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中标准物质的分析情况。方法通过目前的中药标准物质在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对中药饮片中标准物质的质量控制现状进行总结,对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水平的建议。结果与结论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过程中结合先进技术和中药标准物质,将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趋向完善和合理,并且解决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饮片的质量控制前景做进一步的展望。

  • 标签: 中药饮片 标准物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针对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奥氮平、利培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9月 ~2016年 9月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 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 n=48)和对照组( n=48)。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PANSS总分和 PASS减分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较大差异性( P>0.05)。结论: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奥氮平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差异小。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马多预先给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缺血区和非缺血区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探讨痛觉干预在缺血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体重270~300g,随机分为三组(n=6)假手术组(S组)、单纯冠状动脉结扎组(I组)和曲马多干预冠状动脉结扎组(T组)。S组大鼠开胸后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线不结扎;I组大鼠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T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曲马多12.5mg·kg-1,15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各组在手术后计时3h。采用免疫组、酶免疫试验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蛋白和基因水平观察各组大鼠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SP的表达。结果I组大鼠缺血区与非缺血区心肌SP和SPmRNA的水平均较S组升高(P<0.05),T组低于I组(P<0.05),但仍高于S组(P<0.05)。结论曲马多预先给药可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SP的表达,提示曲马多痛觉干预可能参与缺血心肌的保护。

  • 标签: 曲马多 预先给药 P物质 心肌缺血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5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救治,10例(22.0%)痊愈出院,30例(66.7%)好转出院,2例(4.44%)转上级医院,2例(4.44%)放弃抢救,1例死亡(2.22%).应用前与应用后2小时血气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危重症,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有效减少及减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有效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PaO(81.63±23.51)mmHg(12mmHg=0.1333kPa)、PaCO_2(35.44±10.21)mmHg、肺泡动脉氧分压差(0.43±0.15)、氧合指数(4.32±1.08)、PH(7.33±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机械通气参数FIO_2(0.51±0.04)%、吸气峰压(2.01±0.07)kPa、呼气末正压(0.24±0.06)KPa、呼吸频率(41.09±0.75)次/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降低机械通气参数。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的新生儿治疗中,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3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样本,分组参考应用的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差异性,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各有19例患儿,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参照组患儿,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实验组患儿,记录并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数据及并发症合计数据值。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数据和参照组患儿参比,P<0.05,显示统计学对比意义,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合计数据值和参照组患儿参比,P>0.05,未显示统计学对比意义。结论采取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效果优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提升治疗有效数值。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探讨和研究采取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价值。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接受基础治疗基础上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设为对照组,而接受基础治疗基础上+盐酸氨溴索治疗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设为试验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则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有助于增加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效果确切,值得推荐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盐酸氨溴索 肺表面活性物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于发现尿毒症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总结原因,预防和减少年轻人患病。方法收集了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入院诊断为尿毒症的患者的基本资料,记录年龄。结果青年患病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逐年增加。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尿毒症在逐渐年轻,它不仅仅属于老年人,在青年中也广泛存在,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以减少年轻人的患病率。

  • 标签: 尿毒症 年轻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见肛肠手术术中、术后疼痛原因加以分析,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对 120例肛肠病人的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予相应处理。结果:采取相应处理后,术后病人恢复好,并且达到无痛,或疼痛大幅减轻的效果。结论:肛肠手术疼痛与麻醉、手术、围手术期处理等因素密切相关,相应处理可以在“无痛”方面取得明显的效果。

  • 标签: 肛肠 手术 无痛化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湿与未湿低中流量(<4L/min)鼻导管吸氧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导管吸氧>12h的住院患者700例,按病区护理责任分组病人入院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0)接受常规方法进行湿吸氧,观察组(n=350)在自然室温条件下接受未湿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舒适度、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吸氧期间护理消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率为96.86%(339/350),对照组为87.42%(306/350),P<0.05;两组患者呼吸道症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14(340/350),对照组为93.72%(328/350),P>0.05;观察组患者吸氧期间护理消耗时间为0.85±0.14h,对照组为2.23±0.58h,P<0.05。结论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须常规湿,既能改善患者缺氧状况,避免湿吸氧产生的水泡噪音会影响患者休息睡眠,而且提高患者的舒适满意度;减少继发呼吸道感染及院内感染的机会;患者易接受,同时操作简单,缩短了护士执行氧疗时间,减轻工作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湿化 吸氧 低中流量
  • 简介: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传统的医院设备管理模式已经满足需要。为了大幅度的将医院管理水平的目标实现,医院能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改革进程,帮助医院管理模式改革不断前行。文中将重点从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的意义入手,具体分析了医疗设备信息管理应用过程。

  • 标签: 医疗设备 信息化 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改革已成为社会的重点和热点话题,加强卫生管理的信息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将从卫生管理信息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出发,探讨促进卫生管理信息建设的有效方法,为促进我国卫生管理信息,深化医疗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 标签: 卫生管理 信息化建设 必要性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对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中应用亲情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亲情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97.14%)、基础护理落实度(97.14%)、满意度(100.0%)以及康复度(98.57%)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87.14%)、(82.86%)、(88.57%)、(81.4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其实施系统性的亲情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度,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康复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护理 亲情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人工气道湿的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良好的气道湿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内在人工气道湿的方法、湿液的选择、湿温度与速度的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众多新的进展。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肺益肾、瘀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8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应用激素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应用补肺益肾、瘀通络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1%高于参照组的77.27%,两组进行对比,存在一定差距(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呼吸困难评分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检测结果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实施补肺益肾、瘀通络法方式开展治疗,整体效果理想,不仅调整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还提升PaO2,还减少不良症状发生率,得到医师认可,此治疗方法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补肺益肾 化瘀通络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门诊护士的礼仪与门诊患者人性护理的关系,护士礼仪在人性护理中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作为门诊护士更要注重礼仪及人性护理,它不仅要求护士举止优雅、仪表端庄、护理技术正确、熟练,它更能体现出护士对患者的真实情感及人文关怀,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门诊护士礼仪; 人性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以及创新中,且随着人们对药物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部分药物的药性已逐渐失去效果,对新药进行研发是社会发展以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为保证新药研发的安全性,应通过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对新药研发的风险进行控制。

  • 标签: 化学药物 新药研发 风险因素 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