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在呼吸波形上特异性改变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在不影响临床诊治前题下,对入选病例呼吸波形进行动态监测,研究阻塞性通气障碍病人呼吸波形改变与相应病情和医疗等情况的相关性及其在呼吸波形上特征性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阻塞性通气障碍呼吸波形与正常波形相比,在压力、容量、流速曲线和压力一容量环上有连续、剧烈顿挫的特征性改变。其改变的幅度、大小、频率与阻塞性通气障碍引起病理变化程度相关。模拟液体阻塞气道实验也可得到类似特异性改变波形。结论: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在正压通气时,呼吸波形根据通气障碍类型分别可出现“锯齿”状、“波纹”状、“鸭头”状、“鸟头”状、“火炬”状等具有典型特征的特异性呼吸波形。这对其临床快速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阻塞 通气障碍 呼吸波形 特异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选取我院心内科护理纠纷案件,选择记录受理的资料,对那些有详细文字记载的心内科护理纠纷事件进行统一分析,找出引起这些事件的主要因素,并且对这些因素各自所发挥的作用的大小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一般资料采取频数、百分比、均数、百分制等方式进行描述。结果造成心内科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沟通、忽视安全管理等,以及有患者角度的客观原因造成的。结论护理纠纷事件百害而无一利。对此需要从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专业技能着手以达到从本质上改善护患关系,避免护理纠纷。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 纠纷 原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0-01
  • 简介:目的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因肾结石接受输尿管软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术后SIRS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在561例患者(男性381例,女性180例)中,5.2%(29/561)术后出现SIRS表现。单因素分析显示,双侧手术(P=0.032),慢性肾功能不全(P=0.041),肾脏解剖畸形(P=0.035),近期因结石发热病史(P<0.001),患侧泌尿系结石手术治疗史(P=0.010),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P<0.001),术中感染迹象(P<0.001),磷酸铵镁结石(P<0.001)在两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而患者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结石大小、糖尿病史、孤立肾患者、术前肌酐水平、术前放置双J管、术中放置输尿管软镜鞘等因素均与术后SIRS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顾分析进一步证实,术前未放置双J管(P=0.021)、近期因结石发热病史(P<0.001)以及术中感染迹象(P<0.001)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SIRS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术前未放置双J管、近期因结石发热病史以及术中感染迹象增加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SIRS发生的风险,应注意询问相关病史,完善术前检查,预防尿脓毒血症的发生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尿路感染 脓毒血症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符合2004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收集时间为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共计100例,按是否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30例,存活组7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6.9±0.94、5.2±0.41、1.8±0.12、2.7±0.81、157.8±12.71、93.4±14.2),(6.7±0.84、4.9±0.53、1.7±0.37、2.6±0.28、143.8±19.82、79.4±12.3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脂代谢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香格里拉中学生近视发生的现状极其影响因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来减少近视状况的发生,保护学生的视力。方法在香格里拉一中、二中、三中和迪庆民专这四所学校中,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学生400名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视力进行检测调查,并让其填写调查问卷,找出近视的原因。结果在这400名中学生中,有98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而性别、连续用眼时间、家庭成员有无近视史、眼睛离书本的距离、户外活动的时间频率等都对中学生的视力有影响。结论香格里拉中学生患有近视症状的人较多。通常情况下,家庭成员有过近视史且长期不正确用眼,户外活动较少的高年级女生患近视的可能性更大,因而,要关注中学生的近视防止,提出保护中学生视力的有效措施,促进中学生视力健康发展。

  • 标签: 香格里拉中学生 近视 现状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手术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计算AKI发病率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患病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共发生AKI为54例(4.1%),发生在主动脉夹层瘤16例(26.2%)、急性肢体动脉栓塞10例(17.5%)、动脉狭窄/栓塞15例(3.3%),发生AKI的患者中死亡9例(16.7%).术前CKD的实际患病率为17%(397例),而术前提供肾脏病史的仅有5.7%(133例).使用造影剂、CKD病史、术中低血压、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与术后AKI的发生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上述四个危险因素患者发生AKI的风险分别增加1.149、2.432、5.126和6.645倍(P<0.05).结论血管外科手术后AKI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主动脉夹层瘤和动脉栓塞疾病.既往有CKD病史、术中低血压和发生MODS是AKI发生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需重视对CKD的术前诊断和评估,并加强围手术期肾功能的观察和保护,及早发现和干预AKI的进展,有助于改善AKI的预后.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血管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杜绝人为因素在输血安全中的隐患。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临床输血环节程序的监控,杜绝输血工作中的失误,减少差错的发生,保障输血安全。结果人为因素引起的伤害,如违反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应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 标签: 人为因素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区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病区2006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院内感染发生的部位、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及发生感染后转归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病区2006年1月-2012年12月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2.3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最高,占总感染数的72.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总感染数的20.2%。在所有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中,因脑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占69.35%。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基础疾病是影响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护理病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医院应根据院内感染的各种诱发因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以减少护理病区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护理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阑尾圈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通过阑尾圈套丝线悬吊的方法行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分析其临床疗效.采用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结果50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其中1例穿孔性阑尾炎腹膜外位,暴露不清,采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不包含麻醉前后及准备器械时间)为(35±4)min(25~75min),术中出血量为5~8mL,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0.0±1.6)h(6.0~20.0h).术后无肠瘘、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微创美观.术后病理检查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7例、穿孔性阑尾炎13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全组患者获得随访(门诊随访17例、电话随访33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6~18个月),未发生戳孔疝、粘连性肠梗阻等远期并发症.结论阑尾圈套制作简单、经济实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 标签: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二孔法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静息压力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关系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89例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治疗组46例:术后给予扩肛治疗;对照组43例:术后未行扩肛治疗。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前、术后直肠静息压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9例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术后直肠静息压平均值(5.37±2.43)kPa,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6,P=0.012);治疗组术后直肠静息压平均值(1.56±0.79)kPa,显著低于术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1、t=4.526,P=0.027、P=0.035)。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治疗组(4.3%)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6,P=0.01)。结论术后直肠静息压高低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降低直肠静息压可以预防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 标签: 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手控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疗效、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6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结果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治疗46例,成功43例,失败转手术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空气灌肠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创伤小、复位快、费用低等优点。

