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1

在临床工作中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李星全

李星全(重庆市松藻煤电公司总医院401445)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0-088-01

现在的医疗工作中,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就医环境极不和谐,不利于临床医疗的正常开展。创建和谐的医疗就医环境,应该不断学习,强化管理,不断地改进医疗服务工作的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开展临床医疗工作,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下面我就如何创建和谐的医疗环境,谈几点个人看法:

1强化医院医疗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对医疗工作管理应制定相应的制度、规章和规范,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以及一系列的考核考评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管理,把医院自身打造成良好的就医医疗环境,目的是使医务人员牢固地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创造构建和谐的就医医疗环境。

2建立团结协作的医疗团队,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医院是一个整体,有分科、分工、分专业,既分工,又合作,同科室同专业间,不同科室不同专业间,要建立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同心协力、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医务人员要一切为了病人,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和服务理念,共同完成为病人服务的目标。

3遵守行业规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现代社会的医生,学好医疗专业技术还不够,还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法律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临床医疗中,医生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医疗行为。在医疗活动中各项医疗文书,如病历、处方、医嘱等要认真书写。医疗文书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资料和依据,也是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重要的法律依据,所以医生必须严格认真地书写,保证医疗文书完整、清楚、及时、准确无误地完成,并妥善保存管理。

4尊重患者规范行医,提高病员对医疗工作的理解

现代社会病人的法律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也明显提高。医生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同时也要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病人的权益主要有隐私权、知情权和选择权等。特殊检查和治疗、特殊部位的检查和治疗,规范行医,自觉遵守各行规章,必须征得病人及其家属的同意,严格按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在医疗过程中还应该关心、体贴、理解病人,做到全面、认真、仔细,手法轻柔,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苦,引起病人及其家属的不满。

5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生要有爱心、耐心,关心、爱护病人,和病人及其家属要加强沟通,沟通中增进对对方的了解,沟通也增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并支持医生的医疗工作,配合医生做好和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共同努力创造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医疗环境。

6立足本质钻医术,做好医疗服务工作

临床医生要树立治病救人的思想,“医术,仁术也”。医疗工作中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开大处方,用贵药,滥施检查,这样容易导致医疗纠纷。临床医生要立足于医疗本质工作,掌握好治病救人的原则,按病情所需进行检查和用药治疗。工作中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勤学苦钻,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临床医疗效果,当个好医生,才会赢得病人的信赖和支持,才能创造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

医疗工作中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创造和谐的医疗就医环境,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医务工作者有责任让病人提高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共同创造一个良好而和谐的就医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