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临床上腹腔镜用于外急腹症患者的情况,对腹腔镜用于检测和鉴别外急腹症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外急腹症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出对比,观察每位患者的腹腔镜前后鉴别结果、住院时间、手术方式、伤口愈合等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结果在对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引起急腹症的病因十分复杂,并存在多种病因同时出现的情况。本次腹腔镜前待查例数有14例,有效率为86.27%,腹腔镜后待查例数有2例,有效率为98.0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腹腔镜可广泛的用于外急腹症的鉴别和诊断中,其优点包括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并发症少、出血情况少、伤口愈合快等,值得推崇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普外急腹症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布综合征(BCS)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BCS合并原发性HCC患者15例,给予介入治疗并随访。结果15例患者中9例为混合型BCS,6例为下腔静脉型BCS,15例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13例给予BCS介入治疗,2例因肝癌巨大,患者病情重未行BCS介入治疗。介入术后随访生存时间6~73个月,中位生存期35个月,13例HCC病灶控制良好,6例存活至病例收集截止日期。结论BCS合并原发性HCC行TACE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布加综合征 肝细胞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急腹症诊治中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112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来分析腹腔镜技术在外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12例急腹症患者中,有110例经腹腔镜探查技术确诊(确诊率98.2%),其中103例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痊愈(92.1%),另9例转作开腹手术(肠梗阻4例,腹部损伤5例)。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不但可以完成常见急腹症的手术治疗,而且指导中转开腹的病例的手术入路过程。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普外急腹症诊治 应用价值研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8-01
  • 简介:目的:探讨萘洛尔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63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注射剂量为0.3~0.5mg/cm2),同时口服萘洛尔(治疗剂量为1.0~2.0mg/Kg·d)联合治疗,定期随访,评定疗效。结果随着联合用药时间的延长,血管瘤进一步缩小,颜色变浅,瘤体及表面血丝逐步消退,有效率达93.7%。结论平阳霉素和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血管瘤可产生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 标签: 普萘洛尔 平阳霉素 婴幼儿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百部洗方外洗10%硫磺软膏外搽治疗疥疮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确诊为疥疮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自拟百部洗方外洗10%硫磺软膏外搽)和对照组(口服咪唑斯汀、甲硝唑片外搽10%硫磺软膏)各60例,疗程7天,停药7天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6.7%,复发率3.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0%,复发率30%。两组治愈率和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百部洗方10%硫磺软膏外搽治疗疥疮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百部洗方 硫磺软膏 疥疮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9-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氟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和替氟联合放疗组,按设定方案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并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CR+PR)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CR+PR)为72.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替氟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由于单纯放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替加氟 放疗 局部晚期食管癌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萘洛尔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口服萘洛尔治疗56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瘤体范围0.8cm×0.6cm~4.0cm×4.5cm。初始剂量为0.5mg/Kg·d,分2次餐后服用;若患儿无不良反应,则每日增加0.2mg/Kg,直至1.5mg/Kg·d;维持治疗4个月后,每日减少0.2mg/Kg,逐日减量至停药。治疗期间每月随诊1次。治疗结束半年后参照Achauer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例患儿服药不到1个月因出现疲劳乏力家属放弃治疗,2例服药3个月后瘤体基本消退而停药,其余53例均维持服药4个月。治疗结束时,大部分血管瘤明显缩小,颜色变淡,甚至消退。停药6个月后评定疗效:Ⅰ级2例(含复发1例),Ⅱ级6例(含复发5例),Ⅲ级17例,Ⅳ级31例,停药后复发6例。服药过程中1例出现明显疲劳乏力,6例出现间隙性腹泻但不影响饮食及治疗,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萘洛尔是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可能与剂量及用药方式有关。

  • 标签: 婴幼儿血管瘤 血管性疾病 普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针灸推拿手法联合中药湿热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针灸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前提下,联合中药湿热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来说,应用针灸推拿手法联合中药湿热敷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被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推拿 中药湿热敷 神经根型 颈椎病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6-01
  • 简介:目的:应用显微超声监测腮腺区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在口服萘洛尔前后病灶的变化情况。方法保存患儿萘洛尔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并建立数据库,超声评价指标包括病灶深度、血管密度、血管阻力指数等,应用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病灶变化情况。结果口服萘洛尔后,血管瘤病灶深度、血管密度明显下降,血流阻力指数明显上升。结论萘洛尔能够有效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显微超声能够有效监测服药后血管瘤病灶变化情况。

