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指屈肌腱IIc单纯切割伤双腱修复后A2滑车不同处理对肌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1只来亨鸡随机分为三组,以鸡双足中趾为手术趾,在每趾肌腱均造成屈趾浅肌腱(FDS)、屈趾深肌腱(FDP)单纯切割伤,并行双腱修复。A组:A2滑车完整;B组:A2滑车切开;C组:A2滑车扩大。术后10周末处死动物,对鸡趾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和形态学评定。结果IIc亚屈肌腱单纯切割伤早期双腱修复后,A2滑车切开组与A2滑车扩大组的肌腱滑动距离明显大于A2滑车完整组,屈曲功则明显小于A2滑车完整组,而A2滑车切开组与A2滑车扩大组之间无论是肌腱滑动距离还是屈曲功在统计学上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IIc亚FDS、FDP腱损伤早期双腱修复后作A2滑车切开或扩大成形术,有利于肌腱滑动和功能恢复。

  • 标签: 屈肌腱损伤 A2滑车处理 肌腱功能 动物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瘤(humanpqpillomavirus.Hp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以2015年7月13日至2017年2月27日为时间区间,以我院门诊及住院女性1646例为研究对象,取妇女宫颈脱落细胞,采用荧光PCR法,定性检测HPV检测,分析感染率、感染类型、年龄分布特征。结果1646例女性中,HPV总感染例数143例,总感染率8.69%。混合型感染例数103例,感染率6.26%。16型感染例数25例,感染率1.52%。18型感染率为15例,感染率为0.91%。其中16型、混合型同时阳性的1例,16型、18型同时阳性1例,16型、混合型同时阳性2例,18型、混合型同时阳性1例,即多重混合感染共5例。其中30—49岁年龄段的感染率最高。结论本区HPV总感染率8.69%,低于国内水平,且本地区妇女HPV感染主要分布于30—49岁性活跃期。

  • 标签: 宫颈脱落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率 16型 18型 混合型。
  • 简介:目的研究纤维蛋白粘合剂(FS)对半月板无血运损伤愈合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青紫兰兔24只,首先在兔半月板上造成统一的无血运损伤模型。随机将兔分成2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FS治疗组。术后2周、6周、12周分批处死动物,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空白对照组半月板裂口均未见愈合.FS治疗组能形成疤痕组织愈合。结论应用FS治疗半月板无血运的损伤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 标签: 半月板无血运区损伤 愈合 纤维蛋白粘合剂 自然转归
  • 简介:目的探讨靶血管与声轴成角对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表面消融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获取胸主动脉。采用仿组织蛋清体模,在预定消融靶埋入兔胸主动脉,根据其与声轴成角分为0°、45°和90°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每组10个。在B超监控下采用PHIFU行表面消融,每组治疗参数设置相同。消融过程中对血管面靶测温,消融后逐层切开体模行肉眼和超声观察,计算每组总体积(V)并进行比较,对辐照血管行病理检查。结果空白对照组体模边缘为完整强回声带,而0°、45°、90°组血管周围部分呈低回声。空白对照组血管后面最高温度为(98.60±5.76)℃,0°组为(98.90±7.09)℃,45°组为(71.10±13.85)℃,90°组为(70.20±9.14)℃;空白对照组与45°组、9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空白对照组总坏死体积为(40709.70±3193.31)mm3,0°组为(40029.02±3580.17)mm3,45°组为(34562.59±3883.26)mm3,90°组为(36737.01±3278.68)mm3;空白对照组与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病理检查示部分弹性纤维断裂,45°和90°组可见碎裂的细胞核。结论当靶血管与声轴夹角为0°时,对靶能量沉积影响最小,夹角为45°、90°时对血管壁破坏作用更强。

  • 标签: 血管 角度 声轴 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 表面消融模式
  • 简介: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发病机制中,脾胃两脏为其发病的核心脏腑,而临床表现出的症状皆归于此,通过针刺眼眶周围的脾、胃配合中焦、上焦,以达到调理脾胃气机、益气补血、壮肌消疲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因病机,应用眼针的治疗手段,总结归纳其作用原理,为临床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眼针 脾区 胃区 慢性疲劳综合征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专业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非常强的要求。在当前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学时、设备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其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本文针对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本文首先对开放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开放实验室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作用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结合相关的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 标签: 开放实验室 医学检验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实验室是教学及学生学习中实验室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提高实践水平的重要场所。就试验室管理而言,实验室安全是管理中的重点,想要保证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的顺利,就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加强管理水平的提高是重要的任务,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实验室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保证。因此,在长期的实践和深入探索中,应该积极摸索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内容,并落实到实际管理中,以此促进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本文对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实验室安全且和谐的发展。

