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在急性肺损伤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及病理损伤。方法选择清洁型大鼠3月龄20只(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约(220±5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简称K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10只,简称L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6mg/kg使用大鼠左肺进行灌洗取灌洗液,使用大鼠右肺下叶进行病理学观察,使用大鼠右肺上叶及中叶进行NF-KB测定。结果模型组(L组)肺水肿、肺泡及间质炎症、肺泡及间质出血、肺不张、透明膜形成5个检查项评分显著高于空白组(K组)。空白组(K组)未检测出肺组织NF-KB阳性,模型组(L组)均检测出肺组织NF-KB阳性;空白组(K组)未检测出TNF-a阳性,检测出1例(10.0%)IL-1β阳性,模型组(L组)检测出2例(20.0%)TNF-a阳性,检测出7例(70.0%)IL-1β阳性,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对肿瘤及肺部炎症有正向相关意义。

  • 标签: 大鼠 急性肺损伤 肿瘤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胰腺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5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的14例小儿胰腺损伤患儿的诊断与治疗。结果14例患儿经病史、B超、CT均确诊,诊断结果显示9例患儿为单纯性胰腺损伤,5例胰腺损伤合并腹部钝性伤。14例患儿的治疗上,8例患儿行非手术治疗;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实施腹腔穿刺引流,2例实施胰腺囊肿空肠吻合,2例实施胰腺囊肿胃吻合。所有患儿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小儿胰腺损伤,采取B超与螺旋CT增强扫描可有效诊断疾病,对疾病,可根据患儿损伤程度选择非手术或手术治疗,以彻底治愈。

  • 标签: 小儿胰腺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胸腰椎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2例胸腰椎损伤伴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损伤控制 骨科理论 胸腰椎损伤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应用于全区3~6岁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的常规方法及检查技巧,从而降低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方法经过统一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医护人员对全区14315例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内进行DPOAE检查。结果总结出常规操作方法、检查技巧(如幼儿安静配合法,HEINEmini3000电耳镜的使用,放置耳塞的方法)及筛查结果判断方法。结论检查技巧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学龄前期儿童听力筛查,降低筛查假阳性率,提升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

  • 标签: DPOAE 学龄前 儿童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处坠落致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分析50例高处坠落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致伤情况、合并多发伤和治疗方法等。结果治愈29例,中度残疾11例,重度残疾6例,死亡4例。结论高处坠落致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多发伤,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并确保早期检查诊断的准确性,并根据患者的伤情合理调整治疗方法和顺序,并运用综合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高处坠落 颅脑损伤 临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及运动康复措施。方法通过对100名跑步运动年限在半年以上、跑步频率在3次/周或累计15公里/周的跑步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踝关节关节活动度测量、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测试、下肢稳定性测试等,对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及运动康复分析。结果踝关节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及下肢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踝关节部位容易发生损伤损伤急性期通过POLICE原则处理,后期对踝关节进行包括肌肉力量和稳定性训练在内的运动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踝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复杂,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康复。

  • 标签: 踝关节 运动损伤 机制 运动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急诊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急诊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资料,并对患者的急救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56例患者中,52例经急诊救治与护理后治愈,抢救成功率为92.86%;4例抢救无效病死,病死率为7.14%。结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实施规范、及时的急诊抢救与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尽量减少病死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闭合性腹部损伤 急诊抢救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高校中大学生常见的运动损伤,探究大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有运动损伤经历的大学生876名纳入本次研究之中,对大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损伤处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876名大学生之中,主要是以皮肤擦伤、脱臼、关节扭伤、韧带拉伤、关节扭伤、骨折为主,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原因学生不够重视、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心理状态不佳、场地器材设备比较差、身体素质差、组织教法不合理、身体疲惫或伤病、保护措施不当。结论在该校大学生之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是以皮肤擦伤、脱臼、关节扭伤、韧带拉伤、关节扭伤、骨折为主,需要按照实际状况给予积极的应对措施进行处理,以此减少大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可能。