  • 标签: 显微超声 普萘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得利麻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9月~2014年9收治的需要实施小儿下腹部手术的9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氯胺酮-地西泮进行手术,观察组实施氯胺酮-得利麻复合静脉麻醉后进行手术。观察两组在平均动脉压(MAP)方面,心率(HR)方面、苏醒时间方面、给药间隔方面、术后躁动的情况。结果两组在平均动脉压、心率、苏醒时间、给药间隔、术后躁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得利麻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氯胺酮- 得普利麻 静脉麻醉 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3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夹板石膏托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四肢不稳定骨折的病人36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夹板石膏托治疗,观察并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为优所占比例为61.1%,良所占比例为16.7%,差所占比例22.2%,即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为优所占比例为83.3%,良所占比例为11.1%,差所占比例12.5%,即总有效率为94.4%。以上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夹板石膏托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比保守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夹板加石膏托 临床治疗 效果 四肢不稳定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华利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手术配合146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使用华利的疝环充填物和网状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它采用人工材料支持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方法,完全避免组织的拉拢缝合的张力,又减少了广泛组织解剖分离的创伤。使患者术后极少出现严重的疼痛和牵拉痛,创伤小,恢复快。结果146例手术配合顺利,随访3月~3年,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手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1。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 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0-01
  • 简介:唇腭裂修复术在儿童人群较常见。因为患儿年龄小而操作又需精细,因而对麻醉要求较高。自2012年来,美国微笑联盟医疗队来我院,采用七氟醚静吸全麻神经阻滞麻醉,其中学龄前儿童实施唇腭裂手术56例,麻醉过程平稳安全,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七氟醚 吸入麻醉 小儿唇腭裂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外伤性脾破裂切除自体脾移植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严重外伤性脾破裂患者46例,其中行单纯脾切除的26例设为对照组,行脾切除自体脾移植术的2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效果,术后14、28天的免疫功能,术后每周监测移植脾脏组织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脾切除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天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指标均高于术后14天时水平(P<0.05);术后28天,观察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术后2周时,除1例有较模糊影像外,其余患者移植脾脏组织均可见到有较浓密、清晰的移植脾片影,经专家会诊表明移植脾片已成活.结论严重外伤性脾破裂切除自体脾移植容易操作,移植脾组织片易于成活,恢复了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术后患者感染率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对具备适应症者的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脾破裂 切除术 自体脾移植 免疫状态 感染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阿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3.12)、EMbase(1996—2013.12)、CENTRAL(2013.12)、CBM(1978~2013.12)、VIP(1989~2013.12)、CNKI(1980—2013.1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13.12)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13.12),全面收集阿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手工检索相关资料及追溯参考文献,并向药厂(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索取资料。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RCT,共计88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阿曲班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SMD=0.71,95%CI(0.54,0.89).P〈0.00001]和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总体:OR=2.65,95%CI(1.84,3.80),P〈0.00001;安慰剂对照:OR=2.18.95%CI(1.27,3.72),P=0.004;非安慰剂对照:OR=3.09,95%CI(1.89,5.06),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长/短期死亡或依赖率无明显差异,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R=1.55,95%CI(0.60,4.01),P=0.37]。结论现有证据显示,阿曲班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未见严重出血事件或其他不良反应。对于阿曲班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和残疾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阿加曲班 脑卒中 脑梗死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腔静脉二次球囊扩张配合口服华法林治疗布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布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4例。先行下腔静脉小球囊扩张术,同时给予达标量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影像学观察患者血栓溶解情况。治疗效果明显者给予下腔静脉大球囊扩张成形术。结果:54例患者一期手术成功率100%,2例手术后口服华法令出现出血,改行外科手术治疗;4例改行其他介入治疗方式;余48例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溶栓治疗3~6个月,治疗效果明显,行二次行大球囊扩张治疗。结论:腔静脉二次球囊扩张同时口服华法林治疗布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球囊扩张 华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