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1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行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两组分娩结局、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16.36%、新生儿并发症7.27%,低于对照组产妇并发症54.54%、新生儿并发症43.64%,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自然分娩率90.91%,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5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能显著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妊娠结局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本院产科收治的 110 例初产妇 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55 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 55 例行 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两组分娩结局 、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 。 结果: 护理后 , 研究组 并发症 16.36% 、 新生儿并发症 7.27% ,低于对照组 产妇并发症 54.54 % 、 新生儿并发症 43.64% ,比较差异明显 ( P< 0.05);且 研究组 自然分娩率 90.91% ,高于对照组 ( P< 0.05); 研究组 护理 满意度 94.55% ,高于对照组 ( P< 0.05)。 结论: 对初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 ,能显著 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 , 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 满意度 。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妊娠结局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1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行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两组分娩结局、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16.36%、新生儿并发症7.27%,低于对照组产妇并发症54.54%、新生儿并发症43.64%,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自然分娩率90.91%,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5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能显著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妊娠结局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责任制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采用常规护理的44例肝胆外科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护理责任制的44例肝胆外科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护理质量评分、总体满意率、住院时间都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肝胆外科患者而言,其在运用护理责任制后,能够减短住院所需时间,并促进护理的效果与质量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可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护理责任制 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护理责任制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肝胆外科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70例、研究组7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使用责任制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安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分别为(97.21±5.63)分、(98.65±4.26)分、(95.51±5.36)分均高于常规组(88.62±7.52)分、(86.65±7.09)分、(87.56±3.68)分,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较常规组82.8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中,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可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护理质量 护理责任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栓护理中责任制护理的应用与意义。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功能评分与肢体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前语言功能评分与肢体功能评分差异较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后语言功能评分与肢体功能评分差异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性责任制护理改善患者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脑血栓护理 责任制 应用意义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入院无痛分娩的产妇 5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2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助产联合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 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无痛分娩护理中应用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模式 无痛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本文中主要分析并研究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产妇及新生儿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研究中,选择180例产妇作为观察和研究对象,对180例产妇全部采取全程助产的方式,观察180例产妇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以及并发症情况。研究发现,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于产妇及新生儿有极其有效的帮助,可明显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提升产科的工作质量,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有较好的作用,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全程助产责任制 产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本社区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干预组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掌握度及其自护能力,并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有条件的社区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社区高血压管理 家庭医生责任制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初产妇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初产妇纳入此次研究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统计比较患者的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发生情况、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以及总产程时间。结果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总产程时间均远优于实施一般护理的对照组,P<0.05,对比价值较高。结论对初产妇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总产程时间,降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使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初产妇 责任制助产护理 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加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护理质量及其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份至2019年3月份在我院行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0例,以收治时间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各40例,分别给予普通护理与整体责任制护理,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P<0.05)。结论将整体责任制护理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老年重症肺炎 护理质量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制康复护理方法,n=20)和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n=20),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躯体、精神、社会)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效果明显,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责任制康复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 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 40 例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制康复护理方法, n=20 )和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 n=20 ),对比 2 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 生活自理能力( Barthel )指数、运动功能( Fugl-Meyer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 P < 0.05 )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躯体、精神、社会)均高于对照组 ( P < 0.05 ) 。 结论 责任制康复护理模式 效果明显,可改善 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及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责任制康复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儿科层级责任制护理中护理组长的作用与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2019年间我院30名儿科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30名护理人员在实施儿科层级责任制护理组长措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相比于实施儿科层级责任制护理组长之前,实施儿科层级责任制护理组长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在儿科层级责任制护理中,护理组长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儿科层级责任制护理 护理组长 护理管理质量 效果 影响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责任制护理在当前教学管理模式中 临床规范化带教的效果观察 进行分析。 方法: 选 择 201 6 年来我院临床进行护理实习的实习生 6 0 名,将 6 0 名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3 0 名,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每组学生的姓名,年龄,性别进行记录。对观察组的实习生进行责任制护理教学模式带 教,对对照组实习生进行一对一常规化带教。然后进行临床护理实习考核。 结果: 通过对两组实习生的临床护理 带教管理,利用规范化带教进行管理的观察组考核分数在 96.6 分左右,利用常规化带教方式进行管理的对照组考核分数在 80 分左右,观察组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分数,考核分数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建立责任制护理教学模式使护理实习过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实习生的实习质量,所以在当前临床护理实习中要实行责任制护理的带教方式。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临床实习 责任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对于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 。方法: 选择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 172 例 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个性化组和常规组,分别为 86 例 。个性化组患者均接受责任个体化的护理模式,常规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资料,并且对比个体化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尿素氮( BUN )、糖化血红蛋白( HbAlc )、空腹血糖 ( FBG ) 以及血清肌酐( Scr )等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P > 0.05 ),护理后 个性化组 BUN 、 HbAlc 、 FBG 以及 Scr 等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个性化组的生活质量量表( QOL )评分( 45.32±2.34 )分显著高于常规组( 25.22±5.87 )分, 且对照均存在 P < 0.05 ,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 血液透析患者 肾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于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价值。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骨科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治疗的120例骨折并发脾破裂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评分表的分组方法将本文的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责任制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而评价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经责任制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对责任制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责任制护理方法可有效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提高其护理技能,进而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

  • 标签: 骨折 脾破裂 责任制护理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责任制对护士工作压力和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责任制实施后护士的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护理技能操作、手术配合等护理工作质量有所提高。结论 手术室责任制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质量。

  • 标签: 护理工作 护理质量审核 护士 医院管理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的34名儿科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的34名名儿科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措施;比对在实施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措施前后护理组长职责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层级式责任制管理后,儿科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情况、主动巡视病房、主动沟通交流以及告知出院事项等情况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使病房护理工分工准确,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积极性以及儿科护理质量。

  • 标签: 层级式责任制管理 护理组长 护理管理质量 儿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对于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72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个性化组和常规组,分别为86例。个性化组患者均接受责任个体化的护理模式,常规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资料,并且对比个体化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的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以及血清肌酐(Scr)等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个性化组BUN、HbAlc、FBG以及Scr等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个性化组的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45.32±2.34)分显著高于常规组(25.22±5.87)分,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 血液透析患者 肾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