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ELISA室内方法一般沿用Levery-Jen-nings质控图(以下简称L-J图)进行;利用West-gard规则判定失控.但由于ELISA试剂盒效期短,更换频繁,同一批号试剂盒和质控血清长期使用难度较大;同时在建立L-J框架图的检测过程中失控的情况不易被发现.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立了L-J质控图与"即刻法"质控相结合的一套室内方法,收到良好效果,以HBsAg检测为例介绍如下.

  • 标签: 室内质控方法 质控图 质控血清 HBSAG检测 即刻法 ELISA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检验属于临床医疗服务当中非常关键的步骤之一,同时也是临床治疗过程中辅助性比较强的工作类型,对于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价值。临床检验的结果影响因素相对比较多,为了持续提升临床检验的质量水平,大多数部门都在改进检验的定量测定体系。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水平,本文简要分析医学检验定量测定室内系统的建立,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 标签: 医学检验 定量测定 室内质控系统 建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生化检验室内技术的持续发展,对检验准确性的提升产生了显著影响,传统的日常室内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因此,深入探讨急诊生化检验室内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剖析生化检验室内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减少问题的发生,提升急诊生化检验的室内水准。

  • 标签: 生化室内质控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从上世纪年代起,上述方法就开始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临床实验室。英国著名学者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检验界老前辈组织和推广了室内的概念和具体作法。在检验界的重视下,室内已在我国全面开展和普及,为提高检验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 标签: 室内质控 实验室质量管理 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艾滋病实验室监督管理、检测、校准以及比对能力,确保实验室室内检测工作有序开展。方法:收集艾滋阳性样本,依次收集艾滋病实验室室内肉眼无法可见的溶血、黄疸、乳糜颗粒等原料血浆、血清,而后按照特定顺序进行病毒灭活、离心、防细菌污染和稳定蛋白处理,以相关规范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为遵循进行各项操作,评价质控品均一性、稳定性。结果:无论是高浓度质控品还是低浓度质控品,标准差(SD)均在0.1、变异系数均在10%以内,同时,当上述两种不同浓度的质控品分别存放于2—8℃、37℃以及室温条件下一定时间后,两种质控品抗-HIV的S/CO值的CV皆在15%以内。结论:在艾滋病实验室室内,自制质控品质量良好,均一性、稳定性理想,可以在相关验证工作中有效发挥价值。

  • 标签: 质量 实验室 艾滋病 质控品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方法和质控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以2021年7月为时间节点,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行常规管理,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期间行PDCA循环模式管理,各以400例出凝血常规检验样本为例,统计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量失控原因,对比两种管理方式的检验结果。结果 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量失控原因主要包括人、仪器设备、环境和其他等方面的因素,人因素占比最大,为2.88%;PDCA管理下,标本凝集率和溶血脂血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P<0.05)。结论 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量失控原因较多,可通过PDCA循环模式管理,达到改善质量控制效果的目的。

  • 标签: 出凝血常规检验 PDCA循环模式 质量失控 检验结果
  • 简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电脑科技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最活跃因素之一.在计算机被广泛使用之前,我们对数据处理都是使用手工方式,计算机被大量地应用到日常工作中以后,数据的处理都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但往往因为数据输入错误,而使得整个工作都必须重来.电子表格的出现,减轻计算强度,并且能进行绘图制表和统计工作,而且一旦建立好了一个工作底稿,以后再修改数据时,只需要修改其中的原始数据,电子表格就可以重新对数据进行计算而不会出错.近几年来,Windows操作系统上使用的电子表格Excel具有与Windows相同的友好图形界面,它具有许多功能,成为当今电子表格发展的新方向.笔者采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临床检验室内工作,取得了满意结果.

