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复发性流产的诊治过程中,对生殖免疫抗体进行检测对其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在我院接受孕前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参考组,对其体内含有的生殖免疫抗体进行检测,主要的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然后对两组患者阳性率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经检测后发现,患有该病的患者体内抗精子抗体、抗HCG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以及抗卵巢抗体的阳性率与参考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而且显著高于接受孕前检测的200例女性。结论检测女性体内的生殖免疫抗体在临床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就免疫影响因素而言,抗心磷脂抗体是最重要的一项因素,所以为了更好的对此病进行确诊以及治疗,对抗体的检测是不可忽视的。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生殖免疫抗体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在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辅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1年8月间检测生殖免疫抗体的病例,不孕不育的女性40例设为实验组,同阶段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女性40例作为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间生殖免疫抗体检出结果。结果:实验组EMAb、ACA、AOAb、AsAb阳性检出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导致女性不孕不育因素的辅助诊断,生殖免疫抗体有较强检测价值。

  • 标签: 生殖免疫抗体 女性不孕不育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不同免疫抗体检测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从2022年1月起始至当年12月内,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模式,60例对照组进行盐水法处理,60例研究组进行凝聚胺技术测定,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临床准确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准确率、特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输血前的免疫抗体测定十分重要,通过凝聚胺技术实施可达到检测目的,提升临床测定检出率。

  • 标签: 临床输血 盐水法 凝聚胺 临床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激素结合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筛查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6-2021.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根据月经周期是否正常将其分为正常组(50例)与失调组(50例),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血清激素和免疫抗体检测,比较各组指标差异。结果:正常组与失调组血清免疫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失调组阳性率略高于正常组,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血清P、E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失调组血清LH、FSH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正常组与对照组LH、FSH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激素结合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筛查预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不孕不育 血清激素 免疫抗体 筛查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按母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所产婴儿分为阳性组(双阳、单阳)和阴性组,按0-1-6免疫程序全程接种10µg重组乙肝疫苗,其中,阳性组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首针接种后7个月和12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2.0ml检测乙肝标志物。结果阴性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未发现感染现象,7月龄、12月龄GMC分别为282.38和73.72IU/L;阳性组实施母婴阻断后,其中,单阳组感染率为1.12%,7月龄、12月龄GMC分别为129.57和57.77IU/L;双阳组感染率为5.56%,7月、12月GMC分别为40.18和32.71IU/L;首针疫苗接种后7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HBsAb阳转率分别为92.98%(225/242)、86.52%(77/89)和72.22%(26/36);首针疫苗接种后12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HBsAb阳转率分别为83.54%(198/237)、80.49%(66/82)和77.14%(27/35)。阳性组母婴阻断保护率为97.33%,其中双阳组阻断保护率93.82%,单阳组阻断保护率98.76%,两组间阻断保护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重组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具有良好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乙肝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同月龄和母亲乙肝感染状况一定关系,在全程接种后的1~2个月后应检测乙肝“两对半”,若为无应答现象,应全程再接种乙肝疫苗。

  • 标签: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母婴阻断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婴幼儿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按母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所产婴儿分为阳性组(双阳、单阳)和阴性组,按 0-1-6免疫程序全程接种 10μg重组乙肝疫苗,其中,阳性组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首针接种后 7个月和 12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 2.0mL检测乙肝标志物。 结果:阴性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未发现感染现象,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282.38和 73.72IU/L;阳性组实施母婴阻断后,其中,单阳组感染率为 1.12%, 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129.57和 57.77IU/L;双阳组感染率为 5.56%, 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40.18和 32.71IU/L;首针疫苗接种后 7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 HBsAb阳转率分别为 92.98%( 225/242)、 86.52%(77/89)和 72.22%( 26/36);首针疫苗接种后 12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 HBsAb阳转率分别为 83.54%( 198/237)、 80.49%(66/82)和 77.14%( 27/35)。阳性组母婴阻断保护率为 97.33%,其中双阳组阻断保护率 93.82%,单阳组阻断保护率 98.76%,两组间阻断保护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具有良好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乙肝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同月龄和母亲乙肝感染状况有一定关系,在全程接种后的 1~ 2个月后应检测乙肝“两对半”,若为无应答现象,应全程再接种乙肝疫苗。

