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原始技术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中药都是天然产物,成分复杂,药理作用主要是调节靶,同一种药的不同成分在相应的治疗中的作用不同。例如,常用中药柴胡、柴胡皂苷D可提高肝癌小鼠的抗肿瘤能力,柴胡皂苷A对骨质疏松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柴胡多糖可提高巨噬细胞的表达,促进鼻咽细胞的杀伤能力,促进中药特定有效成分的提取和临床应用,有效提高疗效。传统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耗时、准确度低,急需有效解决。

  • 标签: 活性成分 靶点确定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的发展也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伴随着药品种类越来越多,为避免有不达标的药品流入市场,开展药品检验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在药品检验中为了保证检验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可利用等效区间进行检验,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药品检验中等效区间的确定方法与应用效果,为药品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药品检验 等效区间 确定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使用多个浓度患者样本评估临床生化常规检验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探讨不同的测量不确定如何使用。方法 分别收集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检测项目的样本。每个检测项目5个浓度,每个浓度10个样本,共50个样本双份测定。按照多个浓度患者样本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方式评估A类不确定度,使用校准品引入的分量作为B类不确定度,最终评估相对不确定度和绝对不确定度在临床使用中的异同。结果 ALP项目5个浓度的绝对不确定度分别是16.04、23.01、32.07、38.84、41.81, 相对不确定度分别是20.13、15.77、18.37、13.78和9.27,在浓度67 IU/L处有相交。GGT项目5个浓度的绝对不确定度分别是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医学检验技术是当前医学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代表着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病情的医学分析,而且对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分子生物学检验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检验诊断应用中发展起来的,以疾病为中心、以生物分子标志物为靶标的新一代临床检验诊断技术,它可以快速检测微量生物样本、微量生物分子之间的微小变化,成为疾病风险分析和早期诊断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分析了医学检验中肺脏分子病理的相关分析,在前人学者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医学检验肺脏分子中应用的主要技术以及出现的病理变化,丰富了自己对其肺脏分子病理的相关知识。

  • 标签: 医学检验 肺脏病理 相关技术
  • 简介:【摘要】综述冠心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现状,介绍疾病不确定感的概念,阐述疾病不确定感的评估工具,并归纳冠心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以期为开展冠心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冠心病 疾病不确定感 综述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HIV-1核酸定量检测在HIV-1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和阴性样本中的应用,为艾滋病及时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4例HIV-1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和阴性样本进行核酸定量检测,通过随访分别进行HIV-1抗体确证试验和核酸定量检测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确定其感染状况。结果:204例样本中,抗体不确定样本9I例,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53例,低于检测线38例。抗体阴性样本II3例,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2例,低于检测线111例。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55中随访检测38例,抗体阳转38例占I00%,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38例占100%,失访17例。核酸定量检测低于检测线的149例中,未见阳转病例,核酸定量检测低于检测线149例。结论:核酸检测作为补充试验的其中之一,在HIV-1抗体不确定和阴性样本中采用核酸定量检测有助于更快、更早对个体艾滋病感染者进行诊断。

  • 标签: HIV-1抗体确证试验 不确定 阴性 HIV-1核酸定量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分析计算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物含量的不确定方法。找出影响因素,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通过结果的可信度来证明结果的适宜性。方法:根据GB/T5750.5-2006建立数学模型,从重复测定、标准溶液稀释、标准系列配制、线性拟合各方面来讨论其不确定度。结果:标准系列配制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最大,是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 氟化物 离子色谱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S)-(-)- 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基)丙胺(CAS号:116817-84-6)合成工艺中用到多聚甲醛,导致最终生产的产品中有甲醛残留,甲醛在贮存过程中,易被氧化成甲酸,甲酸在《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0861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属于3类溶剂,需要控制残留量低于0.5%,且(S)-(-)- 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基)丙胺用于生产合成原料药,残留的甲醛容易发生反应,产生其他杂质,故(S)-(-)- 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基)丙胺中需要严格控制甲醛残留量。甲醛限度低,普通的滴定法受基质(样品)影响,无法准确定量,其次,甲醛在气相和液相上响应偏低,为提高方法灵敏度,考虑将甲醛用2.4-二硝基苯肼衍生成2,4-二硝基苯腙,通过HPLC检测方法测2,4-二硝基苯腙来检测甲醛含量,并对方法做全面方法学验证。

  • 标签: 甲醛 2.4-二硝基苯肼衍生 HPLC检测方法 分析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聚焦护理模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1月间接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聚焦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MUIS)及心理状态(MSSN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UIS、MSS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聚焦护理模式可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聚焦护理模式 疾病不确定感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验证外科常见急腹症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在2019年5月—2021年5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急腹症患者中选择240例进行观察研究,同时针对此部分患者开展早期诊断工作,比较分析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同时明确治疗效果。结果:医院明确在此部分患者中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经过治疗后,早期痊愈的患者数量为226例,占整体的比重为94.17%,其余患者中有14例因为转ICU及其他诊室进行治疗,需要延迟出院,占比为5.83%。通过进行早期急诊诊断与出院诊断比较,准确率高达98.33%,而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断而言,通常需要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同时配合开展急诊B超及影像学检查,如果有特殊需求,则应该有序进行螺旋CT检查,有利于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依据检查结果编制有效的急救方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减少死亡病例。

  • 标签: 外科疾病 急腹症症状 有效处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