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脑瘫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瘫患儿18例,接收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效果以及护理前后脑瘫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对脑瘫患儿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瘫患儿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脑瘫(C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不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在心理上容易出现多种相应问题,其个性情绪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愈后都存在着密切关系。患儿家长因心理负担的加重,也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对于CP的康复不是简单的治疗过程,而是一个综合的、全身心的、全方位的功能训练过程,家长的参与,院内、外长期训练特别重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的方了解到了脑瘫患儿家属的精神压力,不仅给患儿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对其心理也是沉重的打击,因此,医护人员需认真做好脑瘫患儿监护人的心理护理,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效配合完成脑瘫患儿的长期治疗。

  • 标签: 脑瘫 家属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瘫康复治疗中使患儿处于“放养”状态对其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位脑瘫患儿随机分成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三组患儿在我科采用Bobath、Rood和Vojta等常规康复训练,然后治疗组在治疗师监护下和指导家长在家按照正确且安全的方法处于“放养”状态,均进行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儿进行功能评估。结果经过GMFM、FMFM、儿心量表评估结果前后对比,发现每一评估阶段治疗组功能改善情况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瘫康复治疗中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适当使患儿处于“放养”状态,能更加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患儿各方面的功能,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脑性瘫痪 &ldquo 放养&rdquo 功能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针灸结合推拿的综合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结合推拿、Bobath运动训练疗法)和对照组(Bobath运动训练疗法)各5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30次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评估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92%和74%,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综合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能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粗大运动能力。

  • 标签: 小儿脑瘫 针灸 推拿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综合性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3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学随机动态分配法的原则,将所选取的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可靠性,患儿在护理前均使用常规脑瘫药物予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日常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分析比较后,实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远超过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脑瘫中应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可以起着相对比较理想的效果,帮组患儿尽早恢复,可以获得患儿的认可,值得在小儿脑瘫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综合性康复护理 小儿脑瘫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水疗疗法对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功能训练、按摩、针灸、蜡疗、痉挛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水疗。治疗三个疗程,采用修改的Asworth痉挛评价表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痉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两组在肌张力缓解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疗配合功能训练等方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可明显降低其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

  • 标签: 痉挛型脑瘫 水疗 肌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瘫患儿行心理护理,观察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患儿的康复积极性。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瘫患儿66例,借由随机数字抽签法,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3例。对参照组患儿及家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家长护理前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NEW)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儿家长,即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康复积极性明显大于参照组患儿,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瘫患儿及家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不仅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积极性,还能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瘫患儿 家长 心理健康水平 康复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中心式护理对脑瘫患儿家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脑瘫患儿100例以及患儿家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护理,研究组给予家庭中心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长掌握康复方法的程度、护理满意率、PALCI评分等。结果研究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8.54%,明显比对照组的80.54%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研究组患儿家长掌握康复方法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而患儿的PALC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护理中采用家庭中心式护理干预,疗效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家庭中心式护理 脑瘫患儿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偏瘫型脑瘫是脑性瘫痪中常见的一种,粗大运动受到影响较小,大多具有独立行走能力,但是患侧上肢的精细运动功能都存在障碍,以至于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本研究通过头针、体针联合康复训练,改善偏瘫患儿的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结果提示治疗前后,两组的MAS评分、FMFM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改善;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改善患儿肌张力,提高患儿患肢的精细运动能力,从而提高ADL能力。

  • 标签: 针刺 康复训练 偏瘫 脑瘫 精细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按摩、针灸、功能训练、蜡疗、汽疗、痉挛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三个疗程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两组在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核心肌群的稳定性训练有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异常姿势,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

  • 标签: 核心肌群 痉挛型脑瘫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脑瘫患儿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的脑瘫患儿,ASAⅠ~Ⅱ级,年龄5~10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七氟醚全凭吸入组,B组静吸复合麻醉组。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的时间、插管时的反应、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单次追加瑞芬太尼作为补救的次数、术后躁动发生例数。结果B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A组拔管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但术中因麻醉深度不足追加瑞芬太尼次数高于B组,术后躁动发生的例数高于B组,插管时呛咳发生的例数高于B组。结论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用于小儿脑瘫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后较易发生躁动,术中维持效果不如静吸复合麻醉。

  • 标签: 七氟醚 全凭吸入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脑瘫患儿 颈动脉外膜剥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步态指导下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性脑瘫患者步态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痉挛性脑瘫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步态指导下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三维步态指导下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运动参数评分。结果而观察组患者的三维步态系统评价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性脑瘫患儿在三维步态指导下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其有助于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步态和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三维步态 核心稳定性训练 痉挛性脑瘫 步态影响
  • 简介:摘要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的统计数字相差悬殊。在发达国家有下降趋势,并且有中度和重度患儿增加及年龄加大的特点。例如日本近年统计发病率由1.5‰下降到1‰。据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在我国目前0~14岁肢体残疾儿童约有62万人,占所有肢体残疾的8.2%,脑瘫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据有关单位统计,国内脑瘫的发病率约为1.5~5‰。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6岁的脑瘫患儿共有31.4万,且每年以4.6万例的速度递增。其中,约有72.3%的患儿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52.4%的患儿需要通过机构进行康复1。临床发现绝大部分脑瘫儿为高危新生儿,其中超过一半为早产儿。

  • 标签: 脑性瘫痪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康复治疗方法在小儿脑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将我院确诊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性康复治疗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指标,言语理解能力评分指标、语言表达能力评分指标、应变能力评分指标、感知觉能力评分指标,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言语理解能力评分指标、语言表达能力评分指标、应变能力评分指标、感知觉能力评分指标,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瘫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干预,能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治疗技术 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集训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康复治疗的两组患儿,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康复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的功能区得分及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定结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的功能区得分均优于治疗前,两组粗大运动疗效(GMFM-88得分)评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定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各能区的发育商(DQ),治疗6个月后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集训与常规康复相结合可以更有效提高患儿的认知、语言和社会适应能力,对脑瘫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更有实际意义。

  • 标签: 脑性瘫痪 运动集训 康复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对31例脑性瘫痪患儿实施脑瘫肌力平衡矫治术,经出院随访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提示对此类患儿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及术前相关检查;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石膏护理、外固定器护理、患肢肢端观察、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可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儿童脑瘫 双下肢矫形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脑瘫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在脑瘫康复中,中医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本文从中医学对小儿脑瘫的认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治疗脑瘫常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和研究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

  • 标签: 小儿脑瘫 中医 中药 针灸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59例小儿脑瘫患者。疾病情况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和治疗组,用相同的方法观察不同年龄段的治疗情况。结果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4.3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86.79%,常规组的总有效率是77.36%,两两相对比,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的患者有效率是其他年龄段最高为94.39%,与其他年龄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幼小的患者代谢能力较好,恢复能力强,所以,对小儿脑瘫患者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并制定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减少致残的情况。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治疗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与PedsQ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与GMFM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PedsQL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加强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粗大运动功能,将其生活质量改善,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脑瘫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效果,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2月~2014年7月,医院共收治痉挛型脑瘫儿童71例,给予手术、传统疗法、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理疗等综合个体化治疗。结果治疗后GMFM、FMFM、综合功能高于治疗前,上肢痉挛、下肢痉挛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率25.35%,无效者双瘫低于有效者,合并不随意运动、影像学检查见异常、中重度、开始治疗时间高于有效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个体化治疗痉挛型脑瘫有一定的疗效,但疗效影响因素较多,治疗需及早,努力提高家属康复训练能力。

  • 标签: 脑瘫 痉挛型脑瘫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