  • 标签: 室内质控 EXCEL电子表格 处理 临床检验 减轻 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箱体图法及峰度法对同一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探寻适合转录介导的扩增法使用的室内方法。方法使用外部阳性标准物质,每日随当日血液筛查标本一同进行核酸单人份联检,对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峰度法和箱体图法离群值检验。结果HBVDNA、HCVRNA、HIVRNA外部标准物质经检测185次结果,采用峰度法离群值检验分别发生1次、6次和3次离群;采用箱体图法离群值检验分别发生2次、8次和3次离群;外部标准物质检测值离群时诺华内部质控系统未表现出异常。结论使用外部标准物质进行室内,可以增强当批次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且根据检测结果是否离群进行分析,推断实验过程是否发生微小变化,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与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转录介导的扩增法 室内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方法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38例血常规检验样本,以2021年11月为分界点,2021年1月-2021年11月对出凝血常规检验进行常规管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行质控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模式下失控事件发生率,以及检验项目所占失控比例,并总结出凝血质控失控原因。结果 质控管理模式下,失控事件发生率为2.63%,低于常规管理下的18.42%(P<0.05);凝血酶原时间失控次数3次,占比3.95%,其次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和凝血酶时间,分别为2.63%。结论 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对降低失控事件发生率,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有正向积极作用,值得血常规检验人员引起高度重视,落实标准化操作要求。

  • 标签: 出凝血常规检验 质控方法 临床意义 失控事件 失控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仔细探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应用室内和室间质评的效果比较。 方法 本院自 2018 年 8 月开设的标准化室内和室间质评作为观察组,与 2017 年 8 月开设的常规管理的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分析,两组管理期间均选择各 42 株标本细菌进行实验,最后比较两组检验的结果情况。 结果 两组对比的标本细菌鉴定准确率和检验管理质量评分及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分析的数据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结论 面对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当中开设室内和室间质评的管理效果很是明显,可以有效的提升细菌鉴定的准确率,提升实验室检验结果及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因此,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和采纳。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室内质控 室间质评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采供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效率和整体检测水平的发展趋势。方法 收集14个血站和24个辅助血浆站ELISA检测的实验室质控资料。结果 共发生258次17448次ELISA实验室检测。随机误差占失控次数的14.29%(37 / 259),占质量控制总次数的0.21%(37 / 17448),系统误差占失控次数的85.71%(222 / 259),占质量控制总次数的1.27%(222 / 17448)。结论 基本了解采供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失控的特点及原因,有助于及时采取改善措施,不断完善和不断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确保血液检测质量。

  • 标签: 采供血机构 ELISA 室内质控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 简介:摘要:目标: 建立一个实用和可行的方法来评估测量不确定度 (MU) 肿瘤标志物测试。方法基于中国国家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的“医学实验室 -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和表达”技术报告,从检查部门收集长期室内量保证(IQC)并参加北京临床检验中心的实验室质量评估(EQA)的“自上而下”方法,使用AFP,CEA,糖蛋白125(CA125),糖蛋白153(CA153),糖蛋白199(CA199),血小板特异性抗原(t-PSA)和七项测试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性和高级不确定性。在法新社的实验室中,七项肿瘤标志物测试的相对放大不确定度为11.9%。CEA:11.5%CA 125,11.8%CA 15 - 3.9%;CA19-9.80%;T-PSA:11.6%F-PSA,15.9%(k=2),7项试验指标符合TEA对临床试验中心房间质量评价的要求;CEA、CA125、CA153、CA199和t-PSA的相对膨胀不确定度满足基于生物可变性的TEA最佳质量规范的要求,AFP的相对膨胀不确定度不符合基于生物可变性的TEA最佳质量规范的要求。结论选择top-down法,运用IQC与PT数据评定分析测量阶段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可行的,且在Excel软件上能便捷地计算出结果,适合医学检验实验室普及应用测量不确定度。

  • 标签: 医学实验室 室内质控 评定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疾控中心理化检验室内,促进实验室的质量保障,确保检测结果。方法对2014年-2015年巴中市巴州区区疾控中心理化检验室内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对理化检验室室间质控进行考核,共计考核30次,包括对52个项目的检查,考核结果合格及满意项目有49个,可疑项目2项,不合格项目1项,合格率为94.2%。结论巴中市巴州区疾控中心理化检验室内结果良好,合格率高,对理化检验室进行质量控制是必要的。

  • 标签: 理化实验室 质控 结果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医院生化室内量控制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本院治疗生化室中检验的标本200例,按照时间和质量控制方式的不同,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质量控制评分和工作质量评分。结果:2021年(实验组)质量控制评分和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2020年(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持续质量控制方式引入到医院生化室中,可提升质量控制效果和操作人员工作质量,值得运用。

  • 标签: 医院 生化室 质量控制 工作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