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病史摘要:患儿,男,8月,因“咳嗽10天,加重1天”入院。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不剧烈,4-5声/次,干咳为主,无明显昼夜差异,伴气促,R50次/分,偶有吃奶中断、大汗,无吐奶、奶量下降,无发热、口唇发绀,无腹胀、腹泻等,于门诊治疗,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止咳等药物口服5天,咳嗽有所缓解。入院前1天出现咳嗽加重,呈阵发性咳嗽,夜间咳嗽为主,气促加重,渐出现奶量下降(较前下降约1/3),有呻吟、吭声呼吸,伴剧烈哭闹或咳嗽后口唇发绀,病呈中精神反应渐差,大小便外观未见异常,为进一步就诊收治入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胎儿冠状静脉窦扩张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于我院行产前孕检且发现异常的孕妇 285 例,以产前超声检出 胎儿冠状静脉窦扩张 30 例,对其产前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分析,同时和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引产后结果进行对比,观察产前超声的诊断价值。 结果: 30 例 CS 扩张胎儿经产前超声检查显示, 7 例为完全性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声学造影确诊 18 例为左位上腔静脉,而 5 例疑诊为肺静脉异位引流,胎儿出生后未见异常并由产后超声确诊为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 CS 扩张对于早期判断 CS 扩张情况以及辨别其他疾病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 标签: 胎儿 冠状静脉窦扩张 产前超声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超声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选取无心血管疾病但临床表现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相似的50例患者作为对比组的研究对象,而观察组则选取50例颅外段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两组同时使用心血管超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该技术对患者的误诊率、确诊率以及调查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研究结果。结果:本次的研究过程中,在对比组的50例研究对象中,我们观察到患者的误诊率为14%、确诊率75%为以及患者满意度为85.22±3.20,在观察组的50例研究对象中,我们观察到患者的误诊率为9%、确诊率96%为以及患者满意度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血压性脑梗死血管狭窄开展CT血管造影(CTA)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梗死血管狭窄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患者开展CT血管造影(CTA)诊断,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均已确诊),观察患者的病症检出情况、血管狭窄程度以及责任血管,计算检出率。结果:DSA组对高血压性脑梗死血管狭窄诊断(右侧狭窄、左侧狭窄、双侧狭窄)检出率100.00%高于CT血管造影(CTA)检出率96.25%,但差异对比无统计价值(P>0.05)。DSA组血管狭窄程度诊断(轻度、中度、重度、闭塞)检出率97.50%高于CT血管造影(CTA)检出率93.75%,但差异对比无统计价值(P>0.05)。DSA组对高血压性脑梗死血管狭窄责任血管(颅外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颅内外动脉均狭窄)检出率100.00%高于CT血管造影(CTA)检出率96.25%,但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梗死血管狭窄患者开展CT血管造影(CTA)诊断价值较高,患者病症可得到准确的判断,且该诊断方式优势显著,不会对患者产生创伤,分辨率良好,可以准确判断评估责任血管,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脑梗死 CT血管造影(CTA) 血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干预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半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依照纳入标准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进行干预性护理)和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进行研究,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状况与常规组相比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咯血 干预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瘢痕畸形整形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烧伤瘢痕畸形患者共 94人,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 94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47人,一组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记为扩张手术组,另一组使用传统复合皮移植治疗,记为传统手术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1)扩张手术组术后烧伤愈合时间为 (12.36±2.38)天,术后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为( 17.38±3.24)天,传统手术组术后烧伤愈合时间为( 15.47±3.16)天,术后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为( 23.65±3.68)天,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扩张手术组发生皮瓣远端坏死 1,例,扩张器外露 1例,皮肤感染 0例,皮肤泛红 0例,总计 2例,占比为 4.26%( 2/47);传统手术组发生皮瓣远端坏死 2例,扩张器外露 0例,皮肤感染 6例,皮肤泛红 2例,总计 10例,占比为 21.28%( 10/47),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烧伤瘢痕畸形患者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恢复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瘢痕 整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氨茶碱联合罗红霉素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本院,且均患有支气管扩张,在 2017.06.21至 2018.06.30期间录共计录入 75例,按照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处理,分组定名为参照组( n=38)、观察组( n=37),分别实施单纯罗红霉素治疗、氨茶碱联合罗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在数值上均优于参照组,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数值对比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时应用氨茶碱联合罗红霉素方案,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氨茶碱 罗红霉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前置采用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 2013年 5月 -2018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27125例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均行产前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检查,经手术病理诊断, 22例发生胎盘血管前置,占 0.08%,经产前超声检查, 20例确诊,符合率为 90.91%, 2例漏诊或误诊,占 9.09%。结论: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胎盘血管前置,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胎盘血管前置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整形中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间在我院进行烧伤整形治疗的患者共 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参比组各 44例,予以参比组患者常规复合皮移植术治疗,予以研究组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2%,参比组患者为 79.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烧伤整形患者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质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烧伤整形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临床疗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诺欣妥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CD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给予口服诺欣妥治疗。结果:研究组的LVEF、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TNF-α、IL-6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诺欣妥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诺欣妥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诺欣妥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CD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给予口服诺欣妥治疗。结果:研究组的LVEF、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TNF-α、IL-6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诺欣妥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诺欣妥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重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择2020.4月-2021.5月这一年多期间,从我院收治的86例心血管重症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采取数字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有43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而另外43例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展开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相比更优,(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此改善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重症 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软组织血管纤维瘤(angiofibroma of soft tissue,AFST)是2020年WHO软组织分类中新收录的良性肿瘤,并将其归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该肿瘤2012年由Mariño-Enríquez A和Fletcher[1]首先报道并命名。国内外对于AFST的报道和分析不多。目前国内总结较为全面的是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许晓琳、刘尽国等做的24例AFST回顾分析[2]。虽然WHO已经正式收录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但病理医师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尚缺少充分认识,容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AFST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瘤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脑血管造影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抽取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诊断,其中18例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实验组;18例并未合并2型糖尿病,设置为参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2型糖尿病 脑血管造影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析提高支气管扩张症体位引流采用雾化吸入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引治疗,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及体位引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护理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的雾化吸入及体位引流护理的护理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雾化吸入 支气管扩张 体位引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并对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 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发生口干、声音嘶哑、心悸、排尿困难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 多索茶碱 支气管扩张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