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公立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也在逐年增加,其在单位资产中的比重与日俱增。因此,如何实行全流程、全周期的固定资产管理成为近期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研究热点。公立医院的专用类资产的管理模式与其它行政单位的通用类资产管理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与后者相比,前者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导致其管理难度明显增大。本文根据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对策,旨在为同行优化固定资产全流程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公立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卫生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卫生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措施进行研究,文中分析了卫生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并提出了信息化管理措施,包括强化信息化建设;固定资产卡片的二维码管理;报废处置及盘点工作,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卫生院 固定资产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前多数医院的固定资产仍使用一维、二维标签管理模式,该项技术虽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仍存在诸多不足。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得到了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降低硬件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医疗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对于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 标签: 固定资产管理 医疗设备 RFID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按照研究纳入标注与排除标准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编号0-80号,输入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采取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术(ORIF)治疗,手术规范开展后,对比指标:(1)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2)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3)骨折复位情况;(4)生存质量情况;(5)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在不同手术治疗后,得出如下结果:(1)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更低;(2)实验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高;(3)实验组患者骨折复位率更高;(4)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更高;(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低。上述五项指标差异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lon骨折 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骨折复位 并发症 术后疼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阶段内进入本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有效选取33例展开分析,予以随机分组,观察组为18例,对照组为15例,分别进行髓内固定治疗和髓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结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呈更低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运用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之治疗效果,但是髓内固定方式下的术后并发症更少,更利于患者的恢复,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髓内固定 髓外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03月-2021年04月本院收治的8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治疗中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胫骨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对跟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撬拨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收集跟骨骨折患者86例为对象,分为撬拨组和切开组各43例,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撬拨组患者手术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撬拨组明显少于切开组。Maryland评分撬拨组明显高于切开组,且撬拨组治疗优良率为90.07%明显高于切开组的67.44%(p

  • 标签: 跟骨骨折 撬拨复位 切开复位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治疗的方法。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60例踝关节骨折病人作为此次的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式的分类方法,把这60例病人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即30人/组。在对住院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向实验组病患施加实验干预,采用术后康复治疗,另30例对照组的病人,不实施其他干预,实行常规治疗。对比了2组病人患肢周径差异、疼痛缓解率以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踝关节骨折病人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周径差明显更低,NRS疼痛评分更低,同时对我院的治疗服务满意率也更高(P

  • 标签: 术后康复辅助治疗 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2019年10月到2021年12月,随机计数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平均40例,对照组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术,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术用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重建钢板内固定术 外固定术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盲选7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以固定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和B组,A组35例采取跨伤椎固定,B组35例采取经伤椎固定,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脊柱功能恢复、Cobb角、术后即刻矫正度。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引流量均比A组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A组短,脊柱功能恢复(即JOA评分)和术后即刻矫正度比A组高,Cobb角低于A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所获效果明显优于跨伤椎固定,条件允许时优先采取经伤椎固定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跨伤椎固定 脊柱功能 经伤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参考组(n=32),本组接受单纯内固定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n=32),本组接受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后的效果。结果:两组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均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实验组的Cobb角、伤椎前高压缩比、脊椎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参考组。两组相关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后有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均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的效果相比较单纯内固定治疗更好。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内固定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 Cobb角 伤椎前高压缩比 脊椎功能评分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PFNA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分析2020年4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髓内钉(BN)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对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对2017年7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88例,分为2组各44例,分别为BN 组和LCP组,对手术指标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切口和手术时间对比,BN组和LCP组对比无差异;LCP组失血量明显更少,下地负重和骨折愈合时间BN组更短。BN组V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评分情况明显优于LCP组(p

  • 标签: 胫骨骨折 手术治疗交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内固定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中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位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各50位。参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采取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来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治疗后,VAS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Lysholm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愈合,对患者的膝关节能够有效地进行改善,从而缩短治疗时间。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胫骨干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VAS评分 Lysholm评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静脉置留针是指将针头留置于静脉当中,方便随时完成输液治疗,在对儿童进行治疗时,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够降低患儿的痛苦感,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例如危重患儿的抢救护理工作当中,小儿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应用方便的特点,并且刺穿血管的概率较低,优点较多。而良好的固定是留置针作用发挥良好的关键,因此应当对其进行总结与研究,不断提升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儿痛苦感,加快疾病的康复。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固定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正畸固定矫正治疗患者正畸期间采用定期口腔护理管理,分析口腔健康管理对正畸固定矫正治疗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正畸固定矫正治疗病患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采用平均式数字随机性的分组方式,将这60例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30例/组。在患者正畸固定矫正治疗过程中,向实验组病患施加护理干预,对这30例实验组的正畸固定矫正治疗患者采用定期口腔护理管理干预,同时另外30例对照组的患者,不施加任何干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正畸固定矫正治疗患者的口腔疾病发生率、心理水平、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各项分值均有所提升,其中接受口腔健康管理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改变更加显著,其中心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口腔疾病发生率更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正畸固定矫正治疗患者 定期口腔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踝关节骨折患者选择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56例入组对象均筛选自本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研究时间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28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28例)选择经皮微创内固定手术。对比效果和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经皮微创内固定手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踝关节骨折患者施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86例踝关节患者,观照随机抽签法的分组模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采取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统计其骨折愈合时间;研究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股骨干骨折应用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小儿股骨干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指标及预后指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股骨干骨折 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