寻找异感法(确认神经法),腋动脉贯通法(确认血管法)及传统的借助刺破神经血管鞘的落空感观察针尾随动脉搏动,确认进入血管神经鞘的方法,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腋部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腋动脉贯通法 并发症 腋窝寻找异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