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癌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肝癌96例分常规组、人文关怀组各48例。常规组实施普通护理;人文关怀组增加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病房环境评分、操作技术评分、心理护理评分、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人文关怀组患者满意度比常规组高,P<0.05;人文关怀组病房环境评分、操作技术评分、心理护理评分、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比常规组好,P<0.05;人文关怀组护理投诉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肝癌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病房环境,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减少护理投诉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病人 人文关怀理念 应用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理因素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观察了解患者生理、躯体及心理因素情况,并采取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评分。结果患者生理、躯体及心理因素各项调查指标平均值的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患者心理素质越差,其生活质量也更低。结论患者心理因素的好坏,可直接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适当的心理护理科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因素 直肠癌 生活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癌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98例,选取其中49例设为实验组,剩余49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的对比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癌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推荐应用。

  • 标签: 个体化舒适护理 前列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新型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与传统碘剂栓塞治疗晚期肝癌介入术在临床护理中异同点,具体观察,对比术后并发症,改进护理方式,配合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出院动态随访,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指导,促进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载药微球 肝癌介入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癌晚期疼痛治疗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效果展开观察。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肝癌晚期疼痛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探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展开评析。结果经临床护理结果得出,探究组患者的疼痛疗效、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晚期疼痛治疗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能缓解临床疼痛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临床护理。

  • 标签: 肝癌 人文关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一般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及心理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术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室专科护士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6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A组(300例)和B组(260例),A组围手术期由当班护士负责。B组由1名介入专科护士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血压、并发症情况。结果B组术中血压升高、术后排尿障碍、睡眠不好及腰酸背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两组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专科护士实施专人护理干预,能及时、全面观察到患者病情变化,早期干预与处理,有利于患者放松心情,减轻身体的不适,保证了介入手术的专科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介入专科护士 血管内介入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与单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比较研究,为原发性肝癌治疗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我院肝胆胰介入诊治中心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接受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进行TACE治疗。根据RECIST标准即临床获益率(CBR),进行疗效评价。根据NCI-CTCAE3.0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除完全缓解(CR)外均具有显著差异,且实验组患者的CBR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中只有皮疹、皮肤瘙痒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他方面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临床获益率,而且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具有可耐受性,联合治疗可以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索拉非尼 TACE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非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100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只行TACE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使用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其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除完全缓解(CR)外均具有显著差异,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中只有皮疹、皮肤瘙痒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他方面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而且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具有可耐受性,为肝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一种新的选择。

  • 标签: 阿帕替尼 TACE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对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3月之间接受治疗的300例肝癌患者,随机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最后,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9.33%,观察组的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66%,观察组的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在肝癌的治疗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 肝癌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实施方案,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通过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20例,临床通过有效的护理总结其有效的方法。结果通过对护理问题的探讨及对护理目标的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症状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20例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通过综合的有效的护理,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趋于正常,护理目标明确,护理方法的使用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率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减少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癌患者30例,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15例。将予以常规护理的肝癌患者作为参照组,将予以循证护理的肝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肝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肝癌患者中腹部疼痛、发热、肝肾功能损伤以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将护理质量提高,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循证护理 肝癌 介入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纯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1年及2年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3.3%,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疗效显著,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癌症症状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在护理结束后,研究组的癌症症状评分为(3.11±1.03)分,参照组为(4.85±1.09)分,研究组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参照组为82.22%,研究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晚期肝癌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促进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晚期 肝癌 癌症症状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晚期肝癌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64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2例患者则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差异。结果本研究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服务干预后,观察组32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情痛楚及死亡恐惧,值得后续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晚期肝癌 个性化护理 干预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术前访视、术后回访的效果及其重要性。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94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24小时接受术前访视、术后回访,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访视、术后回访,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术前访视 术后回访 手术室护理 重要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临床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医院进行临床手术治疗的患者患例共27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联系,并在良好的护患关系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270例围手术期患者在心理护理中,护理满意219例(81.1%),护理较满意37例(13.7%),护理不满意14例(5.2%),护理总满意度94.8%,患者总体手术状态较好,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对于调整和控制患者的最佳手术状态、提升手术临床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在临床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围手术期 患者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紧急危重病人转运的医护协作护理。通过100例危重病人的转运情况分析,做好紧急危重病人转运前的评估以及准备工作,并且对转运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遇到紧急情况进行处理1。结果显示100例危重病人均可安全转运。所以,医护人员之间进行协作配合,做好转运之前的准备工作,在转运过程中分工协作,做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 标签: 危重 转运 医护 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广大的医疗同行提供借鉴。方法对560例内科住院病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同时采取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以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560例内科住院病人中,各种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人数为470例,发生率高达83.92%,通过心理护理后,各种不良心理现象大量减少或程度减轻,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4.2%,显著高于对照组70.7%。结论对内科住院病人实施科学有效的人性化心理护理,能够充分激发病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或缓解病人的各种不良心里现象,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真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使得病人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对病人的病情早日康复十分有利。

  • 标签: 内科住院病人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方法在医生的治疗和合作下对支气管扩张病人行细致有效的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30例患者痊愈27好转例,一般2例,治愈率为80%。结论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窒息。通过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同时增进护患之间的交流。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主要症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