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罕见病是一种患病率极低的一种疾病,罕见病患者面临着缺医少药的状况,医疗保险又没有把罕见病治疗纳入报销范畴内,社会救助作用微弱,药品保障法律法规缺失,这些都对罕见病患者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罕见病患者依然享有和健康人群同等的基本人权。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罕见病情况,接着从法律角度出发,明确了罕见病患者实现医疗保障权,最后对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希望能为罕见病的救助带来帮助,建立和完善我国罕见病医保制度,维护国家和谐安定。

  • 标签: 罕见病 平等权 医疗保障
  • 简介:摘 要:当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正不断完善与进步,但是通过今年武汉冠状病毒疫情来看,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药品应急保障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所以,还需要我们从事此项的人们认真思考,文章首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药品应急保障特点进行了分析,而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药品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 标签: 公共卫生事件 药品 应急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价值。方法:以2018年5月~2019年5月手术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手术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分析手术室常见风险及原因,比较组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理安全质量 护理满意度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讨论手术室护理中细节在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上所收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患者60例,均匀地划分成两个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性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开展手术室护理中的细节护理,对其展开护理效果的对比。结果关于观察组,其发生危险性手术室护理事件的几率达3.3%,较之于对照组(达26.7%),低了许多,。关于观察组,其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达3.3%,较之于对照组(达30.0%),低了许多。关于观察组,其发生护理差错问题的几率达6.6%,较之于对照组(达43.3%),低了许多。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实施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韧性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男女病区内选择10例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干预前的心理韧性评分和社会功能问卷评估,入组后对由医务社工其进行实施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 结果 干预后患者心理韧性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且高于干预前(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 心理韧性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许多更为复杂多变的疾病的困扰,其中就有糖尿病肾病。随着现代化水平的加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化的水平加深,当代的人们面临着更大的患上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会造成患者的血糖调节能力下降、破坏神经,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方位的破坏。而相对于对糖尿病进行抑制,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未雨绸缪,在现代社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本文着眼于现代社会之环境之中糖尿病肾病的诱因。通过探讨糖尿病肾病触发的原因,对其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从而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

  • 标签: 现代社会 糖尿病肾病 重大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药师采用有效的管理方式管理碳青霉烯类药重要性。方法:择取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有效管理方式,时间选取阶段为2016年5月~2017年9月,再选取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时间选取阶段为2018年10月~2020年5月,全部开展药物使用管理措施,分析管理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西司他丁/亚胺培南以及美罗培南使用率显著偏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无碳青霉烯类药物以及越处方权限使用不合理情况显著偏低,(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耐药率相比有可比性,(p>0.05)。结论:临床药师采用有效的管理方式管理碳青霉烯类药使用,可提升药物合理使用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行业的工作人员承受的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由于工作本身的高负荷、高风险等特点,其身心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特别是在防疫期间,医务人员承受着来自环境、工作、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本文通过研究了解医务人员的压力现状,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的空间,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医务人员 压力现状 社会工作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改善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的患者心理状态及保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所谓姑息治疗,指的是针对癌症患者,通过早期认识、正确评估、治疗疼痛以及其他预防措施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确保患者具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在姑息治疗团队中,医务社会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医务社会工作在姑息治疗团队中的作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 姑息治疗团队, 作用
  • 简介:  【摘要】 目的:针对助产士心理护理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进入产房阴道试产的产妇 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院产科于 2017年 4月实施责任制护理,对照组为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进入产房阴道试产的产妇 120例。对两组病例的剖宫产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病例的剖宫产率为 36.67%,对照组病例的剖宫产率为 56.67%,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产妇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 10.00%,对照组产妇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 31.67%,两组产妇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有显著的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78.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6.67%,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妇的剖宫几率,降低社会因素对产妇分娩产生的影响,降低产妇分娩的痛苦,可以将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 助产士、护理、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midwives'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reduc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rate caused by social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rtur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for vaginal trial delivery. A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the obstetrics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implemented responsibility nursing in April 2017,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120 parturient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was 36.6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rate of social factor cesarean s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31.67%.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33%, 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parturient delivery, the midwife's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the impact of social factors on parturient delivery, reduce the pain of parturient delivery, and promote the midwife'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clinical nurs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 所谓姑息治疗,指的是针对癌症患者,通过早期认识、正确评估、治疗疼痛以及其他预防措施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确保患者具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在姑息治疗团队中,医务社会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医务社会工作在姑息治疗团队中的作用价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 姑息治疗团队, 作用
  • 简介:【摘要】在习近平总书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谐,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的教导下,部队医疗机构应适应新时代环保的社会责任感要求,通过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严格实施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并在居民垃圾分类工作中作好协助和配合工作,提升部队医疗机构的社会形象。

  • 标签: 部队医疗机构 环保社会责任 医疗废物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监狱系统医护干警职业倦怠现状及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 MBI-HSS)为研究工具对监狱系统医护干警共 269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SPASS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监狱医护干警职业倦怠各维度比 M量表常模高,职业倦怠均处于较高水平 ;性别、婚姻、警龄、学历、职称、一个月晚夜班数、工作所在地、工作岗位与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职业倦怠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P< 0.05) ;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对职业倦怠的一个或多个维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Beta -0.046~-0.162, P< 0.05)。结论 监狱医护干警职业倦怠呈现较高水平,建议监狱医院管理部门采取加强社会支持等措施缓解职业倦怠。

  • 标签: 监狱医护干警 职业倦怠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园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 50 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 n=25 )和观察组( n=25 )。纳入的 50 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园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变化。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 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抑郁症患者以园艺疗法干预,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 标签: 抑郁症 园艺疗法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制前后大学生心理与社会支持状况的变化,了解疫情应激状态下影响大学生产生生活压力的因素以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差异,为相关部门采取正确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来自川北医学院42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疫情期间受访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0.28%,而疫情基本控制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降为15.02%;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均是疫情期间影响大学生心理与社会支持状况发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校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现象,通过有效的社会支持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大学生 心理状况 社会支持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 针对精神分裂病人家属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状态。方法,随机选取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6 月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 100 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统计分析患者亲属和全国常模、男性和女性、完成和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一级和二级亲属的 SCL-90 评分比较。结果 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偏执、躯体化评分及 SCL-90 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男性亲属的敌对评分及 SCL-90 总分均显著高于女性亲属。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一般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性别、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可能是其影响因素,临床应该据此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改善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元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及自知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近一年内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自知力量、失言识别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各项评估结果相似,无显著差异性。接受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多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单纯抗精神病药物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障碍无显著作用,而在元认知训练方法的参与之下,可以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社会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自知力。

  • 标签: 元认知训练 精神分裂症 社会认知 自知力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