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浅谈前急救患者搬运方法。方法:对 2017年 5月 -2018年 5月被我院消化科收治的 90例病进行研究,将其以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施组在抢救时由分管抢救的责任护理人员统一指导将病患由平车至床上搬运的方法,而对照组未给予特殊要求,依照病患的自理能力由家属或医护人员协助搬运,比较两组病患的急救情况。结果:就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患的并发再次出血情况来看,实验组再次出血例数为 3例,占本组总例数的 6.67%,对照组再次出血例数为 9例,占本组总例数的 20.00%,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意义 P< 0.05;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93.33%,对照组为 82.22%,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 P< 0.05。结论:前急救过程中对病患实施有效的搬运措施可以防止意外问题的产生,尤其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患来说更能防止二次出血的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浅谈院前急救患者搬运
  • 简介:摘要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均为工伤。

  • 标签: 工伤急救 鉴定 因工至伤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引发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以基底节附近发病率较高,其次是小脑与桥脑,临床上又叫脑溢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等。该病发病突然,病情急骤,常出现头痛、呕吐等并发症状,病情常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若抢救不及时或方法不当,致残和死亡率较高,死亡率可达60%[1],患者入院前的急救和护理对疾病的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临床表现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呼救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患者1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救治,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则根据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呼救至救护车达到时间(24.61±10.14)min和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38.68±10.49)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6.92%)和致死率(3.8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的缩短患者获得急救时间间隔,阻止病情的恶化,改善不良治疗结局。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68例前心肺复苏者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 :选取 2017年 7月至 2018年 6月前心肺复苏术者 68例,对其基础资料、发病时间、复苏开始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复苏效果等情况进行观察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结果: 68例前心肺复苏术者复苏成功率与年龄、复苏开始时间和除颤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复苏时间等因素相关,在前急救中要注意对上述原因进行分析,尽可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68例前心肺复苏者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前心肺复苏术者68例,对其基础资料、发病时间、复苏开始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复苏效果等情况进行观察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结果68例前心肺复苏术者复苏成功率与年龄、复苏开始时间和除颤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复苏时间等因素相关,在前急救中要注意对上述原因进行分析,尽可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乡镇卫生是基层卫生机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承担着广大农村民众的基本医疗、健康保健任务。因此,坚持卫生事业公益性质不能改变,从增加政府投入,健全补偿机制;加速卫生队伍的建设和培育,留住人才,实施人才兴;掌握医院内部运行规律,形成合力,促进综合职能的提高;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机制,缓解群众就医矛盾等四个方面来加强对乡镇卫生的管理,这是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出路。

  • 标签: 基层乡镇卫生院 中医特色 优势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乡镇卫生是基层卫生机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承担着广大农村民众的基本医疗、健康保健任务。因此 ,坚持卫生事业公益性质不能改变 ,从增加政府投入 ,健全补偿机制 ;加速卫生队伍的建设和培育 ,留住人才 ,实施人才兴 ;掌握医院内部运行规律 ,形成合力 ,促进综合职能的提高 ;加强制度建设 ,创新机制 ,缓解群众就医矛盾等四个方面来加强对乡镇卫生的管理 ,这是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出路。

  • 标签: 基层乡镇卫生院 中医特色 优势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上高发疾病,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治疗表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为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因该病死亡者大多均是在发病 1h内便死亡,因而在前急救工作中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前急救护理工作进行如下探讨,旨在提高救治成功率,并促进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上高发疾病,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治疗表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因该病死亡者大多均是在发病1h内便死亡,因而在前急救工作中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前急救护理工作进行如下探讨,旨在提高救治成功率,并促进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前急救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肋骨骨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取前急救,对照组患者未实行院前急救,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前急救措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重伤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骨骨折患者实施前急救,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肋骨骨折 院前急救 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心肺复苏的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某中心接诊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心肺复苏情况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为现场没有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治疗组均为现场有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对比各组复苏总有效率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入院时血压、乳酸浓度,并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结果治疗组复苏总有效率73.08%明显高于对照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48,P<0.05)。结论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救治分秒必争,应向民众普及心肺复苏技术,为后续抢救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影响因素 心脏骤停 复苏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前急诊护理方式与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于2016年3月-2018年10月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经随机模式将其分2组,Ⅰ组(n=40)按常规标准进行院前急诊护理,Ⅱ组(n=40)在前急诊护理阶段施行个性化护理,对两组的急诊救治情况进行比较与评估。结果Ⅰ组与Ⅱ组的急诊有效率分别为72.5%与95.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诊时间、急救时间等指标上,Ⅱ组耗时对比Ⅰ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前急诊护理中开展个性化护理,能够为患者赢取更多的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护理 护理方式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脑卒中病人并未进行院前急救,观察组发病后积极开展前急救。结果观察组的院外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院内急救和专科治疗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7.14%,对照组为21.43%(P<0.05)。结论通过积极开展患者前急救能够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率并缩短前急救时间。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院前急救 方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急救指导用于前急救中的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前急救的4030例患者,其中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的19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的208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予以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远程急救指导,将两组处置措施、有效措施及其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专业急救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处置措施751例,占比率38.67%,有效措施505例,占比率67.24%。对观察组患者处置措施1854例,占比率88.79%,有效措施1802例,占比率97.20%。组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利用车载GPS智能监控系统功能将远程急救指导施以前急救中,效果理想,可提升急救人员采取急救措施的有效性,为后续专业抢救取得宝贵时间。

  • 标签: 远程急救指导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为了减少医院感染几率,必须做好消毒工作。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的专业消毒部门,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新技术、新器械的广泛应用,加大了医院感染几率,给医护人员、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同时,很多消毒供应中心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做到彻底消毒,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必须改进这种管理模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就急性心肌梗死前急救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前急救护理,将两组患者接受急救护理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接受前急救护理后,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等有明显的缩短,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组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发生率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组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对其实施前急救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几率,必须做好消毒工作。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的专业消毒部门,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新技术、新器械的广泛应用,加大了医院感染几率,给医护人员、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同时,很多消毒供应中心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做到彻底消毒,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必须改进这种管理模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患者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安全事件便称之为护理风险,而前急救作为急诊护理工作的基础,能够直接影响到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成功与否。为了能够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就需要有效地避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鉴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前急救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风险防范措施,旨在确保急救工作快速有效开展,提高救治率。

  • 标签: 院前急救就诊 护理风险 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