  • 标签: 实验室 安全管理 管理水平
  • 简介:摘要伴随着相关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于机能学的实验教学需求。构建虚拟实验室,符合目前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填补真实实验的短板,促使真实实验能够得以扩充与拓展。因此,虚拟实验现已成为了机能学实验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构成内容。本文将首先就机能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情况展开具体的分析,基于此就虚拟实验技术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予以了探讨,希望借助于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交流,并为相关的机能学实验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 标签: 虚拟实验 机能学实验 实验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钉棒系统内固定已成为重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术后骨盆环缺损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固定方式尚无统一的认识。不同固定方式的内固定失败率有所不同,其临床疗效比较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对比不同钉棒系统重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评估患者发生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累及骨盆Ⅰ及Ⅰ+Ⅳ的肿瘤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5-69岁,平均(41.0±17.7)岁。所有病例均接受了骨盆肿瘤切除以及钉棒系统固定,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植骨或骨水泥强化。钉棒系统固定时,12例使用单棒双钉,30例使用双棒四钉。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及其他治疗情况、临床效果以及内固定失败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3-168个月,平均(36.1±32.3)个月。6例患者出现了内固定失败,其中单棒双钉组4例,双棒四钉组2例。2例内固定失败患者进行了翻修手术,其中1例进行了内固定拆除,另一例接受了内固定翻修以及自体腓骨植骨重建。双棒四钉组的内固定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棒双钉组(P=0.003)。内固定生存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9),年龄≤21岁的患者内固定失败率较年龄〉21岁高。骨盆Ⅰ+Ⅳ肿瘤切除组内固定失败率高于骨盆Ⅰ切除组(P=0.007)。结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术后双棒四钉固定可以提供良好的短期及长期稳定性,而单棒双钉固定的强度相对不足,内固定容易失败。对于年轻患者以及良性肿瘤患者,肿瘤切除后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自体骨移植的生物学重建;对于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需要放化疗的患者,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机械性重建。

  • 标签: 骨盆肿瘤 保肢手术 骨盆Ⅰ区/Ⅰ、Ⅳ区 骨盆环重建 内固定失败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体制逐渐改革,各高校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改进。生理学实验是一门医学专业的教学学科,它强调提升医学类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因此,生理学实验的运用对医学专业学生迅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以生理学实验为研究对象,首先说明这一实验教学的意义,其次提出完善这一实验教学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生理学 实验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对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在临床前研究中,通过动物实验可以验证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在临床研究中,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发现潜在的毒性作用机制,为设计新药提供依据。然而,目前我国尚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系统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设计规范。因此,我国新药开发中应在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药物安全性评价体系。

  • 标签: 动物实验 细胞实验 药物安全性评价
  • 简介:摘要实验教学是医学课程的重要环节。承担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技术人员责任重大。高质量的实验项目的开展和每个实验能够高质量的完成,这就要求从事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技术人员有较高的实验技能。本文作者从事多年的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也从事过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准备工作。对目前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从事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技术人员的现状有深入的了解。经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对于如何提高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技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目的是引起对从事医学基础教育的实验教学人才培养的关注。

  • 标签: 实验教学 实验技能 培训
  • 简介:摘要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理论教学较为重视,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却缺乏重视,而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教学观念也逐渐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开始注重对高校学生进行全方面的素质培养,本文主要是对药学专业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以及实验室建设的背景、意义以及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 标签: 药学专业 实验教学 改革 实验室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280例阳性血液标本,对上述280例阳性血液样本予以直接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研究两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与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性。结果通过此次检验显示,直接细菌鉴定与常规细菌鉴定的统一性超过了89.4%,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药物耐药与中毒敏感的符合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直接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确定病原菌与药物敏感结果,降低用药的随意性。

  • 标签: 药敏实验 临床 血液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实验报告是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出现敷衍了事、内容雷同、甚至数据虚假等多种不良现象,未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论文式实验报告能有效地解决这些不良现象。

  • 标签: 实验报告 医学检验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设计实验,可以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就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性试验的意义、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说明设计性实验对机能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为设计性实验方法的教学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机能学实验 教育教学 设计性实验
  • 简介:自1887年Bassini首创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疝修补术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腹股沟疝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多样,各有其优缺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作为无张力疝修补的一种方式,以其微创、修补全面和恢复快深受患者欢迎。然而LIHR后仍有约0.2%的复发病例,另约有0.3%-0.8%其他各类LIHR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股沟区 无张力疝修补 解剖 腹股沟管后壁 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