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线的医疗人员、被确诊和隔离的患者、高度警惕的普通大众,都有可能陷入到心理危机,出现心理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疫情初期就部署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互联网 +心理咨询”服务紧急上线,在避免社会情绪失稳、群体心态失衡、个人行为失控中发挥了明显作用。

  • 标签: 互联网 心理危机干预 建设
  • 简介:自杀是一种有意识、自愿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根据自杀发生的情况和过程,一般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倾向)、自杀死亡(自杀完成)、自杀未遂(自杀中止)3种形式。自杀意念指有寻死的愿望,但是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死亡则是采取了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自杀未遂是指采取了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是由于主观停止自杀、他人救助及时或自杀工具的失能等未导致死亡。从有自杀意念真正发展到以自杀死亡的是少数,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却是自杀死亡的10~20倍。自杀意念和实施自杀行为都是严重的危机事件,如果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都有可能终止自杀。

  • 标签: 自杀倾向 危机干预 自杀死亡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自杀行为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灾难多发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灾难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随之带来的各种灾难医学与心理危机问题也已上升为世界性的问题,因此,灾难医学与心理危机干预已日趋重要。

  • 标签: 灾难事件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分析肿瘤自杀患者的护理要点,探究心理危机干预在肿瘤自杀患者护理的具体运用。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的11例肿瘤自杀患者样本,探究心理因素在肿瘤患者自杀中的作用和影响,寻求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应对策略。结果心理因素与肿瘤患者自杀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结论同时为肿瘤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双重保障,提供积极全面的心理危机干预,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尽可能地降低肿瘤患者的自杀率,让肿瘤患者创造生命的奇迹。

  • 标签: 心理危机干预 肿瘤患者 自杀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面瘫患者应用心理危机干预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30例)和观察组(心理危机干预,30例)。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37.15±3.76分以及SDS(41.57±3.52)分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SAS(48.43±4.93)分、SDS(51.94±3.9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面瘫患者,采用心理危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因不良情绪诱发的危机事件发生概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面瘫 心理危机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随着世界大变革和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就业求职等方面出现了强烈的冲突与压力,心理受挫机率明显增高.当人们无法应对他遭遇的事或境况时,将可能导致其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功能失调--即心理危机已经产生.

  • 标签: 危机干预 精神医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100例归队人员隔离期间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宝鸡疫情期间,2022年3月至4月于我单行隔离的100例疫情隔离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隔离人员均予以心理危机干预,持续干预2周,比较100例疫情隔离人员干预前、干预2周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卷(PHQ-9)]、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100例隔离人员干预后PHQ-9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例疫情隔离人员经心理危机干预后,能够显著减轻其心理压力,维持心理健康,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疫情隔离人员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对出现心理危机的抗疫成员实施中医特色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5月青田县发热集中隔离点抗疫一线抽调的后勤工作组与青田县中医医院医护团队成员75例,对其实施中医情志调节(包含中医情志法、中医八段锦、中医耳穴压豆与中草药疏肝解郁疗法等),评估实施前后成员焦虑抑郁应激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后成员HAMA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均低于实施前(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危机 中医情志调节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危机干预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9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全面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危机事件发生率、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危机事件,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护理危机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危机干预 生活质量 抑郁程度
  • 简介:摘要:随着精神科患者数量的增加,护士在危机干预方面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本文旨在分析护士在精神科患者危机干预中的策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归纳出了几种有效的策略,包括建立信任关系、倾听和沟通、提供安全环境以及协助医疗团队。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慌,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康复进程。护士在危机干预中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应该加强相关培训和支持,以提高其应对精神科患者危机的能力。

  • 标签: 护士 精神科患者 危机干预 信任关系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FTS理念护理联合心理危机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家庭功能、心理危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期间在本院肝胆胰外科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基于FTS理念护理,n=41)和研究组(基于FTS理念护理联合心理危机干预,n=41)。比较两组家庭功能、心理危机评分。结果 各组干预后家庭功能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家庭功能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各组干预后情感、认知以及行为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情感、认知以及行为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基于FTS理念护理联合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庭功能及心理危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FTS理念护理 心理危机干预 家庭功能 原发性肝癌 心理危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麻醉模拟系统培训为模式的麻醉危机管理。方法本文本院20名第一年麻醉住院医生随机分为两组,对其进行不同的培训方法,观察组进行麻醉模拟麻醉危机管理培训,对照组进行常规麻醉管理培训,选取8个病例为蓝本编写成模拟培训考核病例用于验证两组医生培训效果。观察两组培训前后麻醉患者的麻醉危机事件(恶性高热、心律失常、困难气道、休克)处理效果。结果麻醉培训前,两组处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患者麻醉危机事件处理成功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危机事件处理成功率,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模拟系统培训模式用于麻醉危机管理,可显著提高麻醉住院医师麻醉危机事件处理能力,降低临床麻醉手术中的危机事件发生率,提高危机事件的处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麻醉模拟系统培训 麻醉危机 管理
  • 简介: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发生里氏6.6级地震后,甘肃省卫生厅立即成立抗震救灾医学救援指挥部,下设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负责各医疗队心理干预人员培训及有关知识的宣传。在震后21天内,心理干预医疗队对重点人群共进行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90余场次(8194人次),个别心理辅导617人次,会诊精神疾病患者31人。震后灾民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增加,急性应激障碍显著增加。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但甘肃省自身力量薄弱,需要国家的支持。

  • 标签: 岷县、漳县地震 心理危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宁神祛郁丸联合中医健康教育应用肝郁证危机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郁证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宁神祛郁丸治疗方法,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0.31±3.54岁),男性38例,女性23例;治疗组宁神祛郁丸联合中医健康教育治疗方法,患者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39.11±4.52岁),男性37例,女性24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16%)显著高于对照组(75.41%),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宁神祛郁丸 联合 中医健康教育 肝郁证 危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问卷调查其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比较教育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率。结果: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后的大学生不良心理率低于教育干预前(P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危机干预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是针对精神科护理工作,分析非暴力危机干预技巧的主要应用和价值。方法是选择在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92例进行研究,患者均有显著的伤人和冲动倾向。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6例。在对照组中,实施一般的约束保护护理模式,在干预组中,主要是使用非暴力危机干预技巧护理模式,包含一些语言和非语言以及重建交流机制方式。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是在干预组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显著降低,同时其满意度大大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非暴力危机干预 技巧 精神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是针对精神科护理工作,分析非暴力危机干预技巧的主要应用和价值。方法是选择在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92例进行研究,患者均有显著的伤人和冲动倾向。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6例。在对照组中,实施一般的约束保护护理模式,在干预组中,主要是使用非暴力危机干预技巧护理模式,包含一些语言和非语言以及重建交流机制方式。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是在干预组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显著降低,同时其满意度大大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非暴力危机干预 技巧 精神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波及面广,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还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将心理危机干预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心理危机干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高危妊娠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在2018年4月到2020年4月期间,在本院选取60例高危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其获得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高危妊娠 优质护理 产妇 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