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感染伤口病原检验结果,旨在促进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骨科在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120例伤口感染患者,对所有患者伤口分泌物实施病原检测,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120例伤口感染骨科患者中,经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出 134株病原,包括革兰阳性 85株( 63.43%),革兰阴性 49株( 36.57%)。其中革兰阳性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酵母样真菌及其他。革兰阴性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其他。结论:导致骨科患者伤口感染因素较多,这就要求临床工作者在骨科患者感染后及时地对其予以病原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减少多重耐药的产生,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骨科患者 伤口感染 病原菌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对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治疗工作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从我院以往收治的病例中选出100例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作为研究对象,这100名患者之中存在院外感染以及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情况,研究人员需要将其痰液标本按照医院的标准进行常规微生物鉴定,以此来确定造成患者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的具体类型,从而为患者安排治疗内容,能够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这些患者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过后,研究人员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来证明治疗疗效。结果:这些患者在完成常规微生物鉴定之后,发现造成患者在院外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多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占总体院外感染患者人数的54.1%;而造成患者在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人数占比约为71.8%,其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病原,例如大肠埃希氏、肺炎克雷白氏等。医护人员在明确造成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原类型之后,分别对患者对症下药,这100名患者在接受了相对应的治疗工作之后,有87名患者恢复健康状态,而院外感染者恢复情况为53/61,治愈率为86.9%;而院内感染者恢复情况为27/39,治愈率为69.2%。结论:在患者出现呼吸道疾病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确定造成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类型,从而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来为患者进行用药,同时了解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以免出现药物过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普通内科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医院感染病原的种类变迁及耐药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ICU医院感染病原进行分析,对比其耐药性及变迁状况。结果:ICU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为革兰氏阴性,且其占比和耐药性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在后续的ICU医院感染预防工作之中,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充分地结合病菌的耐药情况,进行有效的抗菌药物使用。

  • 标签: ICU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足感染病原分布和耐药特点。方法:从 2019年 5月开始进行研究对象选择,到 2020年 5月结束,收集 72例糖尿病足患者,对患者的伤口分泌物进行病原培养,并且对病原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的分布,以及耐药性的情况。结果: 95例患者共分离培养 401例病原,其中 234例革兰氏阳性, 138例革兰氏阴性,和 29例真菌,阳性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阴性主要以大肠埃希为主,真菌主要以白假丝酵母为主。结论: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原种类较多,且耐药情况也较为严重,对病原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且对病原耐药性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将 2018年 5月到 2019年 1月我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的 102例患儿的相关检验报告作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研究所有患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状况,并且对患儿病原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对检验报告的分析总结而得出,检验结果准确的检测报告 92例,检验结果错误的报告 10例;对导致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存在检验人员因素 2例,标本因素 4例,操作因素 2例,其他因素 2例;对于病原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大肠埃希标本 56例,耐药青霉素 0,耐药头孢噻吩 18例,耐药氨苄西林 3例,耐药红霉素 0, 4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青霉素 44例,耐药青霉素 42例,耐药头孢噻吩 39例,耐药氨苄西林 28例,耐药红霉素 29例。结论 当前检验科的微生物检验质量会受到检验人员、检验标本、检验操作等相关因素的干扰,因此应针对这些因素强化相关检验工作,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此外我市妇幼保健院的大肠埃希主要对头孢噻吩具有耐药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普遍存在耐药性,临床干预时应予以控制。

