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性关节炎(OA)不仅是软骨发生退行性变的过程,同时软骨也发生着改变,其在维持软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学及生物力学作用下,软骨的重塑过程使软骨承受更高的应力。软骨损伤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扩大了软骨之间异常的交流通道,软骨代谢产生的生物调节因子通过扩大的生物学交流通道直接促进软骨的退变。因此,研究软骨内细胞及结构的变化、新生血管形成、软骨之间的生物学交流以及软骨的重塑过程,将会对OA的研究及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解剖结构、生物力学、重塑和治疗等方面对软骨在OA中的改变及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软骨下骨 骨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MRI测量在膝关节软骨缺损面积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软骨缺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测量软骨缺损面积,分析测量结果。结果80例患者膝关节软骨缺损共120处,25处髌骨关节面,有65处为股骨髁,30处为股骨滑车。MRI检测平均每例患者软骨缺损面积是3.5cm2,术中测量为6.0cm2,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MRI检测软骨缺损面积,评估值多低于术中的测量值,但是各解剖部位MRI测量值和术中测量值的百分比数据能够对术前的治疗决策提供指导。

  • 标签: MRI测量 膝关节软骨缺损 面积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仙灵葆与局部封闭方式联合对患有跟增生症的中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跟增生症的中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中成药仙灵葆胶囊与西药双氯芬酸钠胶囊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中成药仙灵葆胶囊与局部封闭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跟增生药物治疗总时间和跟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中老年跟增生症疾病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仙灵葆与局部封闭方式联合对患有跟增生症的中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仙灵骨葆 局部封闭 跟骨增生症 中老年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肾壮汤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膝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口服关节软骨营养药物等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补肾壮汤,两组连续治疗2月为1周期。比较两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变化情况,关节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及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ROM角度及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ROM角度大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壮汤治疗膝性关节炎能较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补肾壮骨汤 老年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创伤后感染性缺损应用搬运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下肢创伤后感染性缺损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2例,分别给予传统人工假体治疗、搬运技术治疗。对比两组关节功能评分、缺损长度以及软组织缺损面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股骨骨折患者髋、膝关节功能(92.03±19.23)分、(85.44±16.00)分,胫骨骨折患者膝、踝关节功能(84.28±21.70)分、(91.02±14.00)分较对照组的股骨骨折患者髋、膝关节功能(76.00±18.13)分、(72.40±15.11)分、胫骨骨折患者膝、踝关节功能(71.77±20.40)分、(84.55±12.00)分明显升高;观察组缺损长度(0.38±0.13)cm、软组织缺损面积(0.68±0.19)cm2较对照组缺损长度(1.64±0.64)cm、软组织缺损面积(1.70±0.71)cm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创伤后感染性缺损患者应用搬运技术治疗后,关节功能、缺损长度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 标签: 下肢创伤 骨搬运技术 感染性骨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治疗中钢板内固定结合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结合植进行治疗,患者进行术后18个月的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骨折愈合相关指标。结果患者的骨折不愈合治疗愈合率为98.4%,同时其骨折愈合时间在3~12个月,平均为5.4个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积极对症处理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患者术后肩关节前屈和上举、外展功能以及肘关节的屈曲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治疗中结合钢板内固定和植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同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植骨治疗 肱骨干骨折 术后骨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小窗与大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共48例患者,采用小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另一组为对照组,共48例患者,采用大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病死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窗开颅总有效率比大瓣开颅总有效率高,而且还明显降低了术后的病死率,小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效果显著,因此,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开颅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 大骨瓣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抗增生片联合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接收的骨质增生症患者166例,随机分为服用抗增生片的对照组患者83例,服用抗增生片联合肽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83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一般51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8%;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一般47例,无效2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9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两组患者连续服用药物3~6个月后,并未出现临床不良反应,预后效果良好。结论使用抗增生片联合肽片能够提高骨质增生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抗骨增生片 骨肽片 骨质增生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究护理干预对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对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共选取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各44例,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A组79.55%,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折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骨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点状的影像学表现进行随访研究,提高对点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其家族28人进行家族调查。结果发现一家族4代13例点状,点状分布在手、腕、肘、肩、足、趾、跗、膝、髋关节、骨盆、点状大小不一,分布不一,多种形态。结论揭示了点状的分布特点和X线特征,对先症者临床影像学观察了43年,点状对人体无害。

  • 标签: 点状骨 临床 影像学 随访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颌正畸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颌畸形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术前模拟手术过程与效果,了解患者对术后效果的要求,给予心理疏导,完善各方面准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术后加强并发症预防、颌间牵引、局部冷敷、呼吸道管理等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5.3±2.4)个月,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10.0%),P<0.05;观察组患者对咀嚼功能与术后面容的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84.0%),P<0.05;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为(96.4±3.8)分,高于对照组的(81.6±4.6)分,术后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6.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心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颌正畸术前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手术配合度,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塑造患者满意的容貌,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其对手术效果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颌骨正畸 手术配合 综合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系统化护理作用于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整体效果。方法以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四肢长管状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行外固定支架治疗,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系统化护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骨外固定支架 系统化护理
  • 简介:摘要咬钳是骨科常用基础器械之一,由于其结构特殊性导致清洗存在较大难度,不能保证清洗质量、清洗过程费时费力、清洗方法不当有潜在职业伤害风险。本研究设计实用新型辅助咬钳清洗环带,确保咬钳清洗质量的同时,做到省时、省力、安全、高效、低成本。

  • 标签: 咬骨钳 清洗质量 医疗用品 技术革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经单边外固定架搬移技术+自体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23例患者给予单边外固定架搬移技术,观察组23例患者给予单边外固定架搬移技术+自体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愈合指数(BHI)以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愈合时间、BH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中,单边外固定架搬移技术+自体植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促进骨折处愈合,且愈合效果更好,患者较为满意。

  • 标签: 下肢创伤性 慢性骨髓炎 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 自体植骨治疗
  • 简介:摘要生育一个先天性与关节畸形的孩子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灾难,先天性与关节畸形先天而成,治疗基本靠手术矫正,因此,对于本病应重在预防。中医学认为,先天性的与关节畸形多与父母体质强弱、房室交媾、胎教胎养相关。

  • 标签: 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 中医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粘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也称作粘液肉瘤,是纤维母细胞肉瘤的类型之一,因原始间叶组织纤维组织或肿瘤组织的黏液变性所致。粘液纤维肉瘤的主要发病部位是软组织,该病的我国临床较为罕见,已有的报道中尚不足百例。但有报道指出,发生于不同部位的粘液纤维肉瘤,其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本研究就我院的1例软组织粘液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升对该疾病的认知,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软组织 粘液纤维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早期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的8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优51例,良27例,可8例,优良率91%。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加强对根骨粉碎性骨折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恢复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跟骨骨折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例去瓣减压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去瓣减压术后患有脑积水的30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患者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有年龄、GCS评分、血肿位置、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后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颅内压。结论去瓣减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脑积水,对其临床可控因素进行预防,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脑积水 危险因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关节外不连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36例胫骨关节外不连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钢板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以及踝关节Baied-jackso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关节不连患者在钢板治疗基础上联合髓内钉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髓内钉 钢板 胫骨关节外骨不连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中医药角度出发,分析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进展,为中医药治疗治疗性关节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其治疗切入点的现状、成果和发展前景。结果针对性的从肝肾论治、补肾活血、温阳散寒及从痰瘀论治等可能成为中医药治疗性关节炎的切入点。结论中医药治疗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 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