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 CRP、 PCT水平联合检查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血清 CRP、 PCT水平联合检查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苏美丽 陈梅云 吴翔龚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医院检验科 362600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联合检查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诊断价值。方法:抽选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受的120肝硬化患者资料作回顾分析,将其中56例伴有SBP患者设为研究组,剩余单发肝硬化,未发SBP患者64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并对比单行PCT、CRP检测及联合检测的准确率。结果:经血清CRP、PCT联合检查发现,研究组血清CRP、PCT水平均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诊断准确率高达94.17%(113/120),明显高于单一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肝硬化并SBP患者血清CRP、PCT水平相比单纯肝硬化患者明显更高,可为肝硬化并SBP临床诊断提供科指导依据,且经CRP、PCT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肝硬化并SBP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肝硬化;降钙素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反应蛋白;

肝硬化指受病毒性肝炎、营养障碍、吸血虫病、酒精中毒、代谢障碍等因素长期作用影响,所致的弥漫性肝损伤,为常见进行性肝病[1]。因肝脏具有较强代偿能力,病症早期并无明显特征,随着病症发展,将累及各系统,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其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为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多因细菌感染所致[2],可在短时间内引起病症恶化发展,据统计,并发SBP致死率超过所有肝硬化死亡患者54%以上,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中通过联合检查患者CRP、PCT水平,分析其在肝硬化并SBP早期诊断中实际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资料,其中合并SBP患者56例为研究组,男41例(73.21%),女15例(26.79%),年龄27~70岁,平均(49.14±11.63)岁,肝硬化病程11个月~15年,平均(4.62±1.71)年,其中乙肝肝炎肝硬化者41例(73.21%),丙型肝炎10例(17.86%),酒精性肝硬化5例(8.93%);对照组为64例未并发SBP患者,男45例(70.31%),女19例(29.69%),年龄26~69岁,平均(48.92±11.55)岁,肝硬化病程1~14年,平均(4.95±2.68)年,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44例(68.75%),丙型肝炎14例(21.88%),酒精性肝硬化6例(9.38%)。对比两组资料(P>0.05),有可以行性。所有患者均行专科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且研究组患者均确诊合并SBP;并排除伴严重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近15d内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及伴有严重继发性腹腔组织、脏器感染者。

1.2方法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制取血清待检,借助 UniCel Dx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本研究血清CRP、PCT试剂盒均由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检测操作均由同组检测医师严格按照相关试剂盒及配套仪器标准操作。血清CRP正常参考范围:0~5mg/L;血清PCT参考范围:0~0.5μg/L。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差异,并对比血清CRP、PCT联合检查及单一检查对于患者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清CRP、PCT水平对比

研究组血清CRP、PCT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且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1对比两组血清CRPPCT水平(`x±s

组别

例数

血清CRP(mg/L)

血清PCT(μg/L)

研究组

56

29.45±4.62

13.55±1.62

对照组

64

4.94±2.43

1.63±0.35

t

-

37.007

57.386

P

-

0.000

0.000

2.2诊断准确率对比

血清CRP、PCT联合检验诊断准确率高达94.17%(113/120),明显高于单一检测诊断准确率(P<0.05),见表1。

1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n%]

组别

研究组(n=56)

对照组(n=64)

合计(n=120)

CRP

43(76.79)

49(76.56)

92(76.67)

PCT

45(80.36)

50(78.13)

95(79.17)

联合诊断

53(94.64)

60(93.75)

113(94.17)

x2

4.963

2.165

4.313

P

0.026

0.032

0.038

3讨论

肝硬化患者受疾病影响,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将出现严重障碍,加之细菌入侵、移位、感染极易并发SBP疾病。在SBP早期患者大多无典型特异性表现[3],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膜刺激征、全身发热等腹膜炎症状,早期诊断准确率较低,随着病症发展将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威胁,为肝硬化患者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目前在SBP诊断中首选方案为腹腔穿刺做腹水培养,测定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计数进行诊断,但该方式检测过程较为繁琐,用时较长,且受腹腔渗液影响将使得白细胞等计数实际测得值出现差错。而CRP作为人体重要急性期蛋白[4],当机体出现严重反应时,其水平将出现明显上升,因此,本研究中合并SBP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更高,但受生理创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等病症影响也将对使得CRP水平升高,因此单纯行CRP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准确率也相对较低;而PCT为甲状腺C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在正常人体中含量极低,难以检测,但当出现细菌、真菌感染时,其水平将发生迅速提高[5];本研究中我院通过且CRP、PCT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肝硬化并SBP诊断准确率,,此外,PCT水平还将随感染程度差异发生波动变化,可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肝硬化并SBP患者机体CRP、PCT水平多呈较高水平状态,经CRP、PCT联合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且CRP、PCT检查操作方式简便,诊断时间迅速,可为肝硬化并SBP临床诊断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华云旗, 赵翠云, 李敏,等.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意义[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 40(11):986-989.

[2]彭伯坚, 曹天生, 王健,等. CRP和血降钙素原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腹水非多形核细胞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价值[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 19(4):322-325.

[3]吴学朕, 王永良, 罗浩元,等. 利用ROC曲线分析PCT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14):1928-1929.

[4]刘娟, 凌颖, 袁聪,等. 血清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95(1):95-98.

[5]刘丹, 朱清静, 万十千, 等.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价值探讨[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5, 18(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