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 T 细胞的异常活化 激活体内的细胞免疫应答, 引发 机体 内免疫功能紊乱 。 目前公认为 DC 能够激活静止 T 细胞并 调解其分化 参与 免疫应答反应 。因此了解 DC 的来源分部、分类及功能,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治疗均有重大研究意义。

  • 标签: DC 类风湿关节炎 机制研究
  • 简介:摘要:在妇女恶性肿瘤中,宫颈癌是相比而言更为典型的妇科肿瘤,其易发人群集中在40岁~65岁,近些年来其发病趋势有年轻化的势头。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中晚期患者通过放疗和化疗进行治疗,预后相对较差。现阶段DC-CIK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治疗恶性肿瘤在临床实践上日渐广泛。以下对DC-CIK细胞免疫疗法对治疗宫颈癌的研究进展给予综述。

  • 标签: 宫颈癌 DC-CIK免疫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调节性树突状细胞(rDC)分泌exosomes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中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用TGF-β1和IL-10诱导从C57BL/6小鼠骨髓来源产生rDC,负载DBA/2小鼠来源的抗原,应用流式检测rDC表型。采用超速离心结合膜超滤的方法分离纯化rDC分泌的exosomes,电镜检测exosomes形态。在以DBA/2小鼠为受鼠,C57BL/6小鼠为供鼠的急性GVHD模型中,尾静脉注射rDC分泌的exosomes,观察受鼠急性GVHD症状的改变。结果rDC的I—A/I—E(MHC一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量均比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低,其分泌的exosomes为直径小于100nm的小囊泡。在小鼠急性GVHD模型中,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0、7、14d静脉注射rDex(15μg/只)治疗的小鼠,GVHD表现较对照组症状轻,生存期较长,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静脉注射rDex30pg/只的治疗效果好。结论rDC分泌的exosomes能够提高GVHD小鼠生存率,可应用于治疗急性GVHD。

  • 标签: 调节性DC EXOSOMES 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耐受
  • 简介:【摘要】小肝癌在我国是一种高发疾病,对于小肝癌需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临床中,对于小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外科切除手术为主,但是在手术切除后,容易导致转化生长因子活性增长,使残留癌细胞快速增长。因此,小肝癌在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对于不宜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中可采用RFA、TACE、DC-CIK治疗方法。RFA和TACE两种治疗方法可以杀灭肿瘤细胞,而采用DC-CIK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本文主要对RFA、TACE、DC-CIK联合治疗小肝癌进行综述。

  • 标签: TACE RFA序贯DC-CIK 小肝癌
  •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高频热疗(HFH)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行RFA、HFH联合DC/CIK细胞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行RFA、HFH治疗。对比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有效率(CR~+PR)、总生存期(OS)、生活质量(QOL)、甲胎蛋白(AFP)以及免疫功能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QOL降低率(3.33%)、AFP(279.77±20.30)ng/ml以及CD4~+CD25~+FOXP3~+Treg(3.90±0.63)、CD4-CD8~+T细胞的比率(19.50±1.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QOL降低率(23.33%)、AFP(325.11±21.60)ng/ml以及CD4~+CD25~+FOXP3~+Treg(8.70±0.60)、CD4-CD8~+T细胞的比率(27.10±1.40);其PFS(17.03±9.13)个月、OS(25.08±5.20)个月、CR~+PR(60.00%)、QOL改善率(33.33%)以及CD4~+CD8-T细胞的比率(32.61±3.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FS(7.31±1.20)个月、OS(13.30±9.10)个月、CR~+PR(26.67%)、QOL改善率(10.00%)以及CD4~+CD8-T细胞的比率(23.20±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来说,RFA、HFH联合DC/CIK细胞治疗可有效降低AFP水平,提高免疫功能以及客观有效率,延长PFS、OS,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中晚期肝癌 射频消融 高频热疗 DC/CIK细胞治疗
  • 简介:具有大小,位移,旋转不变性(TRSI)的目标识别是一个三阶问题,如果采用三阶神经网可以使问题得以解决,但最大难点就是互连权矩阵的组合爆炸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视觉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高阶神经网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双向Log-Polar变换与高阶网(HONN)结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权系数的组合爆炸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识别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将高阶网用于自动目标识别成为可能。

