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椎板成形术治疗脊柱椎管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 18 例脊柱椎管内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并发症预防等。结果:对 18例患者进行随访经 24 ~ 52 个月,均顺利通过围手术期,术后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脊柱椎管内肿瘤手术复杂,肿瘤手术切除危险性大,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 椎板成形术 脊髓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接治的脊柱创伤患者资料抽取58份进行分析,随机均分2组各29例,参照组为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患者,研究组为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患者,总结不同方案的适用性。结果 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及住院用时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几率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术中出血,促进其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创伤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术对低龄患儿脊柱畸形矫正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2015年 5月至 2018年 12月于我院收治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低龄 (< 6岁 )半椎体畸形患儿为护理对象,在围手术期间进行的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后病情观察、预防术后并发症及早期功能训练从而确保手术的成功。结果:对 30例患儿,男 19例,女 11例,平均年龄 (3. 7±1. 8)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22. 41±7. 14)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护理并发症,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采用脊柱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术成功,不仅基于医生高超的手术治疗,更离不开护理人员在整个围手术期间精心护理。

  • 标签: 低龄儿童 先天性脊柱后凸 矫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78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 39例。对照组仅采用西乐葆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西乐葆联合益赛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用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 α、实验室炎性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评分水平、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病变部位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 92.3%,高于对照组的 71.8%,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用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 α、实验室炎性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仅有 1例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 7例,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变部位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进行治疗,可以大幅度改善炎性相关指标水平,迅速减轻疼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病情恢复和治疗总时间,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疼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的 86例强制性脊柱炎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方式(实验组)进行治疗干预及单纯柳氮磺吡啶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判别治疗效果。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对AS患者病症采用 rhTNFR:Fc进行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关节的肿胀程度,缩小患者晨僵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 强直性脊柱炎 柳氮磺吡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脊柱外科术后脑脊液漏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脊柱外科术后脑脊液漏患者50名,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治疗效果(P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脑脊液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治疗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中有50例患者采用的是椎间孔镜摘除椎间盘髓核组织,成为实验组。有5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方法,成为对比组。最后把两组患者术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之后,腰腿痛缓解程度更加明显。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要比传统的开刀手术治疗效果好。

  • 标签: 椎间孔镜 传统腰椎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柔性管理用于脊柱外科护理中效果。方法 以脊柱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共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T与 MRI影像诊断脊柱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 2016年 4月至 2018年 6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 36例,均施行 CT、 MRI检查,通过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脊柱结核 CT、 MRI影像的诊断价值。结果:在钙化、脊膜强化、韧带扩散、硬膜囊肿的检查方面, CT、 MRI的诊断率分别为 80.6%和 22.2%、 27.8%和 72.2%、 30.6%和 72.2%、 25.0%和 88.9%,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CT、 MRI检查脊柱结核各有优劣,二者结合互为补充,可以减少漏诊、误诊,进一步提升脊柱结核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CT MRI 脊柱结核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诊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8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4例,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患者为观察组,44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凸畸形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变化情况以及VAS评分变化情况,明确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治疗,两组凸畸形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均明显改善,VAS评分也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柱骨折 后路手术内固定 手法复位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对其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文通过选取66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人员随后采用1:1分组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于观察1组患者来说,采用单纯护理方式。对于观察2组患者来说,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方式。结果:观察1组的健康知识总掌握率为81.81%,观察2组的知识总掌握率为93.93%。结论:通过在脊柱骨折患者中进行健康教育路径效果好、价值优。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脊柱骨折 护理 研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情况以及规律进行总结和对比,进一步总结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并发感染的规律,为临床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在本院肿瘤内科所有所收治进行治疗过程中恶性肿瘤合并出现感染的患者中,抽取 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群体,患者中疾病主要是包括肝癌、胃癌和乳腺癌、肺癌等疾病,主要是采取肿瘤内科的化疗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感染发生规律等情况进行总结,对其发生感染的部位等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疾病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积极防范合并感染的问题。结果 在临床 9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的合并感染发生部位情况方面对比发现,感染出现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 P< 0.05),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泌尿道、消化道、腹腔、皮肤感染,证明还是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最高。结论 在临床恶性肿瘤进行肿瘤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主要是与恶性肿瘤对于身体消耗性相对较强以及治疗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以呼吸道感染的问题最为常见,在临床相关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感染风险的防控,早期进行预防如有出现感染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和保持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临床治疗 肿瘤内科 合并感染 发生规律 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