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输血工作中,查ABO血型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的第一关。在ABO血型中,疑难血型约>1%,而错误的ABO血型将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或Hb不升高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在工作中遇到疑难血型有两个解决办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例的特点。方法统计2009年8月-2016年8月某市要求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司法鉴定案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0例涉嫌刑事类案件的案例,有484例为涉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案例;55例为无精神病者,61例为躁狂发作者,87例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227例为精神分裂症患者;51例为刑事责任不予评定,221例为无刑事责任能力,96例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116例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结论相关部位要将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防治工作大力加强,患者家属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管理,最大程度上避免发生精神病患者刑事案件。

  • 标签: 精神病 司法鉴定 刑事责任能力 鉴定案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对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4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4例颅脑外伤患者脑电图异常217例(46.77%),且距外伤时间越短,阳性率越高。结论脑电图能较客观反映和评价颅脑外伤患者的脑皮质功能实际情况,为法医学鉴定提供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电图 法医鉴定 外伤性癫痫
  • 简介:摘要近年来,高血压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对此作以综述并对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做了介绍。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贮藏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近年来某些药品临床疗效不尽人意,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不断增加。经调查研究,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与药品的仓贮质量有关。故应重视药品的仓贮,并进行监管。

  • 标签: 药品仓贮 质量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出院患者100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之前的患者500例,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之后的患者500例,对比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使用频率及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抗菌药物滥用行为,合理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大。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使用影响
  • 简介:摘要脊柱脊髓损伤是法医临床上常见的损伤。根据脊柱结构的韧性和复杂性,大多数病例是由间接暴力引起的,如车祸和高处坠落。直接暴力损伤极为罕见,严重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

  • 标签: 脊柱 脊髓 损伤 法医学鉴定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飞行人员晕厥诊治和航空医学鉴定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空军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出现晕厥病症的飞行人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全部患者中有15例飞行合格,有5例飞行不合格,有4例暂时飞行不合格。飞行合格中有12例飞行人员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占比50%;飞行人员在30岁~40岁这个年龄阶段发生晕厥病症的比例较大,共有13例,占比54.17%;不同机种飞行人员出现晕厥病症的几率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飞行员晕厥时需要全面分析患者的病因,辨证施治,根据现行的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以及美国相关标准,结合引发晕厥的诱因进行综合鉴定

  • 标签: 飞行人员 晕厥 诊治 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疑难ABO血型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对疑难ABO血型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正、反定型;对盐水介质正、反定型不合者使用聚凝胺法检测和不规则抗体检测或采用吸收和放散试验进行ABO血型的检测,准确鉴定ABO血型并分析原因。结果37例疑难ABO血型中20例盐水法正反定型不符合。主要原因有抗体缺失或抗原减弱、产生同种抗体,含有ABO亚型及冷自身抗体导致。结论应结合临床诊断和病情发展综合分析引起疑难血型鉴定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检测ABO疑难血型,同时提高血型鉴定的准确性与输血的安全有效性。

  • 标签: 疑难血型鉴定 输血安全 ABO血型系统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症是近些年来较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大;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脑内黑质纹状体通路神经发生病变,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肌肉僵硬、平衡障碍及运动迟缓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目前临床上关于怕帕金森疾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延缓病情的发展,减慢神经元变性的速度,临床上药物治疗帕金森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以发病原因作为基础,主要作用于关键发病靶点或是信号通路,目前针对帕金森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类药物——抗胆碱能类和作用于多巴胺系统的药物

  • 标签: 抗帕金森药物 抗胆碱能 多巴胺系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药物监测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某医院313例患者临床用药苯妥英、卡马西平、地高辛、氨茶碱、环孢霉素、他克莫司(FK506)等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8年某医院治疗药物监测1057次,其中环孢霉素的监测例次最多,约占52.7%,大多数患者只测定了1~2次血药浓度,占68.05%,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例次约占63.00%。结论监测药物种类较多,但由于多种原因,监测次数偏少,需要加强对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视。

  • 标签: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治疗窗
  • 简介:摘要镇痛属于对症治疗。因此,在使用镇痛药物或其他镇痛方法前,应明确疼痛发生的病因,判断是否应当给予镇痛治疗,或给予何种镇痛治疗。慢性疼痛本身就是疾病,选择合理药物消除疼痛,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将心理负担降至最低,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疼痛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采用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住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血管药物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和心血管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TG、TC、HDL-C、LDL-C),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更具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他汀类药物和心血管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药物 冠心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疗相关性药物肝损害采用保肝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4月—2018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化疗相关性药物肝损害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患者共有3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5626,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相关性药物肝损害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可将其广泛推广。

  • 标签: 化疗 相关性药物肝损害 保肝药物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骨骨折案例的特点和鉴定情况。方法收集了自2010年至2015年间受理的50例鼻骨骨折案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这50例鼻骨骨折案例进行分析,总结鼻骨骨折案例的特点和鉴定情况。结果50例鼻骨骨折案例中钝器伤49例,锐器伤1例;轻微伤24例,轻伤26例,无重伤;单纯线形骨折26例,粉碎性骨折10例,双侧骨折6例,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8例。结论法医鉴定时,应该充分了解案情,需要对鼻骨骨折外伤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了解外力作用大小,考虑患者的临床体征,综合作出评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现阶段法医鉴定工作过程中,很常见的问题是法医损伤程度的鉴定或者死亡原因在鉴定过程中最关键的工作。因而法医损伤程度的鉴定,就是凭借相关规章制度,根据伤者的损伤程度是否严重,是重度伤害还是轻度伤害或者是轻微伤害,严重者是否因为损伤导致死亡等等具体的法医鉴定。所以此篇文章就是针对法医鉴定中损伤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 标签: 损伤 疾病 关系 无关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