  • 标签: 高阶神经网 双向Log-Polar变换 自动目标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01月至2016年02月里收治的AML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在常规化疗药物的基础之上联合DC-CIK治疗,而对照组仅使用常规化疗药物。经过治疗之后,比较缓解率、缓解时间,非血液学反应。结果通过两组之间的对比发现,早期总有效率在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研究组的缓解时间、非血液学反应均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AML有着显著的疗效,具有提高患者缓解时间、减轻非血液学反应等明显优势。

  • 标签: AML DC-CIK 总有效率 缓解时间 非血液学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治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63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患者单纯同步放疗治疗,设为对照组,并抽取同期我院接诊的63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DC-CIK细胞生物治疗,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其临床数据做统计处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生物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DC-CIK细胞生物治疗 中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BC、DC、NAP和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发热患儿WBC、DC、NAP和骨髓细胞学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发热患儿WBC、DC、NAP和骨髓细胞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WBC计数升高38例(76%),正常6例(12%),减低6例(12%);DC表现为正常6例(12%),异常(44)例(88%);NAP的阳性率、积分均增高36例(72%),正常或减低14例(28%);骨髓细胞学表现为异常47例(94%);大致正常3例(6%)。结论WBC、DC、NAP和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测对儿童发热疾病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WBC DC NAP 骨髓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DC-CIK生物免疫疗法联合化疗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DC-CIK生物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化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患者中采取DC-CIK生物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术后免疫功能,提升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DC-CIK生物免疫疗法 化疗 甲状腺癌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DC)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到 2022 年1月期间的 60 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患者,研究组脑出血患者采取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联合DC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ITP患者外周血DC亚群和CD80、CD86表达变化及其与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80例肝素抗凝ITP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标本,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DC亚群的具体分布情况,并通过ELISA检测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ITP患者的DC亚群DC2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ITP患者的DC亚群DC2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ITP患者的DC1、DC2上的CD8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C2上的CD8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ITP患者的IL-2、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ITP患者的IL-4、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治疗后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ITP患者的发病与外周血DC亚群数量及功能紊乱和IL-2、IL-4、IL-10、IFN-γ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其与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细胞因子 树突状细胞亚群 地塞米松
  • 简介:本文针对Hough变换方法在星空背景下弱小目标运动轨迹检测中所存在的短线段被淹没、峰值模糊化和线段无端点信息问题,对Hough变换算法中参数空间量化方式进行了改进,引入非均匀量化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的非均匀Hough变换的轨迹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继承了传统Hough变换鲁棒的优点,同时又较好地克服了传统Hough变换的不足,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星空背景图像中弱小运动目标轨迹检测问题。

  • 标签: 目标检测 轨迹检测 非均匀量化 HOUGH变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共情护理对情绪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共情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社会能力、生活兴趣、自理能力与情绪状态等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共情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

  • 标签: 共情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 情绪 影响
  • 简介:本文描述了一个基于小波的图像复原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和运算用小波表示,得到退化模型的多分辨率稀疏矩阵表示法,使用该法我们得到了一个多级正则化图像复原算法,并可有效地进行平滑约束,最后,我们对所提算法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标签: 图像复原 小波 多分辨率 多级算法 正则化
  • 简介:"推进分级诊疗,支持双向转诊,实施急慢分治,加强信息引导"是目前我国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浙江省也在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蓬勃发展。双向转诊作为新医改中的重要一环,其现状及进展不容忽视。本次研究通过对浙江省目前双向转诊的开展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分析影响双向转诊开展的因素,帮助完善双向转诊体系,提高浙江省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双向转诊 卫生服务 全科医学临床 门诊服务 诊疗人次 基层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向评价带教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60名护理大专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实验组以自制表格的评估形式,以师生双向评估的带教的方法进行双向评估,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带教方法,老师对护生进行单向评估。结果30名实验组护理大专生在出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两方面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大专生,双向评估教学带教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方法。结论双向评价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临床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与能力,使师生双方达到共赢。

  • 标签: 护理带教 双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