  • 标签: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母婴阻断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对不孕不育诊断进行临床分析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00例不孕不育患者,在病例选择时分别设置自然流产组、原发性不孕组和继发性不孕组,并进行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Ab)和抗心磷脂体(AcAb)的检测分析。结果在抗心磷脂体阳性率的检测上,自然流产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原发性组和继发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抗精子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上,三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上,自然流产组和继发性组差异较小,但明显高于原发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卵巢抗体(AoAb)的对比中,原发性组高于自然流产组,两组差异显著,但是原发性组和继发性组之间则差异较小。结论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对不孕不育的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阳性检出率的确定,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生殖免疫性抗体检测 不孕不育 抗精子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抗卵巢抗体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生殖免疫自身抗体检测在妇科不孕不育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09月-2022年09月到本院治疗不孕不育受检者100例,按照不孕的类型分为继发组与原发组,分析生殖免疫自身抗体检测诊断价值。结果:继发组内受检者生殖免疫抗体阳性占比27(54.00%)明显比原发的14(28.00%)高,而两组内受检者AsAb水平、AOVAb水平、AhCGAb水平、ACAIgG水平、EMAb水平、AzpAb水平阳性率对比,P<0.05。结论:运用生殖免疫抗体检测不孕不育价值较高,各个指标均可单独地反映出不孕者免疫状态,继发不孕阳性概率明显比原发性高。

  • 标签: 生殖免疫 自身抗体检测 妇科 不孕不育 诊断
  • 简介:摘要女性不孕不育症为临床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家庭和睦以及社会的和谐。随着生育年龄的增加,女性不孕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免疫因素在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据文献报告,有近一半的不明原因不孕与免疫有关。因此本次研究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不孕不育门诊接诊的52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卵巢抗体(AOAb)四项生殖免疫抗体进行检测,旨在探讨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不孕不育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不孕不育 抗精子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抗卵巢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市场流通中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质量.方法从使用单位抽取20家试剂,用国家参考品、确证为阳性的样品和阴性样品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0家试剂均符合200107批国家参考品的质量要求,对76份确证为阳性样品的检出率为100.0%,16家试剂对88份阴性样品的检出率为100.0%,3家试剂为98.9%,1家试剂为97.7%.结论我国HIV抗体诊断试剂的灵敏度较高,但某些试剂的特异性仍需提高.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验探究中来对不同年龄的男性中的FSH抗体分布的情况以及分布趋势等进行检测和分析,来研究其增龄性变化,更好的分析出男性抗体FSH抗体与省直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中选取我院不同年龄的男性患者192例,利用放射免疫法以及抗FSH抗体ELISA方法对这些男性患者的血清以及SHBG水平、血清抗体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水平来计算出这些男性的游离睾酮指数。结果:从检测的结果中得出男性患者中FSH抗体阳性率更高的患者年龄是位于60~89岁的男性患者组中,与18~59岁男性患者组之间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男性抗FSH抗体 省直相关激素 增龄性变化
  • 简介:摘要国家免疫计划自1978年起开始运作,该计划的目标是有效地保护人口免受感染性疾病的影响,通过接种疫苗和提供全面覆盖和高质量的服务来预防感染性疾病,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免疫规划按照《公共卫生法》和《国家免疫计划表》进行的。免疫规划资助在全民保健计划框架内预防11苗防12种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乙型肝炎、肺结核、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风疹、甲型肝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目前,我国儿童疫苗接种率超过百分之九十,这样的覆盖率可有效的保障传染病的控制。

  • 标签: 抗体水平 流动儿童 预防接种 免疫计划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抽选5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设为常规组及实验组,均行自身抗体检测,分析两组检测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实验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常规组。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应用价值较高,能提高检出率,满足患者疾病诊断需求,及时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保障医院整体诊断水平的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
  • 简介:药物抗体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反应是指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体内产生相应的药物抗体,导致机体出现溶血反应,从而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ruginducedimmunehemolyticanemia,DIHA),严重的DIHA导致的血管内溶血可危及患者生命。在我国,DIHA的个案也时有报道,然而,现有的检测药物抗体的方法还不够规范,对于药物抗体检测结果的意义在认识上也不统一,导致我国对于DIHA的关注度和检出率远低于欧美等国。本文就药物性抗体引起免疫性溶血反应进行探讨,以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药物抗体 溶血反应 免疫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A)对自身抗体的检测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0月,随机选取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100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设置为AID组、非AID组,对这200例患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检测其自身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进行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AID组中的IIF阴性/LIA阳性表达患者所占比例较之非AID组明显更高(P<0.05),而IIF阴性/LIA阳性表达的患者中,AID组的LIA(+)和LIA(±)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AID组(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后,还应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为阴性的患者进行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以减少漏诊,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线性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对于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患者病因将其分为T1DM组21例,T2DM组105例,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8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分别进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ISA)及免疫印迹法(IB)进行其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对受试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抗体(IAA)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其敏感度与特异性。结果T1DM组的GADA(54.5%)和IB(8.6%)明显高于T2DM组(15.6%、4.3%)及对照组(3.0%、4.0%),此外T1DM组的IAA(37.6%)和IB(23.3%)明显高于T2DM组(29.7%、18.0%)及对照组(0%、12.0%),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P<0.05);两组患者的GADA与IA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对于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相对更为准去,可以达到对于糖尿病分型的准确判断,并过对于合理干预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抗体 免疫印迹法 胰岛素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