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抗结核基础上,于每次胸穿抽液后(直至胸腔为少量胸水)注入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0万U,嘱患者多方位翻身,6-8小时后放出胸腔积液,每周2-3次。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胸腔完全吸收(彩超提示胸水厚度小于1.5cm)26例患者先前存在的胸腔积液粘连、分隔、包裹消失,16例患者抽液困难者抽液量明显增加,38例先前无胸腔积液粘连、分隔患者注入尿激酶后未发生胸腔积液粘连及分隔。结论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效,有效率100%。

  • 标签: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治疗 尿激酶
  • 简介:摘要评价胸腔镜下胸膜腔闭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胸腔镜下胸膜腔闭锁术治疗,手术均在VATS下进行。结果围术期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术后持续性漏气的患者有2例,持续负压吸引后治愈,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手术成功48例,占96%,失败2例,其中1例经再次手术后成功。结论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VATS)下喷洒滑石粉行胸膜腔闭锁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

  • 标签: 胸腔镜 胸膜腔闭锁术 恶性胸腔积液 滑石粉
  • 简介:目前国内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治疗,多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进行间断胸腔穿刺或胸腔置管引流,但术后易发生胸膜肥厚粘连,导致肺功能下降,严重者甚至需开胸行胸膜剥脱手术,影响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院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中的31例应用尿激酶注入胸膜腔进行预防胸膜肥厚粘连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尿激酶注入 临床观察 胸膜增厚 胸腔注射 预防
  • 简介:病例报告患者男,59岁,间断性头痛1年余。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其他自觉症状。近1月来四肢麻木、无力,以双下肢明显,行走费力。神经系统检查:颈2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力减退,以下肢明显。肌张力增高。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双侧Hoffmann征、Babinski征(+)。血常规、血沉检查均正常。腰穿压力、脑脊液常

  • 标签: 肥厚性硬脊膜炎 病例 诊断 治疗
  • 简介:结核性胸膜炎是我国的多发病、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常为单侧胸腔积液,约占全部胸腔积液的一半。近年来长兴县结核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结核性胸膜炎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容易发生胸膜粘连、增厚及包裹,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严重者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膜粘连 注入尿激酶 胸腔内置管 疗效观察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通常采用抗结核治疗,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复胸穿抽液,病人痛苦大,且胸液难以抽尽。影响疗效,导致胸膜肥厚,包裹性积液发生。目的推行结核性胸膜炎的综合治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2001~2008年收治102例结核性胸膜炎。单纯化疗组52例,胸水完全吸收日38±3天。抽吸、异烟肼与激素组90例,胸水完全吸收日29±2天。手术组62例。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1-01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结核性胸膜胸膜增厚采用活血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方法 78例结核性胸膜胸膜增厚患者,实施随机抽签分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4%相比对照组的84.6%更高(P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膜增厚 活血化瘀汤 西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MSCT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手术病理得到明确诊断的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前多层螺旋CT诊断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本组23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均属于胸腔内单发肿块,肿块大小不均,多数呈现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边界清晰,肿块直径在2??3-19??0cm之间;CT影像资料显示有17例患者的肿块密度不均,其内可观察到囊变或者是坏死,6例患者肿块内可观察到钙化,6例患者的小肿块密度均匀;经多平面重建后可对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予以明确.结论对于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多层螺旋CT可发挥其重要作用,能够对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以及强化特征等予以准确判断,这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并推广.关键词胸膜孤立性纤维瘤;多层螺旋CT;体层摄影;诊断;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73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5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外周血感染 T 细胞斑点实验( T-spot-TB) 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90 例进行研究,患者均行 胸腔镜胸膜活检、 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外周血 T-spot-TB试验检查,分别记为 胸腔镜组与联合组;同时将两组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 结果: 经金标准诊断显示,本组 90 例患者中 62 例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占 68.9% ; 胸腔镜组与联合组比较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外周血 T-spot-TB试验可显著提高 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准确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胸膜活检 外周血 T-spot-TB试验 结核性胸膜炎 准确率 敏感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巴西莓冻干粉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去甲肾上腺素腹腔注射 1.5mg·kg-1·d-1,每日两次,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72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对照组,模型组,不同剂量巴西莓治疗组 (160、 80、 40 mg·kg-1·d-1 ) ,阳性药(缬沙坦 40mg·kg-1·d-1) 组,每组 12只。各组动物分别检测观察全心质量指数 (HMI) 、左心质量指数 (LVMI);采用比色法测定心室肌组织钙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心室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 肥厚模型组 LVMI、 HM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巴西莓干预组对 LVMI、 HMI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结果接近缬沙坦组。肥厚模型组心室肌组织 Ca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巴西莓干预组能剂量依赖性的拮抗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室肌组织 Ca2+含量和 AngⅡ含量的升高,与缬沙坦组作用相近。结论 巴西莓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巴西莓 心肌肥厚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巴西莓冻干粉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去甲肾上腺素腹腔注射 1.5mg·kg-1·d-1,每日两次,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72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对照组,模型组,不同剂量巴西莓治疗组 (160、 80、 40 mg·kg-1·d-1 ) ,阳性药(缬沙坦 40mg·kg-1·d-1) 组,每组 12只。各组动物分别检测观察全心质量指数 (HMI) 、左心质量指数 (LVMI);采用比色法测定心室肌组织钙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心室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 肥厚模型组 LVMI、 HM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巴西莓干预组对 LVMI、 HMI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结果接近缬沙坦组。肥厚模型组心室肌组织 Ca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巴西莓干预组能剂量依赖性的拮抗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室肌组织 Ca2+含量和 AngⅡ含量的升高,与缬沙坦组作用相近。结论 巴西莓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巴西莓 心肌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性胸膜炎伴积液拔管后病患给予呼吸功能锻炼对预防胸膜粘连的效果。方法搜集我院内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诊治的144例结核性胸膜炎病患,根据拔管后是否给予呼吸功能锻炼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2例,观察呼吸功能锻炼对预防胸膜粘连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患的病患发生胸膜粘连发生率率6.94%(5/72)显著低于参照组20.83%(15/72),差异较大(?2=5.81,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患的FEV1、FVC、FEV1/FVC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t=5.59、5.62、5.48,P<0.05)。治疗后1年,研究组病患的FEV1、FVC、FEV1/FVC基本无变化,而参照组病患的FEV1、FVC、FEV1/FVC显著降低,差异明显(t=3.21、3.42、3.69,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伴积液拔管后病患给予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胸膜粘连的发生率,改善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积液 拔管 呼吸功能锻炼 胸膜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T细胞斑点试验(T-SPOT)和降钙素原(PCT)分别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与细菌性胸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与细菌性胸膜炎的各41例患者分别作为本次研究的结核组和细菌组。分别应用T-SPOT技术检测结核性胸膜炎以及PCT来诊断细菌性胸膜炎,比较两组的PCT值以及外周血T-SPOT技术检测结果。结果结核组和细菌组的PCT均有所升高,但细菌组的PCT值升高更明显;T-SPOT在结核性胸膜炎和细菌性胸膜炎患者的对比中,灵敏度87.80%,特异度为90.24%,准确度为89.02%。结论T-SPOT和PCT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与细菌性胸膜炎中,能够准确、快速的诊断及鉴别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T-SPOT PCT 结核性胸膜炎 细菌性胸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