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1 个结果
  • 简介:儿童抑郁有哪些表现呢?由于儿童的生活阅历浅,精神发育还不成熟,所以他们体验抑郁等不愉快的情绪能力有限,很少像成人那样真正地体验到不快.

  • 标签: 儿童 抑郁症 诊断 身心健康
  • 简介: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精神症状可概括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减退三大表现。情感低落病人表现为无精打采、兴趣索然、郁郁寡欢。对任何事物的体验,即使是使人高兴的事,病人也感到痛苦难熬。对工作、学习和前途悲观失望、毫无信心。病人回避交往、疏远亲友...

  • 标签: 抑郁症 精神疾病 思维闭塞 意志减退 治疗
  • 简介:中风是目前临床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它来势急,变化快,患者自身功能的丧失是突然发生的。没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加之患者对自身病情和特点不了解,担心自己从此成了一个废人,情志刺激的强度超过了五脏的调解机能,所以产生了以情志为病变为主的抑郁

  • 标签: 中风后抑郁症 临床分析 情志刺激 发病率 致残率 死亡率
  • 简介:抑郁又称忧郁,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为原发性情感低落,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病情常迁延不愈.因此,提高医护人员对抑郁的认识,是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抑郁的关键.现将抑郁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 标签: 抑郁症 护理干预 护理指导 心理干预 生活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患者睡眠脑电图的特点。方法对50例抑郁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睡眠脑电图检测,并进行对照。结果抑郁患者REM睡眠密度增加、潜伏期缩短、时间缩短、周期减少。结论抑郁患者睡眠脑电图中的REM指标,可作为抑郁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脑电图 REM睡眠
  • 简介:自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采取一定方式结束自已生命的非正常死亡。所谓间接自杀,又称曲线自杀,是指患者想死意念坚决,但又无勇气自杀身亡或屡屡自杀不成(受阻或被救).于是转而采用“杀人偿命”的方法达到结束自己生命的目的。抑郁间接性自杀国内文献报道尚少。本文报道4例如下。

  • 标签: 抑郁症 间接性自杀 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俞募配穴针刺治疗抑郁的疗效。方法将56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在普通针剌基础上添加俞募配穴,并与普通针刺组和药物治疗组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痊愈加显效率观察组为86.9%,普通针剌组为68.8%,药物治疗组为64.7%;观察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俞募配穴针刺治疗抑郁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及药物治疗组,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配穴 抑郁症 观察 针刺治疗 临床体会 药物治疗
  • 简介:近年来,新型抗抑郁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多为口服制剂,且起效较慢,对治疗有严重自杀企图的重型抑郁患者往往难以迅速控制症状。氯丙咪嗪注射液由于是静脉给药,血药浓度提高较快[1],可

  • 标签: 氯丙咪嗪 抑郁症 护理 静脉滴注
  • 简介: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多虑平治疗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符合CCMD-2-R及DSM-Ⅲ-R诊断标准抑郁患者,HAMD≥18,经6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并予HAMD、CGI、TESS量表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疗效肯定,显效率73.3%,比多产63.3%略高,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帕罗西汀不良反应较多虑平少而轻。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帕罗西汀 多虑平 抑郁症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精神病性抑郁病人随机分成奎硫平组与舒必利组.两组从治疗效果、副反应、服药依顺性、复发率、认知功能等方面进行对照.结果:奎硫平的治疗效果优于舒必利,复发率更低、服药依顺性更好,能改善认知功能.结论:奎硫平可作为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的首选药物.

  • 标签: 奎硫平 精神病性抑郁 舒必利
  • 简介:目的:评价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病人随机分成万拉法新组40例和氟西汀组40例,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组与氟西汀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万拉法新治疗抑郁安全有效

  • 标签: 万拉法新 氟西汀 抑郁症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长期就诊于耳鼻喉科的原因.方法对18例以咽喉部症状为主诉的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以咽异物感、吞咽不畅、咽痛、压迫感、声嘶、烧心、焦虑、紧张、疑癌为主诉持续就诊于耳鼻喉科.经鉴别诊断,给予抗抑郁剂、综合对症及心理干预治疗,显效率达83.3%.结论耳鼻喉科医师对抑郁的识别能力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耳鼻喉科 抑郁症 误诊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围绝经期抑郁患者采用西药配合中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各随访一次;对32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绝经指数kupperman(KMI)进行评分.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系统(放射免役法)检测血清卵泡生成激素(FSH)及雌二醇(E2)的水平。结果:3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100%(32/32);治疗后血清FSH,E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HAMD、KM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状。

  • 标签: 围绝经期 抑郁症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老年性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苯那普利10mg·d-1·Po常规降压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抗抑郁剂氟西汀20mg·d-1,顿服,同时给予心理指导;疗程6w.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并各测量血压1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6w治疗,研究组血压抑郁自评量表减分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P<0.01).结论氟西汀能有效改善老年性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状,同时也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

  • 标签: 心身疾病 老年性高血压 抑郁障碍 氟西汀
  • 简介:例1:女,25岁,GIP0孕27周。因“双眼视物模糊、头痛、浮肿一周加重1天”于2004-12—06入院。入院查血压180/100mmHg。眼科会诊:视力右眼0.1左眼0.25眼前段未见异常。双眼底视盘水肿,网膜动脉血管细,A:V=1:4,视网膜未见明显出血,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片状渗出,双眼颞侧下方对称性视网膜青灰色隆起,未见明显裂孔,黄斑部中心凹反光不见。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妊高征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医疗模式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方法对160例高血压患者每人建立高血压病管理卡,每月测量血压1次,每3个月进行一次总结分析。结果经社区医疗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由3.1%提高到48.1%,尤其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结论在社区医疗模式下,建立高血压病管理卡,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和自我监测等使高血压有效控制达标率得到很大提高。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医学 健康教育
  • 简介: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张凤英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近1亿人,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大敌。专家门认为,高血压患者不一定每天用药,以下几种非药物性降压方法能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心理平衡抑郁是多种疾病的根源。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上,精神紧张、情绪创伤是至关重...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非药物疗法 血压升高 发生率 适度运动 中度高血压
  • 简介:高血压的“阶梯用药法”宜虬有不少高血压病人缺乏科学用药知识,虽然使用了不少降压药,但降压效果仍不理想,而且出现了不少副作用,甚至出现血压“反跳”现象而危及生命。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拟订了治疗高血压病的阶梯方案,即“阶梯用药法”。这种用药法根据患者的病情...

  • 标签: 高血压病人 用药法 利血平 胍乙啶 心得安 甲基多巴
  • 简介:脑钠肽(BNP)是一个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首先在猪脑中发现,心房心室肌细胞均可分泌,心室肌是主要产生部位,这提示BNP与其他利钠尿肽相比心室疾病更敏感,更特异的指标。近来研究表明循环血浆BNP水平在许多疾病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时浓度会升高,临床上可用于辨别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和识别心脏移植排斥等,特别是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脑钠肽 BNP 高血压 心室肌细胞 诊断 分泌
  • 简介:高血压病是当今世界上引人瞩目的流行病,而且工业越发达的国家患病率越高。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由解放初期的6%上升到10%左右。

  • 标签: 高血压病知识 AB 解放初期 患病率 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