  • 标签: 检验科 微生物质量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病原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泌尿系感染病原128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特殊耐药株如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高耐庆大霉素肠球菌(HLAR),EsBLS细菌进行检测。结果 分离数在前5位的病原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阴沟肠杆菌。检出率为产EsBLS细菌(25.3%),MRS(76.9%)和HLAR(63.6%),未发现VRE菌株。大肠埃希氏对亚安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吡肟、丁胺卡那敏感性较好。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敏感性较好。结论 大肠埃希为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但球菌感染的比例升高,致病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阳江地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分析。方法:收集我院 2018年 8月 -2020年 7月所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 90例设置为炎症组,而同期未发生腹膜炎的患者 111例患者设为正常组。分析炎症组患者病原分布情况,并分析诱发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炎症组 90例患者发生 93次腹膜炎,经过 93次细菌培养,有 82次培养出阳性( 88.17%)。其中在病原大分型里面, G+分布律 76.83%,高于其他组,而在 G+小分型里以表皮葡萄球菌构成比最高 52.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炎症组年龄、原发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液病原,并分析各类病原的耐药性及检出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老年患者标本 450 份, 对所有患者实施病原、致病菌耐药性检测。 结果: 450 份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 345 份,其中检测出 495 次病原,包括革兰阴性 278 次,革兰阳性 217 次。革兰阴性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 85% ;革兰阳性对头孢类药物、氨苄西林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 85% 。高血压、高血脂症、体重指数不是前列腺液标本病原 感染 的影响因素( P > 0.05 );糖尿病、慢性肾病、泌尿系结石、年龄是前列腺液标本病原 感染 的影响因素( P < 0.05 )。年龄大、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有泌尿系结石,是影响前列腺液病原 感染 的独立因素( P < 0.05 )。结论: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液病原主要为大肠埃希和屎肠杆菌,且菌株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偏高,需针对 前列腺液病原 感染 的影响独立因素,对老年患者展开合理检测。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病原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在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6 月本月儿科门诊收治的 88 例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痰液培养和核酸检测两种法对其痰液样本中病原进行检测,以痰液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判定核酸检查结果。在病原检测基础上对患儿进行用药治疗。治疗结果与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 50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比较。 结果 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和痰液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病原诊断中 K 值为 0.82 ,敏感度 98.55% ,特异度 73.68%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 0.01 )。 结论 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技术方便快捷,在呼吸道病原测定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病原学诊断 核酸检测 痰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实施病原性细菌检验的结果,探讨病原的分布以及其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20年下半年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且年龄>60岁患者102例纳入本研究,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后分离并培养病原,并对病原进行药敏测验,总结病原分布比例及其耐药性。结果:采集的102株细菌中,共检出病原10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屎肠球菌10株、肺炎链球菌5株)、革兰氏阴性54株(铜绿假单胞19株、肺炎克雷伯18株、鲍曼不动杆菌10株、大肠埃希杆菌7株)、真菌15株(白色假丝酵母8株、毛霉菌7株)。革兰氏阳性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三种阳性均对青霉素耐药性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株耐药性72.22%、屎肠球菌株耐药性60.00%、肺炎链球菌株耐药性%);革兰阴性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氨曲南、氨苄西林等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性在16.67%至100%间,尤以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铜绿假单胞菌株耐药性100.00%、肺炎克雷伯菌株耐药性91.67%、鲍曼不动杆菌株耐药性94.00%)。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导致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罪魁祸首,为最主要的致病菌,临床治疗应结合患者病原细菌检验结果合理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以降低耐药性,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 标签: 老年呼吸道感染 病原细菌检验 耐药性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7岁,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9℃,伴有头痛、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痰,寒战。在某医务室给予“青霉素80万u,2次/日,肌肉注射治疗3天,症状不缓解。于1997年11月21日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9.2℃,脉搏88次/min,呼吸22次/min,

  • 标签: 肺炎 军团菌 体温 查体 肌肉注射治疗 病例介绍
  • 简介:泌尿系结石多发生于20~30岁的年轻人,且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3~5倍。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其发病率在3%~1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泌尿系结石也呈明显增高趋势。据统计,21~40岁的飞行员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为6.7%。这一数值已接近普通人群的平均值,而飞行人员在招飞体检时已经过了严格筛选,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飞行人员 发病原因 防治 发病率比 地理环境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宫颈微生物病原体的观察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0例我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采取宫颈分泌物分离培养法, PCR检测法对其宫颈内标本进行检查。结果:有症状组检出感染阳性患者共有 74例,占比 48.05%,无症状组检出感染阳性患者共有 20例,占比 43.48%,其中 20到 30岁、 30到 40岁这两个年龄段病原体感染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 P< 0.05)。结论:宫颈微生物感染细菌种类复杂,观察感染细菌有利于诊断治疗, 20到 40岁为宫颈炎高发人群,应尽早预防和治疗。

  • 标签: [ ]宫颈 微生物感染细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市近4年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并进行病原学检测与分析,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选取我市近4年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018年—2021年我市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38起,涉及到的食物中毒人数共636例,未发生因细菌性食物中毒而死亡的事件。其中副溶血性弧菌15起,金黄色葡萄球菌11起,志贺氏8起,沙门氏4起。结论:在对细菌性食物中毒进行防控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结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民众饮食安全,促进我国食品安全事业发展。

  • 标签: 细菌性 食物中毒 检测 临床分析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腹泻诊断及治疗应用中采取微生物检验对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目的的这段话是否需要写上治疗有效率、干预满意度;看需求,加不加问题不大)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腹泻患儿,均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入本院,共5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即为干预A组及干预B组,其中干预B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A组采取微生物检验,每组各25例。对两组治疗有效率、检验质量以及干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方面上可见,干预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干预B组(P<0.05)。干预A组干预满意度凸显高于干预B组(P<0.05)。干预A组检验质量凸显高于干预B组(P<0.05)。结论:在婴幼儿腹泻诊断及治疗中及时采取微生物检验,能够明确患儿感染的病原,能够明确临床诊断和正确治疗,有助于提升患儿腹泻的治疗有效率,提高临床检验质量,从而对其干预满意度予以提升。由此可以见得,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腹泻患儿 治疗有效率 干预满意度
  • 简介:摘要:生物安全是病原生物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健全生物安全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生物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加强对教师培训等方面就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借此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 标签: 病原生物学 实验教学 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