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医学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尸检也随之产生。虚拟尸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新型解剖技术,它利用影像学技术构建人体器官组织的三维立体图像,为判断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提供线索。虚拟尸检是一门综合了法医学、放射学以及计算机成像等技术的交叉学科,其产生和发展必将对法医学实践和教学带来深远影响。本文对虚拟尸检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研究进展及在我国开展研究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综述。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虚拟尸检 放射数字成像技术 非侵入性
  • 简介:摘要眼科学是一门特殊且复杂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其教学难度也较高,如果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则可能导致眼科教学跟不上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降低眼科教学质量。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提高眼科教学质量,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分析与探讨。现表述如下。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眼科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为解决现阶段临床麻醉学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培养提高临床麻醉学学生的临床麻醉理论、学习热情及各种临床麻醉操作操作技能,将虚拟技能培训系统应用于临床麻醉学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各项临床技能,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虚拟技能 培训 临床麻醉学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已经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医学虚拟现实教学融入多元化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给予我国医学教学以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医学教育 多元化 教学设计 思考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都先后建立了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Web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现有各种教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我院也于2014年构建了虚拟解剖实验室,主要用于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断层解剖学教学,本文就虚拟实验室在断层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 标签: 虚拟实验室 断层解剖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现阶段互联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普及,“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来临。2018年4月2日每年一度的“世界自闭日”的朋友们将会在新的一年有福音到来,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心理健康治疗成为新的一个的选择。笔者专门从事虚拟现实心理领域技术运用和开发,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对心理治疗的内涵、优势以及问题,效果等三个方面有了很直观的感受和经验。特别撰写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为更多VR从业者、心理医生,医院等提供新的选择,从而更好的提高心理治疗水平,更好的为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 标签: 虚拟现实 心理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传统的机能实验教学呈现出诸多弊端,基于此探讨构建医学虚拟实验室,以期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机能学教学实验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在培养护生实践创新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级120名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2012级116名本科作为实验组。实验组运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对照组实行传统的演示授课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实验组学生对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98.05%,带习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论运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培养了护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护理学基础 实验教学 护生
  • 简介:摘要针对医学院校《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采用先进的APP技术搭建虚拟实验平台,探索虚拟实验平台在医学电子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实践表明,构建医学电子学虚拟实验平台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对医学电子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电子学 虚拟实验平台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数字化虚拟人体作为计算机技术现代化与医学相关学科融合的一种新型模式,在当今的医学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目前,数字化虚拟人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这种新技术在外科临床手术领域和医学课堂的教学方面进行推广,实现了科技结合医学的愿景,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提升了教学过程的科技性,为学生探索人体解剖的实践道路做了很好的辅助。

  • 标签: 数字化虚拟人 解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铅中毒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范围内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儿童357名,测其头发铅值,观察县城居民区与农村儿童铅中毒的情况。结果本县内儿童平均铅中毒发生率为47.9%,其中县城居民区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63.28%,农村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32.78%,县城居民区与农村比较,其儿童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县城居民区明显高于农村。

  • 标签: 儿童 铅中毒 环境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治疗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西药与常规运动疗法的临床疗效,为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22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110)及实验组(n=110),对照组采用巴氯芬和常规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8%(P<0.05);实验组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治疗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西药与常规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后偏瘫痉挛 虚拟现实技术 常规运动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后抑郁患者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现状。方法抑郁组选择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的45名产后抑郁患者,对照组选择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35名产后非抑郁患者,均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家庭功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产后抑郁患者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3.25,4.36;P﹤0.05);矛盾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2.31;P﹤0.05),家庭功能维度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2.65,3.24,1.87,1.98,3.56,3.11;P﹤0.05)。结论产后抑郁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重建家庭环境、恢复家庭功能不仅能够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抑郁 家庭环境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门急诊环境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探索儿科门急诊环境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儿科门急诊就诊环境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制定措施①设醒目安全提示标示;②设置流动导医,增加保洁员,加强护士巡视,及时发现并制止危险事件发生;③开水间安全管理,防止患儿误入;④做好电源管理,防止儿童触电;⑤期检修地板,避免绊倒行人。结果从2012至2015年上半年,除发生1例因墙壁瓷砖脱落造成1名患儿背部表皮擦伤外,未发生其他因环境安全导致的不良事件。结论管理者从思想上重视,开展全员教育,关乎细节,采取多种措施,并持续追踪其效果,不断反馈改进,是保证儿科门急诊环境安全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儿科门诊 环境 安全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家庭环境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SCL-90量表,对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大一至大四216名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得出了以下结果和重要的结论(1)西安文理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一项因子即精神病性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另一项因子即抑郁在学科性质上有所差异。(2)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各项因子在性别上均没有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中有一项因子即娱乐性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部分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

  • 标签: 家庭环境 心理健康 自我概念清晰性
  • 简介:摘要通过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来研究媒体环境的现状,进而研究新媒体的变化对公立医院的品牌传播产生的影响。针对我国公立医院在当前异常复杂的媒体环境下所出现的品牌策略缺乏、忠诚度难以培育、品牌形象不够具体、内容传播力低等问题,提出整合传播、精准传播、互动传播、个性化传播及危机应对等应对策略。

  • 标签: 新媒体 公立医院 品牌 传播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院环境清洁干预措施在基层医院环境清洁消毒中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切实有效地医院环境清洁干预措施提供理论论据。方法通过采用细纤维清洁抹布并进行了集中热力清洗消毒、实施环境表面清洁单元化、加强培训与监督考核等干预措施,采用WS/T367—2012附录A5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方法和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方法对干预前后的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采样和检测,从而评估干预措施对环境清洁消毒质量改进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医院环境的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明显提高(χ2=4.847,P=0.028,P<0.05);医院环境的空气监测合格率显著提高(χ2=4.724,P=0.03,P<0.05)。结论通过采用细纤维清洁抹布并进行集中热力清洗消毒和实施环境表面清洁单元化等集束化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医院环境清洁消毒质量,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院环境清洁 干预措施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C在降低ICU环境噪音影响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由品管圈小组,采用现状调查方法对162名住院患者进行病房噪音主观评价的调查,分析影响患者休息的声音来源,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改善环境噪音。结果应用品管圈的流程,有效地降低了ICU环境噪音的影响率,提高了ICU环境的舒适度、患者的满意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品管圈 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