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细菌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及细菌培养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PCR检测细菌培养法,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率。结果PCR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3.33%,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的61.81%(P<0.05),PCR检测法的加特纳菌检出率为75.69%,显著高于细菌细菌培养法的46.53%(P<0.05)。结论在阴道细菌检测中采用PCR法具有检出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细菌检测 PCR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阴道病BV蓝快速检测法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文主要对我院100例细菌阴道病患者作出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选择使用了Amsel法和BV蓝快速检测法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发现Amsel法在应用过程中融合了革兰染色法此时扩大了金标准,后续对BV蓝快速检测法作出了临床价值的分析。结果:使用BV蓝快速检测法A与Amsel法结合革兰染色法分析细菌阴道检测的异常,可以看出此类检测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并未体现出较大的差异(P>0.05)。后续使用BV蓝快速检测法B与Amsel法结合涂片格兰染色法在细菌阴道检测应用过程中,相关数据差异较为明显。结论:BV蓝快速检测法是当前临床对BV辅助判断中新型并且便捷的一种检测方式,但是由于市场此类试剂的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此类试剂作出有效分析,才可让其具备辅助诊断的能力,以此减少误诊概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法;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细菌阴道病(BV)联合检测在白带检测中的应用和评价。方法BV联合测定反应装置放在恒温为37℃的不锈钢电热板中显色15min,通过显色反应,与标准比色板比色判读结果。结果11200例BV联合检测结果中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活性、过氧化氢浓度阳性检出率各有不同。结论BV联合检测对妇女BV的鉴别、诊断和筛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白带 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检测阴道细菌感染时,比较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156例女性患者,对照组(细菌培养法)、试验组(PCR检验法),检测两组的检出率,并检测阴道内的各类细菌,分析其特异情况。结果通过对比,试验组的检出率(89.74,70/78)与对照组(71.79,56/78)相较,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检出的加特纳菌率(65.71%)较对照组(48.21%),上升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细菌阴道病,PCR检验法的检出率较高,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对细菌阴道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菌阴道炎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7年1月份——2017年12月份收治的诊断为细菌阴道炎的患者94例按照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线索细胞检测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免疫荧光法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符合率、敏感度指标较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菌阴道炎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较常规线索细胞检测法的检测率较高,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免疫荧光法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甲硝唑阴道凝胶对于细菌阴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阴道炎分析仪在检测细菌阴道炎的诊断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阴道炎感染患者,分别采用Amsel法和全自动阴道炎分析仪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两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阴道炎患者通过全自动阴道炎分析仪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自动阴道炎分析仪 细菌性阴道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疗的细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阴道细菌检验时,应用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的检测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100例阴道细菌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样本的收集后,分别使用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进行检测,观察其最终检查结果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PCR检验的阳性率为86.0%,细菌培养法的阳性率为59.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阴道细菌检验时,应用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的检测价值不同,其中PCR检验法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在女性细菌阴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2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细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别采取细菌培养法、革兰染色检测法、胺试验检测法,进一步对各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细菌培养法检出率为96.00%,均明显高于革兰染色检测法的70.00%、胺试验检测法的65.00%,两两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细菌培养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革兰染色检测法、胺试验检测法(P<0.05)。结论 女性细菌阴道炎采取细菌培养法检验的检出率相较于革兰染色检测法、胺试验检测法均明显更高,且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颇高,因此可择优选用。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革兰染色检测法 胺试验检测法 细菌性阴道炎检测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细菌检验的过程中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细菌培养检验法,实验组患者则采取PCR检查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阳性检查率为96%(48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细菌培养检验法相比较而言,通过对阴道炎患者采用PCR检验法,能够提高患者阴道细菌的阳性检测率,为后续用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阴道细菌 检验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环丙沙星栓对细菌阴道疾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5月到2021年12月在我院参加宫颈癌筛查的人员,总共37982人,筛查出阴道炎患者约5600人,其中细菌阴道炎患者104人,将这104人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无目的性地分为两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有52名细菌阴道疾病患者,在每天患者入睡之前用温水清洗外阴部,然后将甲硝唑栓剂放入阴道内部,甲硝唑栓剂每一个净重约0.4克,治疗两个周期,一个周期为七天;实验组中有52名细菌阴道疾病患者,在每天患者入睡之前用温水清洗外阴部,然后将环丙沙星栓剂放入阴道内部,环丙沙星栓剂每一个净重约0.2克,治疗两个周期,一个周期为七天。在经过两个周期治疗之后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十四天的治疗之后,整体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在经过十四天的治疗之后,整体疾病治疗有效率为87.2%,两组的对比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P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疾病 环丙沙星栓剂 甲硝唑栓剂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浙江杭州地区妇科门诊病人细菌阴道病( BV )中间型阴道分泌物微生态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就诊病人( 1309 例 )阴道分泌物微生态状况进行研究,其中无明显异常者做为健康对照组共 527例( 40.26%), BV中间组 148例( 11.31 %), BV组 152例( 11.61 %),检测指标包括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革兰阳性大杆菌(主要是乳酸杆菌)、动弯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线索细胞等。 结果 BV中间组中革兰阳性大杆菌少见仅 5.41% ( 8/148 ) ,菌群密集较健康对照组度明显减少,菌群多样性轻度增高,线索细胞明显增多 ,G+ 球菌、 G- 杆菌构成比下降 结论 BV 中间型阴道分泌物微生态情况的客观评价能有效指导 BV 的预防与复发。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微生态 菌群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