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低频治疗仪对神经肌肉疼痛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到10月收治的神经肌肉疼痛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使用安慰,帖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中低频治疗仪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个疗程后的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治疗一个疗程后差异显著,实验组VAS评分相比对照组评分更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低频治疗仪对神经肌肉疼痛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中低频治疗仪 神经肌肉 治疗效果 神经肌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慢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2月至 2021年9月我院接收的80例慢性尿潴留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诱导排尿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5%,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拔管后正常排尿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使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慢性尿潴留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缩短了其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 慢性尿潴留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基础资料,探讨其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针刺治疗方法及临床成效。方法:本文选取2019年2月为研究起始时间,2021年2月为截止时间,选取研究对象(n=70例)均已确诊,对其分组后,实施临床治疗,即:常规治疗(对照组,n=35例)、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针刺治疗(研究组,n=35例),其分组依据为:随机抽样法,2组患者疾病分类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对比其临床疗效,包括:吞咽功能评分VFSS、神经缺损功能评分NIHSS。结果:常规治疗、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针刺治疗前,VFSS评分、NIHSS评分无区别,P>0.05;治疗后,比较对照组、研究组VFSS评分,(6.68±1.85分)VS(8.04±2.93分),研究组高,P<0.05;NIHSS评分方面,(5.17±1.92分)VS(2.61±1.84分),研究组低,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其吞咽功能、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可联用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针刺治疗措施,效果明显,推广价值高。

  • 标签: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VFSS NIHSS评分 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使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之后,能否取得更好的康复干预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脑卒中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群体中抽取70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干预方法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进行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同时进行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康复。对两组分别开展康复训练之后的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康复满意率情况进行观察,评价有关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在分别开展临床康复干预之后发现,观察组FMA下肢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要更高(P<0.05),康复满意率也更高(P<0.05),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方面的差异之处。结论 临床脑卒中康复训练开展进行的过程中,选择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进行康复干预之后,总体的临床有效率得到了提高和优化,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情况的优化,让康复效果和成效得到优化和提高。

  • 标签: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 临床康复 康复训练 脑卒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脑卒中后伴有咽期吞咽障碍的患者使用针刺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来进行干预,分析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成效。方法 在本院所收治的该类患者中抽取70例,随机分两组,同时设定每组各35人,针对对照组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而针对另一组则需要联用针刺治疗,最终根据两组治疗前后的情况全面观察,分别测试洼田试验和表面肌电分析之中的sEMG最大波幅情况并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疗效分级及干预效果明显要更高(P<0.05),证明观察组效果满意。结论 对于该类患者来说,使用康复干预的过程中,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刺的方法治疗,效果更加满意,吞咽功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和恢复。

  • 标签: 针刺 神经肌肉电刺激 临床治疗 脑卒中 咽期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概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电针治疗哪种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更有效。方法:本次实验的时间脉络为2020年10月-2021年9月,共计选取7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研究对象划分对照组(n=39,电针)和观察组(n=40,神经肌肉电刺激),将吞咽障碍评分用作比照指标。结果:经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FSS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更高,非同组数据呈不均衡分布(P<0.05)。结论:相较于电针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被用于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更具优越性,疗效备受肯定。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电针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ESWT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行手术治疗的肌腱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病人术后均予以传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传统康复护理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训练,均持续8周。比较两组病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OD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中医疗法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76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的差异实施分组,其中接受常规疗法的38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接受中医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中医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统计,中医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7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4.21%,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 神经内科疾病 诊断 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 对卒中后咽期吞咽启动延迟患者治疗性进食的研究。方法 选取31例卒中后咽期吞咽启动延迟患者,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6例)。对照组在常规吞咽治疗后进行治疗性进食,观察组于治疗后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同时进行治疗性进食。每次治疗20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2周。治疗后对比两组GUSS、SSA、FOIS等级。结果 不同方法应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咽期吞咽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神经介入疗法在脑血管疾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开颅治疗与神经介入疗法治疗,统计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都比参照组低,P

  • 标签: 神经介入疗法 脑血管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节点范围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间,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当中选择90例列为观察对象,以是否开展神经介入疗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样本45例。对照组用常规疗法,试验组用神经介入疗法,对比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神经缺损评分。结果:治疗效果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相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神经缺损评分相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介入疗法用于脑血管疾病中,既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又能降低神经缺损评分,故临床可积极提倡及应用。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神经介入疗法 治疗效果 术后并发症 神经缺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对于缓解脊柱骨科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疼痛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我们医院在2019年4月到2020年6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骨科疾病患者6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都进行脊柱骨科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结合疼痛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采取“品管圈”活动,然后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能够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QCC活动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应用该模式,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减轻患者的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所产生的疼痛程度,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治疗总有效率,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行。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脊柱骨科肌肉 鼠神经生长因子 疼痛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骨骼-肌肉疾病人员因疼痛情况长时间伴随,常接受体外冲击波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康复治疗,对其整体效果做分析。方法:试验开展的具体时间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康复锻炼在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治疗中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64例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试验比对,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参照组(行康复锻炼)32例,试验组(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康复锻炼)32例。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饮水试验评分较比治疗前降低,试验组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困难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康复锻炼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神经退行性疾病、脑损伤与氧化应激关系密切。PARK7基因编码一种被称为DJ-1的保守蛋白。DJ-1在大脑中主要分布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里。DJ-1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止氧化应激,而由氧化应激产生的自由基是一些神经相关疾病的共同特征之一。氧化应激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中的关键作用与DJ-1等蛋白和通路密切相关。在这篇综述中,将基于DJ-1蛋白的功能对其在神经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类概述。

  • 标签: DJ-1 神经退行性疾病 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选取进行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5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所有选取所有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耐药菌株73株,其中,检出24株肺炎克雷伯菌,占比为32.88,12株大肠埃希菌,占比为16.43%;11株铜绿假单胞菌,占比为15.07%;8株鲍曼不动杆菌,占比为10.96;18株其他类病原菌,占比为24.66%。结论:通过对所选取的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菌具体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肺炎克雷伯菌是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感染率最高的菌株,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病原菌,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依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强化护理干预,从而降低神经外科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振动训练影响肌肉力量变化的机制仍不明确。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从振动训练对肌肉的适应机制、神经的适应机制、激素的适应机制入手,对国内外振动训练对肌肉力量的影响机制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未来振动训练的肌肉力量影响机制及其运用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振动训练 肌肉力量 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