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和创伤评分(CRAMS评分)在急诊急救的应用,提高急诊科在创伤患者救治综合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年中急诊科处置524例中度以上创伤患者在基本资料,按照初级创伤救治流程评估患者,同时进行创伤CRAMS评分。结果经过评估医师可以减少严重的创伤漏诊和误诊,大部分创伤患者为中度创伤,危重创伤需要加强综合治疗,动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无生命危险,原则收住专科治疗,存在严重创伤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住重症医学科(ICU)。结论掌握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和使用创伤CRAMS评分可以提高急诊医师对创伤患者综合救治能力。初级创伤救治(PTC)流程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 CRAM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控制骨科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中心医院的急诊科收治的168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创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创伤控制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生存率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5.30,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09,5.68,P<0.05)。结论创伤控制骨科学在急诊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工作中,能够让急诊医生快速、准确地处理患者的紧急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我院的口碑赢得重要的社会价值。

  • 标签: 创伤控制 创伤骨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控制骨科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中心医院的急诊科收治的 168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创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创伤控制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生存率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X2=5.30, 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X2=4.09, 5.68, P<0.05)。结论:创伤控制骨科学在急诊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工作中,能够让急诊医生快速、准确地处理患者的紧急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我院的口碑赢得重要的社会价值。

  • 标签: 创伤控制 创伤骨科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评分在腹部创伤急救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4-2017.1收治的腹部创伤急救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评分进行救治,研究组采用创伤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好转出院与死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腹部创伤急救患者进行创伤评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创伤评分 腹部 创伤急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到医院就诊的脊柱创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相关临床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4.58±15.43)min,术中出血量(113.65±25.46)ml,下床活动时间(36.46±11.15)h,平均住院时间(8.03±1.12)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为4.17%,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为29.17%,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脊柱创伤的治疗当中,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方法治疗,能够改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更理想,同时对患者术后康复也更为有利。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创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脊柱创伤应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脊柱创伤患者均分甲乙两组对其实施不同手术,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乙组手术及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甲组,乙组术后脊柱复位优于甲组,且术后并发症出现几率远低于甲组,组间数据均具有统计意义且P值小于0.05。结论 在脊柱创伤中实施微创手术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脊柱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降低,临床效果改善显著。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伤害控制技术对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自 2015年 10月 -2016年 11月收治的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 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早期骨折确定性手术治疗) 44例,观察组(给予伤害控制技术治疗) 44例,对比 2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2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伤害控制技术应用于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救治中,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均有重大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度骨关节型创伤 胸部损伤 创伤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到 2019年 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 7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 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程序对患者进行急救,研究组予以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患者进行急救,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且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效率和急救成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外科严重创伤急救 综合创伤急救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创伤性休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重症胸部创伤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选择择期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急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VS对照组=94.29%(34/35)VS71.43%(25/3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37,P=0.011<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VS对照组=5.71%(2/35)VS22.86%(8/3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00,P=0.040<0.05)。结论:在重症胸部创伤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实施急诊手术治疗干预能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急诊手术 重症胸部创伤 创伤性休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合并创伤性休克的重症胸部创伤患者护理中加强急诊手术护理配合,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重症胸部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合并创伤性休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急诊手术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1%,均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患者护理中加强急诊手术护理配合可提高其急救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胸部创伤 急诊手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综述国内外战创伤救治研究中引入的新理念-肠道复苏,了解其机制及实施过程,分析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情报调研方法,检索国内外发表的战创伤及肠道复苏方面的论著、文献综述、研究报告等。结果战创伤的转归与感染、脓毒症密切相关的。战创伤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是其内源性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在战创伤救治过程中至关重要。肠道复苏早期实施,更好地维护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改善预后。结论战创伤救治过程中肠道复苏,对于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内源性感染方面有着显著疗效,同时给药方便,安全可行。

  • 标签: 创伤 肠道屏障功能 肠道复苏
  • 简介:一、刊物性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创伤骨科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创伤骨科的临床研究,介绍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

  • 标签: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稿约 临床研究 中华医学会 研究生培养 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