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前列腺炎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病。观察中医温灸术对慢性细菌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有助于寻找对此疾病更好的中医治疗手段。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细菌前列腺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资AR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温灸术配合三七骨舒搽剂、艾灸液喷敷相关穴位治疗,每日1次,7天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取口服西药盐酸坦索罗辛每次1片( 0.2 mg),睡前服用每日1次,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和pH值均有降低,尿痛、尿道灼热、尿急、尿频、尿不尽等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温灸术对治疗慢性细菌前列腺炎是给予穴位温热刺激的一种外治方法,通过临床运用辩证其疗效优于传统口服西药治疗。

  • 标签: 中医温灸术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疗效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病是育龄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生殖道感染疾病,其主要病因为阴道酸性环境乳杆菌降低,大量厌氧微生物是诱发细菌阴道炎的主要病因,但具体诱病因素还未明确,其临床发病后会诱发多种妇科疾病,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临床治疗预后状况不佳且病症复发率较高。本文中就细菌阴道病的临床治疗状况进行分析与阐述。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治疗 进展 分析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病是育龄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生殖道感染疾病,其主要病因为阴道酸性环境乳杆菌降低,大量厌氧微生物是诱发细菌阴道炎的主要病因,但具体诱病因素还未明确,其临床发病后会诱发多种妇科疾病,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临床治疗预后状况不佳且病症复发率较高。本文中就细菌阴道病的临床治疗状况进行分析与阐述。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治疗 进展 分析
  • 简介:患儿,女,17/12岁,入院前一日中午有不节饮食史。当晚开始反复喷射呕吐.纳差,精神弱。7pm来我院就诊期间突然抽搐伴神志丧失。经对症处理,20min后抽止,即行开塞露通便,大便检:WBC满视野/HP,RBC20~30/HP。血Rt:WBC2.1×10^9/L.P0.87,L0.13。患病以来未觉发热,无咳嗽、腹痛、腹泻,遂以“中毒性菌痢”收入院。入院查体:精神反应差,中度脱水,双肺可闻及痰鸣音。生化检查为代谢酸中毒及酮尿症,血钙1.725mmol/L,余未见异常。

  • 标签: 中毒性脑病 入院 细菌性痢疾 WBC 生化检查 神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检验细菌阴道炎使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效果及细菌类型。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细菌阴道炎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18年10月~2021年2月,共选取12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入选的患者均接受了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将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分别纳入PCR组和细菌培养组。对比两组的细菌阴道炎阳性患者检出率,以及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检出率。结果 PCR组和细菌培养组对细菌阴道炎阳性患者的检出率分别是90.00%、78.33%,PCR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组(P<0.05)。在PCR检验中,共分离出144株致病菌;在细菌培养检测中,共分离出97株致病菌。PCR组中分离出113株革兰氏阳性菌,29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分别为78.47%、20.14%,存在显著差异(x2=98.019,P=0.000)。细菌培养组中分离出67株革兰氏阳性菌,25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分别为69.07%、25.77%,存在显著差异(x2=36.468,P=0.000)。两组检测出的结果中,均显示致病菌占比从高到低排列的前5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PCR组对上述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1.94%、27.78%、15.97%、11.11%、6.94%,细菌培养组对上述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9.59%、17.53%、24.74%、12.37%、8.25%。两组对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B群链球菌、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PCR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组(P<0.05)。结论 检验细菌阴道炎时,使用PCR检验法比采用细菌培养法的效果更佳,尤其对棒状杆菌和肠球菌的检出率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检验效果 细菌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市近4年细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并进行病原学检测与分析,为细菌食物中毒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选取我市近4年发生细菌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018年—2021年我市共发生细菌食物中毒事件38起,涉及到的食物中毒人数共636例,未发生因细菌食物中毒而死亡的事件。其中副溶血性弧菌15起,金黄色葡萄球菌11起,志贺氏菌8起,沙门氏菌4起。结论:在对细菌食物中毒进行防控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结分析细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民众饮食安全,促进我国食品安全事业发展。

