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突触是神经网络的关键性结构,免疫网络主要是无形网络。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表明,免疫细胞在有些功能状态下形成白细胞突触,称为免疫学突触(immunologicalsynapse,IS),构成局部暂时性结构网络,实际上是动态结构,有人将其分为synapse和kinapse。研究表明,不同白细胞的IS不尽相同,炎症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的IS有其特点。在有些病毒感染的白细胞中也观察到类似结构,称为病毒学突触(virologicalsynapse,VS),是病毒在细胞间传播的一种机制,它不仅提高了传染效率,还逃逸了抗体的中和作用,导致持续性感染。最近法国学者报道了呈花瓣样的多聚突触(polysynapses),即花瓣样的多个细胞膜纳米管道,病毒能从一个感染细胞同时传播给多个邻近细胞。本文作者显示了早期工作中观察到的感染EB病毒的人白血病细胞系J6—2中的类似结构。作者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评述白细胞突触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其生物学意义。

  • 标签: 免疫网络 白细胞突触 免疫学突触 病毒学突触 多聚突触
  • 简介: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具有强大的抗感染和抗肿瘤等功能[1-2]。脾脏外科的发展经历了切脾术和保脾术2个阶段。切脾术是脾脏外科发展的初级阶段,保睥术是脾脏外科发展的成熟阶段。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脾损伤实施保脾术已被外科医师所共识,血液病实施保脾术仅被外科医师所尝试,对门静脉高压巨脾“切”与“保”一直存存争议[3]。

  • 标签: 脾功能亢进 炎症细胞 门静脉高压
  • 简介:自从Siegal提出"红细胞免疫功能"概念以来,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EIF)已为广大输血工作者关注并逐渐深入了解.冰冻RBC输用前的质量标准常侧重于红细胞溶血率、回收率、输注体内存活率、上清甘油残余量,而对其EIF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了解甚少.

  • 标签: RBC 红细胞免疫功能 冰冻红细胞 -80℃ 输注 体内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Mφ)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存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巨噬细胞有很多功能,除了趋化、抗原递呈、吞噬、分泌、杀菌、抗肿瘤功能,还具有参与识别和处理抗原,传递免疫信息等功能。运动对吞噬细胞的的功能有密切的影响,据查证,中、小强度的运动可以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而大强度运动则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本文就运动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进行文献查找,综述。

  • 标签: 运动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 巨噬细胞活性
  • 简介:脓毒血症是目前住院患者非冠状动脉疾病中最严重的致死原因。本文就内皮细胞功能以及在脓毒血症时的应答反应以及在脓毒血症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脓毒血症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 巨噬细胞 ( Mφ) 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存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巨噬细胞有很多功能,除了趋化、抗原递呈、吞噬、分泌、杀菌、抗肿瘤功能,还具有参与识别和处理抗原,传递免疫信息等功能。运动对吞噬细胞的的功能有密切的影响,据查证,中、小强度的运动可以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 , 而大强度运动则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本文就运动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进行文献查找,综述。

  • 标签: 运动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 巨噬细胞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48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NSCLC患者放疗前以及放疗第2、4、6周及放疗后2周血液中淋巴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水平的变化情况,计算不同时期淋巴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百分率。结果4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2.92%;接受放射治疗的大部分肺癌患者白细胞、中性粒、淋巴细胞数目与放疗前相比出现下降;放疗结束后2周白细胞、粒细胞可恢复正常水平,但部分患者淋巴细胞仍未能升至正常范围。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会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经过升白细胞治疗可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但对淋巴细胞无明显作用。放疗后肺癌患者淋巴细胞水平低下的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放射治疗 肺癌 细胞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手术切除率,减少肿瘤遗漏,增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年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1例影像学检查未能明确定位者,行保守治疗;2例分别行胰头部肿瘤及胰尾肿瘤切除术,术后血糖恢复正常;1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术后2个月复查血糖为1.53mmol/L并有低血糖临床症状。结论DSA的检查,对进一步明确细肿瘤的位置有肯定的作用;术前影像学定位检查资料的综合分析,可提高肿瘤的手术切除率。