  • 标签: 儿童 肠套叠 灌肠 X线透视检查
  • 简介:目的对亚洲健康人群CYP2C19基因型发生率进行合并分析,为个体化药物治疗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3年第2期)、CNKI、WanFangData、VIP和CBM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8月,纳入研究CYP2C19亚洲健康人群基因型发生率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包含15个国家的9693例亚洲健康人CYP2C19基因型的信息。按东亚(中国、韩国、日本)、东南亚(泰国、缅甸、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南亚(印度)和西亚(巴勒斯坦、黎巴嫩、伊朗、土耳其和约旦)分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CYP2C19*1/*1、*1/*2、*1/*3、*2/*2、*2/*3和*3/*3基因型发生率:在中国人群(n=4105)中分别为37.2%、41.4%、6.7%、9.9%、4.1%和0.7%;在东亚人群(n=6198)中分别为36.4%、39.1%、8.8%、9.5%、4.9%和1.3%;在东南亚人群(n=1933)中分别为44.9%、41.1%、4.7%、7.0%、1.8%和0.6%;在南亚人群(n=361)中分别为43.5%、42.9%、0.3%、12.7%、0.6%和0.0%;在西亚人群(n=1201)中分别为77.8%、18.9%、0.3%、2.6%、0.1%和0.3%;在亚洲全部人群(n=9693)中分别为43.5%、37.1%、6.6%、8.3%、3.5%和1.0%。结论CYP2C19各基因型发生率在我国及亚洲不同区域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且遗传变异受地域或环境的影响。

  • 标签: CYP2C19 基因型 发生率 亚洲 健康人
  • 简介:骨形态发生蛋白2/7(BMP2/7)异源二聚体,较其同源二聚体具有更强的诱导成骨潜能,是目前组织工程骨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本文介绍了异源二聚体BMP2/7诱导成骨的相关实验,比较其与同源二聚体生物活性的差异,并对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异源二聚体 骨组织工程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评估虚拟模拟在输尿管镜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共50人进入本次研究,按既往输尿管镜操作的经验是否大于20例分成两组,熟悉模拟后采用左输尿管下段取石操作进行初评,评价指标包括:总操作时间、输尿管插管时间、损伤致出血点的数目、尝试插管的次数以及GRS评分。48h后进行复评。结果经过模拟训练后所有参与者总操作时间明显缩短(345.30±31.35及221.53±16.43,P=0.001),GRS评分明显改善(25.20±1.98及28.80±1.20,P=0.008)。两组的总操作时间、输尿管插管时间及GRS评分无论初复评均有差异,独立完成的输尿管镜的例数与GRS评分相关。结论虚拟模拟是输尿管镜技能培训及评估的有效工具。

  • 标签: 输尿管镜 教学 虚拟模拟器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10例(10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5只眼的培养结果呈阳性,致病菌检出率达到71.4%(5/7)。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致病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为了减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出现,需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工作。

  • 标签: 纽扣钢板 肩锁关节脱位 喙锁韧带 重建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01-02
  • 简介:目的探讨膝荚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0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资料,男102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35.8±3.8)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24.5±4.3)kg/m2。统计患者术前DVT的发生牢,然后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致伤原因、受伤至检查时间、是否合并下肢骨折、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是否吸烟及相关血液学检查结果(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对P〈0.05的因素再进行多心素logistic凹归分析,以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30例患者中12例患者(9.2%)术前发生DVT。,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致伤原因、受伤至检查时问、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是否吸烟及甘油蔓酯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是否合并下肢骨折、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硅示:D。二聚体水平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合并下肢骨折为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术前DVT的发生率约为9.2%,D-二聚体水平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合并下肢骨折足此类患者术前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膝关节 韧带 关节 因素分析 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