  • 标签: 细菌性 食物中毒 检测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细菌腹泻病原微生物及其药敏检测情况。方法:于本院 2006年 4月~ 2007年 4月期间内接收的儿童细菌腹泻患儿中选取 17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儿均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以及药敏试验。分析患儿病原微生物构成情况,并对比不同病原微生物的药敏检测结果。结果:①本研究 173例患儿检验结果显示,沙门氏菌 82例、占比 47.40%,致病大肠杆菌 55例、占比 31.79%,轮状病毒 20例、占比 11.56%,其他病原微生物 16例、占比 9.25%。②上述菌株对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三嗪、头孢哌酮耐药性较高。结论:沙门氏菌是引起儿童腹泻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原菌,并且耐药性较强,临床治疗中应选取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最大化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儿童细菌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 药敏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细菌角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50例细菌角膜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手段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实验组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细菌转阴率。结果:实验组(X2=10.2043,P=0.0000)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细菌转阴率(X2=7.5236,P=0.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细菌角膜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的细菌转阴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氧氟沙星滴眼液 细菌性角膜炎 细菌转阴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甲硝唑治疗细菌阴道炎的过程中,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随机抽取了70例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细菌阴道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均分为2组,各35例。其中,参照组对患者使用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另添加克林霉素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方案下患者症状治疗的用时更低,其对比与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方案下治疗后的有效更高,其数据于组间的对比上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 在甲硝唑治疗细菌阴道炎的过程中,联合克林霉素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有效,患者的症状能够更快缓解,于临床上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 克林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病原微生物检验应用于细菌腹泻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细菌腹泻患者60例,均采集粪便标本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与耐药性试验,就检验结果与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病原微生物检验示检出率为100%,志贺菌的检出率最高达48.3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比为20.00%,弧菌、气单胞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也有发生,其中志贺菌对头孢哌酮的耐药性最高,达20.69%,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达25.00%,弧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性最高,达25.00%,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达28.57%。本组患者腹泻、发热等症状停止时间分别为(4.10±1.23)d及(1.55±0.30)d,粪便检查恢复正常时间为(2.38±0.56)d。结论:病原微生物检验应用于细菌腹泻患者中能够明确病原菌种类,联合耐药性试验能够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为疾病治疗与控制提供支持。

  • 标签: 细菌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检验 耐药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WBC(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诊断细菌肺炎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设定实验时间为2019.06——2020.08做细菌肺炎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筛选实验对象共计74名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已确诊细菌肺炎者(设为A组),同时收集病毒性肺炎确诊者74名(设为B组)的资料进行研究。并在同时期阶段将本院健康体检者74名纳入实验(设为C组),全部做四种检测手段的联合检查然后观察其检测阳性率。结果:借检查发现A组病人的CRP、PCT、WBC指标相较B组、C组结果较高,数据差异显示P<0.05。而对A组患者分别做不同模式检查下发现联合检查的阳性率最高,差值比较P<0.05.结论:在细菌肺炎疾病诊断中CRP、PCT、WBC三项检测指标联合应用后有很高的诊断精准度,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且利用价值很高。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联合诊断 CRP PCT WB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阴道炎采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泡腾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100例细菌阴道炎患者,时间在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 n=50)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 n=50)采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泡腾片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较高,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好, P< 0.05。结论:细菌阴道炎采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泡腾片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康复速度。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甲硝唑 克林霉素磷酸酯泡腾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 血清 C- 反应蛋白( CRP) 、降钙素原( PCT) 水平联合检查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腹膜炎( SBP ) 患者诊断价值。 方法: 抽选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接受的 120 肝硬化患者资料作回顾分析,将其中 56 例伴有 SBP 患者设为研究组,剩余单发肝硬化,未发 SBP 患者 64 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 CRP、 PCT水平,并对比单行 PCT、 CRP 检测及联合检测的准确率。 结果: 经 血清 CRP、 PCT联合检查发现,研究组 血清 CRP、 PCT水平均行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且联合诊断准确率高达 94.17% ( 113/120 ),明显高于单一诊断准确率( P < 0.05 )。 结论: 肝硬化并 SBP 患者 血清 CRP、 PCT水平相比单纯肝硬化患者明显更高,可为肝硬化并 SBP 临床诊断提供科指导依据,且经 CRP、 PCT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肝硬化并 SBP 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肝硬化 降钙素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C- 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焦虑症伴慢性萎缩胃炎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科专科住院的50例确诊为焦虑症伴慢性萎缩胃炎的患者,按随机系统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纳入常规疾病护理组,实验组(25例)纳入综合护理组,主要在常规疾病护理组的基础上加上低盐低脂低粗纤维饮食、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内容,观察时间为5周。两组患者入院时进行基线HAMA-1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基线SAS-20(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经心理学统一培训的两位评定者对入院患者采用交谈或观察的方法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治疗后第2、3、4、5周复评HAMA-14、SAS-20,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期、基线HAMA、基线SA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综合护理后第二至第五周末HAMA-14、SAS-20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焦虑症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