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76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SDS、MMSE和BRMS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情,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 躁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开展安全护理,并对以上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设置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并于2022年1月终止,随机选取80例患者参与研究,以上患者均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将其以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安全护理),并控制两组人数均为40人。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记录与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安全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保障系统的不断完善,社区医保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医院与社区联网医保系统进行共享已成为医保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过程中医院与社区医保系统之间的网络对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已经完成的社区医保系统与医院之间的系统建设分析,并结合共享系统的建设发展现状,对完善医院与社区联网之间的共享系统建设,包括技术环节、整体网络系统机构,以及部署等进行综合分析,供系统建设参考。

  • 标签: 医院与社区 对接 双向转诊 预约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向考核法在消毒供应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30名消毒供应室护生作为观察对象,借助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消毒供应室护生分为两组:观察组(n=15)与对照组(n=15),前组实施常规模式带教,后组实施双向考核法带教,比较不同带教模式下消毒供应室护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结果。结果:在带教教学中,观察组护生消毒供应室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的带教工作中,双向考核法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并且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双向考核法 消毒供应室 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双向转诊是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的关键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双向转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机构之间互动发展水平不高,而双向转诊的难点在于难以协调利益问题以及双向转诊决定权的归属问题等。促进基础医疗机构实施双向转诊的对策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础医疗服务、强化医生多点执业,打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双向转诊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患者狂躁发作、抑郁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8月期间治疗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帕罗西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哥马利抑郁得分、倍克拉范森狂躁量得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得分、倍克拉范森狂躁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康复护理学线上教学教学质量双向评价量化指标的构建。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回顾,头脑风暴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经过专家咨询最后形成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4个维度15个条目的线上教学质量评价表。17位专家的专家回收率100%,权威程度(Cr)为0.77,Kendall协调系数(W)为0.303~0.415(P

  • 标签: 教学质量,线上教学,神经康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应用于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合计100例纳入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慢阻肺症状评分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明显更优,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应用慢阻肺患者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优化患者的肺部功能,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 慢阻肺 肺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饮食运动双向干预对其血糖、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饮食运动双向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血糖监测结果、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早产、胎儿窘迫、巨大儿率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饮食运动双向干预,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临床意义较高。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饮食运动双向干预 血糖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采取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的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本院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而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个性化护理千预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配合水平、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平均住院时间的指标。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配合水平、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平均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采取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并提升患者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综合个性化护理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认知功能 改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脾虚型晚期胃癌化疗结合四君子汤加减疗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脾虚型晚期胃癌患者取样75例,双盲信封分组,于2019年10月至2022年04月给予单纯化疗(36例,参照组)和化疗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39例,联合组),对比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身体活力(61.88±3.20)分,总体健康(63.05±3.18)分,身体疼痛(62.07±3.10)分,生理机能(63.16±3.21)分,比参照组高,不良反应率17.95%,比参照组44.44%低,P<0.05。结论: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四君子汤可改善脾虚型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预后影响 晚期胃癌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规范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渗透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通过随机表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内接受我院治疗的96例脑梗塞患者。在保证患者基本信息没有较大差异性的情况对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实行规范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在ADL、FMA、SF-36评分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护理满意度也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渗透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肢体运动能力。

  • 标签: 脑梗塞 规范化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满足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需要,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开展的。在当下重视“双基教学”的学校培养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讨论了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学的策略。

  • 标签: 生理学教学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阿米替林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总胆红素(TBI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本院6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喹硫平)与观察组(阿米替林联合喹硫平),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TBIL和BDNF水平方面,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喹硫平 阿米替林 双相情感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总胆红素
  • 简介:摘要:本文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精神为指引,以卫生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及德育渗透的研究为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意义是唤起体育工作者对学科融合及德育在体育课中渗透的重视,提升兽医工作者的创新创造能力。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文献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为主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兽医工作者学科融合及德育渗透意识薄弱;德育教育缺乏连续性;兽医工作者学科融合及德育教育意识不足三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优化建议。笔者希望本研究能给予一线兽医工作者在进行卫生学科融合和德育渗透的相关工作时予以启示与参考。

  • 标签: 兽医 卫生 学科融合 渗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时间、神经功能以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2例颅脑外伤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设置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和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模式,每组各36例患者,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急救时间:研究组有效抢救时间、确诊时间和急诊至手术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危机管理渗透式无隙一体化急救模式 颅脑外伤 急救时间 神经功能 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