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视频反馈联合角色互换教学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在福州某三甲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的42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在四周实习过程中采用[Microsof1][X2]传统带教方式,2019年5月-2020年1月实习的42名护生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四周实习过程中采用视频反馈联合角色互换教学方式。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四周实习结束后的各项指标,发现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视频反馈 角色互换 护理实习生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基于护士核心胜任力的角色互换教学法模式,随后进行效果分析和比较。方法:选取参与本次妇产科实习的实习护生,人数共计80例。对于患者来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常规组、试验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基于护士核心胜任力的角色互换教学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理论知识评分比较,其中常规组患者中实习前、实习后理论知识评分分别为66.37±1.29、75.64±2.13,试验组妇产科实习护生评分分别为65.48±2.10、 90.63±2.15。经比较,试验组实习护生评分均较好(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基于护士核心胜任力的角色互换教学法,有效提升了护理学教学质量。

  • 标签: 角色互换教学法 妇产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儿科肺炎哮喘治疗的回顾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肺炎哮喘患儿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纳入本次实验的50例患儿中,表现为喘息的有27例、表现为低热的有9例、表现为呼吸困难的 3例、其余患儿未见明显异常表现; 经过临床治疗后,所有的患儿均好转出院,其中治疗时间<3天的有7例、3-7天的31例、>7天的12例。  结论:由于儿童肺炎哮喘的疾病特殊,在临床进行治疗时需要严格把握治疗用药。

  • 标签: [] 肺炎性哮喘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说明评判思维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阐述了评判思维的重要

  • 标签: 评判性思维 护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持续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持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持续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胸水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年至2004年收治的11例单纯胸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11例患者平均年龄45,3岁,男性7例(66%);胸水多位于右侧;以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5例大量反复胸水者胸腔内注射50%葡萄糖,胸水明显减少。结论单纯胸水少见,发病机制同胸水合并有腹水者;治疗上以综合治疗为主,胸腔内注射50%葡萄糖有促进胸膜粘连、减少胸水的作用。

  • 标签: 单纯性 肝性胸水 胸腔内注射 发病机制 胸膜粘连 胸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卫生依从与接触医院感染的相关。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9月期间,选择本院的100名医护人员,取医护人员的手部样本开展细菌标本培养,以自制调查表,评估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统计接触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实施针对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接触医院感染,并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手卫生依从与接触医院感染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调查表明,在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接触医院感染发生率干预后明显少于干预前,P<0.05;经Pearson分析,手卫生依从与接触医院感染呈负相关关系(r<0),P<0.05。结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越高,院感发生率就越少,故强化手卫生依从干预管理,对提升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手卫生依从性 接触性医院感染 相关性局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结核渗出胸膜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与肺实质结核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结核渗出胸膜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结核胸膜炎好发于青少年及老年人,最常见症状为发热、胸痛及咳嗽,以单侧淋巴细胞为主型渗出胸膜炎为主。86例患者中经CT检查观察到合并肺实质损害的有69例,占80.2%,其中42例表现为活动肺结核影像学特点,占48.8%;最常见为渗出及增殖性病灶,病灶位于上叶者42例,占60.9%。肺内病灶与胸水在同一侧59例,双侧都有病灶8例,二者之和远高于肺内病灶在胸水对侧的2.9%(2/69)(P<0.05)。经统计学处理对比继发性结核胸膜炎组与单纯结核胸膜炎组发病年龄、PPD阳性率、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胸水蛋白含量、胸水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数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胸水PCR-TB-DNA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1.3%和16.7%,经统计学处理对比差异具有显著(P<0.05)。本组病例89.5%采用短程化疗方案2HRZE/4HR、2HRE/4HR抗结核治疗,近期疗效显著。继发性结核胸膜炎组与单纯结核胸膜炎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结核胸膜炎与肺结核关系密切,将其与肺结核一并列入结核病归口管理对象,对控制结核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我科收治63例腹部闭合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3例患者中54例行手术治疗,7例行保守治疗治愈,2例死亡。结论对腹部闭合损伤患者尽快明确诊断及选择合理治疗措施,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对126例挫伤前房出血的原因、分类、分级、出血时间、并发症及视力恢复程度进行总结分析。认为治疗应采用保守治疗:早期并积极应用止血剂,不盲目散缩瞳,双眼包扎,尽快消除积血,降低眼压等。不宜轻易手术。

  • 标签: 眼挫伤 前房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闭合肾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有效手段。方法随机抽取60例闭合肾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诊断与治疗手段观察60例患者最终治疗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就该项病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有46例肾切除术成功,另14例患者行保守治疗成功,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结论于闭合肾外伤的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应第一时间通过临床有效诊断手段判定患者病情程度以及是否并有其它损伤,后依据患者病情不同给予积极治疗措施,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闭合性肾外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识别、处理及预防。方法对头位难产6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0例中剖宫产37倒(61.7%);胎头吸引术11例(18.3%),徒手旋转胎头后阴道分娩12例(20.0%)。结论胎头位置异常是发生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胎头位置异常为持续枕横位和枕后位,可以试产;而严重的胎头位异常,必须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及时诊断、维持较好的产力并及时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是预防头位难产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头位难产 识别 处理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腹股沟疝复发的因素。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其疝的类型(斜疝、直疝、股疝),年龄(950岁、〈50岁),性别、手术方式(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前合并症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与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关系。结果共施行腹股沟疝修补术1582例次,其中初发疝占91.5%,复发疝占8.5%。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复发疝再手术的相对危险度低,男性、直疝、复发疝和术前合并症未控制是手术后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并发症与术后复发无明显相关关系,积极控制术前合并症及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降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再发。

  • 标签: 腹股沟 复发 危险因素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非龋裂牙的形成可能与患者牙齿解剖结构、年龄大小以及牙齿使用情况、受力情况等等有关系。患者自己叙述不在可以定位或者是不可以定位的病变牙齿明显的不适症状,通过检查可以发现牙齿没有龋破裂,牙齿周围没有牙龈缺失,牙合面可见与发育沟重叠并越过一侧或二侧边缘峪的大小不一的裂纹或者是裂缝。如果患者病变累及牙髓,则全部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并且所有非龋裂牙应该进行全冠修复,避免牙齿破裂。早期诊断非龋裂牙,积极采取钢丝结扎、根管治疗以及铸造金属冠或金属烤瓷全冠进行保护修复等治疗措施,可以延长患者病变牙齿使用寿命和促进其功能恢复。

  • 标签: 非龋性裂牙临床治疗 口腔 非龋性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