  • 标签: 胰岛细胞瘤 诊断 手术 切除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内皮细胞功能、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脑梗塞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康复训练,研究组加行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内皮细胞功能、肢体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血清CGRP、NO对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ET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相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塞偏瘫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肢体功能

  • 标签: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 脑梗塞偏瘫 内皮细胞功能 肢体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烟雾吸人性损伤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54只Wistar大鼠,取其中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制成烟雾吸人伤模型,作为吸人伤组。吸人伤组分别于致伤后2、6、12、24h及2、3、4、5d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巨噬细胞。观察(1)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对鸡红细胞吞噬功能的动态变化;(2)利用髓过氧化物酶(MPO)染色法观察肺泡巨噬细胞的染色阳性率;(3)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结果(1)烟雾吸人伤早期(2~6h)肺泡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受损,吞噬率下降,12h后逐渐恢复正常。(2)肺泡巨噬细胞MPO染色阳性率在吸人伤后逐渐升高,24h达峰值,2~5d逐渐下降。(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凋亡率在3.02%~12.95%之间,以伤后24h凋亡率最高。结论文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细胞凋亡增加,中性粒细胞凋亡及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参与了烟雾吸人伤大鼠恢复期肺内炎症消散的过程。

  • 标签: 烟雾吸人性损伤 大鼠 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炎细胞凋亡 的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免疫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5-2022.5期间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对比两组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肿瘤细胞水平,抑制其转移的同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腺癌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celldistributionwidth,RDW)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的水平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353名行pPCI的STEMI患者入院时的RDW及NLR水平。根据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n=99)为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组(LVEF<50%);对照组(n=254)为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组(LVEF?5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WBC、NEU、LYM、NLR、RDW,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DW、WBC、NEU、LYM是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行pPCI的STEMI患者入院时RDW、NLR水平升高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有关。

  • 标签: 心肌梗死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直接经皮冠脉介入 收缩功能不全
  • 简介:采用补体致敏酵母菌血凝法,研究了B型诊断超声对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B型超声一次辐射5、15及20分钟后,各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红细胞血凝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连续10天B型超声辐照,每天一次,每次辐照10分钟,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红细胞血凝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前者降低。实验提示,单次B超辐照对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无明显影响,多次B型超声则可使小鼠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

  • 标签: 红细胞免疫 B型超声 粘附功能 小鼠 超声辐照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1~2016.1我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42例,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术后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并且可以促进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肺癌根治术患者 认知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鸦胆子油乳剂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对其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形式选择分组(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对60例观察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鸦胆子油乳剂+GP方案进行化疗;对60例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GP方案进行化疗;对比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选择鸦胆子油乳剂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最终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鸦胆子油乳剂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对白血病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7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方案分为对照组(n=42,常规输血治疗)和治疗组(n=45,常规输血+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对比两组输血治疗效果、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输血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提高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去白细胞输血治疗 白血病 临床疗效 细胞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的分泌、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生成,以及小鼠Ts细胞亚群等指标评价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剂量为12.5~50mg·kg-1·d-1的芫花根总黄酮,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和减弱均有显著的下调和提升作用;浓度为125~500μg·ml-1的芫花根总黄酮,可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剂量为3.125~25mg·kg-1·d-1的芫花根总黄酮,可显著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IL-2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的量效关系;单独使用25~50mg·kg-1·d-1的芫花根总黄酮,可显著减弱超适量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的免疫耐受,与环磷酰胺合用能增强超适量2,4-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免疫耐受.结论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芫花根总黄酮 小鼠 细胞免疫功能 调节作用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RM2在卵巢癌细胞侵袭中的功能.方法siRNA干扰SKOV-3和SKOV-3/cDDP细胞后,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间RRM2表达水平,并比较两组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处理组与对照组处理前RRM2表达水平接近,都比较高,处理组在经处理24h、48h后RRM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72h后其水平基本上不变;在经siRNA干扰后,SKOV-3和SKOV-3/cDDP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结论RRM2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较高并且与其侵袭力呈正相关.关键词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2(RRM2);卵巢癌细胞;侵袭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79-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