  • 标签: 大学生 处理措施 运动损伤 原因 高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8例作为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提升患者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早期康复 重度颅脑损伤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疗法对于不同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0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106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侧与健侧面神经波幅比低于30%的为轻度组,波幅比高于30%的为重度组,每组按治疗办法不同划分为针灸组(常规治疗+针灸)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比较轻度、重度面神经炎患者的针灸治疗效果。结果轻度组中,针灸治疗总有效率(92.31%)和常规治疗(81.48%)的效果无显著差异(χ2=1.354,P>0.05)。重度组中,针灸治疗总有效率(96.15%)比常规治疗总有效率(77.78%)明显提高,差异显著(χ2=3.902,P<0.05)。讨论针灸疗法对于重度面神经炎患者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无显著疗效,推荐该疗法应用于重度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针灸 面神经炎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止血、降低颅内高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IHSS)﹑简易精神状态(MMSE)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三项指标(GCS评分、MIHSS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对颅脑损伤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奥拉西坦注射液 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娩过程中严重副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其有效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发生严重副损伤的2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20例严重副损伤患者中,病灶损伤和大血管出血10例;肠管及膀胱损伤5例,子宫切口断裂患者3例,输尿管损伤2例。结论分娩过程中严重副损伤的类型主要包括病灶损伤和大血管损伤、肠管及膀胱损伤、子宫切口断裂损伤以及输尿管损伤,因此需要加强产程管理,尽早识别难产,采用有效的副损伤防治对策,降低副损伤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分娩过程 剖宫产 严重副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方法筛选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32例颅脑损伤死亡尸检病例,对其法医病理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10例,占比31.25%;高空坠落9例,占比28.13%;跌伤6例,占比18.75%;钝器打击伤5例,占比15.63%;爆炸伤2例,占比6.25%。直接死亡原因中,原发性颅脑损伤12例,占比37.5%;继发性脑干损伤15例,占比46.88%,并发症5例,占比15.63%。伤后12h内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12~72h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与继发性脑干损伤,72h~7d死亡的直接原因主要为继发性脑干损伤,>7d死亡的直接原因为继发性脑干损伤与并发症,提示生存时间与直接死亡原因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颅脑损伤死亡率较高,死亡原因和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颅脑损伤 死亡 法医 病理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层双排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肩袖损伤患者,均执行关节镜下双层双排技术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UCLA评分、Constant评分、前屈活动和肌力、外展活动和肌力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袖损伤患者中,以关节镜下双层双排技术为前提的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前屈活动和肌力、外展活动和肌力状况。

  • 标签: 关节镜 双层双排技术 肩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跳跃性多节段脊髓损伤损伤机制、诊断及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今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跳跃性多节段脊髓损伤患者病历资料,其中3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手术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明显;(2)手术患者术前Cobbs角与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前后Cobbs角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跳跃性多节段脊髓损伤患者,应以挽救脊髓功能、重建脊柱稳定性为前提,手术应避免加重脊髓损伤,警惕术后患者出现其他脏器的合并伤。

  • 标签: 脊髓损伤 适用症 跳跃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便为肝胆外科损伤提供更加优化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损伤患者共8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化分配形式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化手术形式治疗肝胆外科损伤,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其手术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4.9%,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相较于对照组少,患者的反馈满意率高,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康复时间缩短,手术的效果较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疗效十分显著。

  • 标签: 控制性手术 治疗 肝胆外科损伤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针灸治疗)和研究组(22例;针灸+推拿治疗),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的针灸治疗,针灸+推拿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

  • 标签: 针灸 推拿 膝关节运动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探析。方法选出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的100例确诊为膝关节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方式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检查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方式进行检查的患者正确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的患者的74%。结论核磁共振(MRI)诊断膝关节损伤,有更高的准确率,有助于膝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核磁共振 X线平片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30例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病历资料、影像资料进行讨论分析,之后手术检查颅内具体情况。经过检查发现颅内有不同程度的硬膜破损、颅底骨骨折和颅内血肿等情况,通过自体局部设计对患者的颅内损伤部位进行修补重建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1。结果手术后患者脑脊液没有漏液情况,颅内无感染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前额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在对颅脑彻底清创的基础上进行带蒂自体额颞肌筋膜骨膜瓣修复治疗,术后恢复较好,无感染并发症现象,手术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前额颅底 开放性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放射损伤临床是放射医学专业课程之一。临床上放射损伤患者少,放射损伤临床见习课常常没有真实病人供学生学习。教师单方面介绍病例,学生参与度低,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病案互动式讨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放射医学 病案互动讨论教学 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