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放射防护系统对患者放射性损伤的防护效果及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胸部放射性诊断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研究,取顺序编码分组法划分组别后,于对照组(n=40)诊断期间配合传统防护措施,观察组(n=40)诊断期间配合放射防护系统。评价两组放射防护效果、防护舒适性及满意度差异。结果:(1)防护效果:胸部放射性诊断结束后经射线检测后可知,观察组诊断期间头部、颈部、胸部及会阴部皮肤入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防护舒适性、满意度:观察组放射防护舒适性认可度及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放射防护系统作为新型放射性诊疗措施中放射性损伤防护手段,应用效果显著,且相较传统防护措施舒适性及普适性优势明确,适合广泛应用。

  • 标签: 胸部放射防护系统 防护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护士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的危险最大。护理人员直接或间接与病人和传染性污物接触,可以从病人获得感染,也可以把所得的感染或携带的病原体传给病人,并能在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传播,甚至扩散到社会上去,因此,全面了解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水平和防护现状,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有效控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放射治疗中,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在医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放射治疗技术更加成熟和严谨,质量控制更加科学。并根据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业务素质不断进行相应的提升。本文对放射卫生防护现场检测的质量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放射卫生防护现场检测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急诊科小儿高热患者护理中采用的措施总结护理效果,得出一套高热患儿最佳治疗护理措施,以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整理2018.6-2021.6期间102名急诊科高热患儿的护理资料,整理护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分析效果。结果:通过护理102名急诊科高热患儿经过护理和治疗后,体温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12名患儿出现反复高热惊厥症状,护理和治疗后症状消失,1名患儿发生皮肤受损,其他患儿均无显著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高热急诊护理中应做好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病情观察、降温干预、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惊厥护理等护理措施,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高热症状,降低高热引发不良症状的发生。

  • 标签: 小儿 高热 急诊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作为供应无菌器材的重要科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面向医院各个科室,主要工作是对医疗器材进行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并及时供应给各个科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需每日接触各类医疗器械,并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在此过程中,必不可免的直面各类致病菌,因此极易有职业暴露现象发生,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医疗器材如无法彻底消毒,同样会影响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健康。因此,做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 要】 目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 是由专职的技术人员在万级洁净、密闭环境下、局部百级洁净的操作台上进行集中配置的场所。它大大的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和输液质量,然而大量药物集中配置导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师面临着极大的职业危害,因此提高药师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严格的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配备有效的防护设施对于保证 PIVAS 药师职业防护显得尤为重要。方法:结合工作实践与经验教训,分析总结如何避免职业危害。结论: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采取有效的防护对策,可减少或避免职业危害对药师的伤害。

  • 标签: 药师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探讨有效防护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发生职业暴露的31例工作人员相关情况。结果 职业暴露人群以工作年限0-5年的低年资医务人员发生率最高;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暴露方式以锐器伤占首位;暴露部位主要是手部;暴露场所主要是手术室;暴露环节主要是术中操作时;发生暴露医务人员均接受相应的干预措施,无1例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 关注职业暴露的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加强培训和督查,规范操作流程,落实标准预防,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和管理,强化防护意识,是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针对如今临床当中检验科职业感染的现状,介绍了感染途径、强化对专业感染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树立了安全管理专业知识的基本内涵,注重了实验室感染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通过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保护能力,标准化作业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治疗重于预防的观点,通过防止生物危险,强化实验室感染管理工作,更有效的增加了医源性传染病的防治效果和事件的发生率,并为今后的生物检验实践与教学开展自主创新性试验,打下了必要的生物安全保护基础。

  • 标签: 检验实验室 感染与防护 职业暴露 规范操作
  • 简介:【摘 要】医院身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可能在进行医护治疗时出现感染等危险。而妇产科护士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职业,无论是工作兴致还是工作环境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属于职业暴露高危险人群。例如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因为接触到羊水、血液、分泌物以及工程中的锐器所伤,因此为了保证妇科护士这种特殊人群的工作安全性就必须要增强妇产忽护士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尽量将护士面临的危害降到最低。下面文章将会妇产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 标签: 妇产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要点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在螺旋CT检查下的放射防护的作用与如何减少青少年个人辐射。进行对比实验,在征得同意后设立两个组,每组随机50名患者,使用热释光剂量仪器在非检查区域与敏感器官区域进行检测。一组实行常规防护,一组给予最佳优化防护。结果常规防护区域接受剂量差别几乎为0,而优化防护区域接受剂量明显低于非优化防护区域接受剂量(p

  • 标签: 青少年 CT检查 防护 敏感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及防护。方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开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方法。同时了解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积极开展新冠肺炎实验室检测,了解防护措施,以获得最佳防控效果。结果:临床中,视病毒培养为金标准,确诊依据是核酸检测,通常情况下,上呼吸道标本检出率低于下呼吸道标本。血清标本主要用于测定抗体,是一种辅助筛查方式,经过对血清中特异性IgM、IgG抗体水平进行动态观察,能够确定患者感染情况,从而控制病毒传播情况。结论: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作为实验室的检验人员,一定要对新冠肺炎的病原学特点进行正确认识和理解,了解其实验室指标变化,实施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以获得最佳防控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实验室检测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经验等方法,总结和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结果:通过研究后分析发现,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来自于4个方面,包括生物学因素、物理学因素、化学因素和护士自身因素等。结论: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通过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士个人综合素质、生物学因素防护、物理学因素防护、化学因素防护等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受到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降低护士职业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 疾控中心的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其具体的检测能力中,而实验室作为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的主要工作场所,存在许多的职业危害。在检验过程中对化学试剂等一些检验设施的经常性接触给检验人员造成不可避免地伤害。因此,研究理化检验中的危害因素以及防护措施意义重大。通过对实验室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总结防护策略,进而通过理化检验人员的安全性,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理化检测 危害因素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执行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士,使用对应的自我防护措施以规避职业风险的成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的10位护士进行研究。调查并分析护士在进行消毒供应室工作中受到的职业风险,并根据所受风险作出相对应的防护策略,以定量定性地评价消毒供应室危险因素以及加强防护作用的成效。结果:消毒供应室护士主要受到化学、物理和生物三方的风险,在实行加强保护政策后,护士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实行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的护士日常工作受到多种危险,调研其具体风险因素,并采取对应策略,能够减少护士的感染率,进而保护护士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职业风险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旨在进一步降低职业损伤。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消毒供应室护士发生的职业损伤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护对策。结果消毒供应室护士发生的职业损伤主要直接接触、锐器损伤、高温高湿损伤、化学消毒剂损伤、噪声与粉尘损伤、紫外线损伤、长期慢性劳损与其他损伤。结论根据当前消毒供应室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科学合理防护对策,最大限度确保护士安全,降低职业损伤。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士 职业损伤 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