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直视下食管扩张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次扩张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4.4%。3例扩张后出现持续胸痛,食管造影示食管穿孔,经积极保守治疗后瘘口愈合。无消化道大出血、呼吸及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见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术前、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 标签: 食管癌 吻合口狭窄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MSCT诊断胸食管异物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胸食管异物损伤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其中13例接受增强薄层扫描及后处理成像。依据MSCT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决定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MSCT平扫及后处理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总符合率分别为68.18%(15/22)和76.92%(10/13),结合临床特征均确诊。22例中,痊愈20例,死亡2例。结论MSCT是诊断胸食管异物损伤的最具临床价值的影像学方法,结合临床特征可确诊,对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食管 异物 主动脉食管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入路及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16例中、上段食管癌中,三切口入路6例,左进胸加上腹部联合切口入路10例,均行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术。下段食管癌20例,取胸腹联合切口,食管下段及贲门切除后,BillrothⅠ式患者行结肠代食管术,BillrothⅡ式患者,在保留胃短动脉的前提下,充分游离脾、残胃、胰腺,行弓下食管-残胃胃底吻合。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33.33%,病死率11.11%;术后1、3、5a生存率分别为90.62%、53.12%、21.87%。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食管癌的患者,应争取手术治疗,再次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入路及消化道的重建方式非常重要,应根据首次术式、食管癌部位、及残胃血运情况而定。耐心细致操作,准确分离粘连,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胃大部切除术 食管癌 手术入路 消化道重建
  • 简介: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遭到破坏,引起脑水肿和脑出血,组织损伤程度加重。目的:总结分析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血脑屏障相关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bloodbrainbarrierpermeability,"为检索词,检索近十年PubMed数据库,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以"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为检索词,检索5年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纳入与脑缺血再灌注及血脑屏障损伤密切相关的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选取17篇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从炎症因子的浸润,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水解以及水通道蛋白的开放等方面总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相关分子,提出多因素多环节调控血脑屏障功能。CIR后血脑屏障开放的3h时间窗为急性期抢救缺血半暗带关键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后期修复作用也可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缺血性脑血管病 炎症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carcinomatosis,PC)是恶性肿瘤较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癌细胞直接种植生长或经微血管转移到腹膜上所致,常见于胃癌、肠癌和卵巢癌等。一旦出现腹膜转移,预后都很差,生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T3、T4期的胃癌患者大约有60%在根治术后会出现腹膜转移,10%~20%的患者在根治性切除时已有腹膜转移,

  • 标签: 腹膜转移癌 化学治疗 腹腔灌注 应用 根治性切除 转移部位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疗效,为合理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案提供高质量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3期)、PubMed、EMbase、HighWire、CBM和CNKI数据库,收集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至2012年3月。由2位评价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1个研究,合计10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尼可地尔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率[RR=0.34,95%CI(0.19,O.61),P=0.0003],提高心脏左室射血分数[MD=5.49,95%CI(4.51,6.47),P〈0.00001],减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MD=-14.38,95%CI(-17.31,-11.45),P〈0.00001],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IRR=0.34,95%CI(0.25,0.46),P〈0.00001]、再入院率[RR=0.33,95%CI(0.17,0.63),P=0.0008]及病死率[RR=0.40,95%CI(0.16,0.97),P=0.0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尼可地尔作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药物,可增加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及病死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论证,建议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采用治疗策略。

  • 标签: 尼可地尔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MSCTA及CT灌注成像(CTP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后行MSCTA及CTPI,分析MSCTA对TACE术后肿瘤血管及CTPI对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的显示情况。结果36例患者腹腔动脉MSCTA均能清楚显示活性病灶肿瘤供血动脉,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PVP)和肝动脉指数(HPI)在非瘤肝组织的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灶或复发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MSCTA能很好地显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新生血管情况,CTPI能准确反映肝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两者相结合对显示肿瘤残存及复发、指导后续治疗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灌注成像 化学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溶栓成功的指征之一,也是溶栓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组对我院2008年4月-2012年4月108例AMI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62例进行回顾分析,对其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性 护理
  • 简介: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椎体肿瘤并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关注和探讨.目的:观察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对脊柱转移瘤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对脊柱转移瘤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原代培养脊柱转移瘤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组,药物处理24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通过SYBR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肿瘤细胞Bax和Caspase-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有促进脊柱转移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80±1.09)%,(43.46±8.55)%,(28.77±9.39)%,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拉丝期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组作用更明显(P〈0.05).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P〈0.05).拉丝期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组作用于脊柱转移瘤细胞后Bax、Caspase-3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可在体外细胞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拉丝期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作用更加显著.

  • 标签: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脊柱转移瘤 骨水泥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背景:经皮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效果良好.目的:验证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甲酯骨水泥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渗漏率为4.5%;其他椎体骨折发生率为9.1%.随访2年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骨水泥位偏左侧5例,位于中部9例,偏右侧8例,疼痛改善程度与骨水泥位置无相关性(P=0.192);治疗后伤椎前、中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恢复(P〈0.05);注入骨水泥的量1~5mL,注入骨水泥量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无相关性.表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骨水泥注入椎体内的位置、注入量与止痛效果无相关性.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椎体后凸成形 椎体压缩骨折 目测类比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