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癌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肝癌96例分常规组、人文关怀组各48例。常规组实施普通护理;人文关怀组增加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病房环境评分、操作技术评分、心理护理评分、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人文关怀组患者满意度比常规组高,P<0.05;人文关怀组病房环境评分、操作技术评分、心理护理评分、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比常规组好,P<0.05;人文关怀组护理投诉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肝癌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病房环境,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减少护理投诉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病人 人文关怀理念 应用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正确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为胃癌术后患者增加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维持病人消化系统的功能有很大帮助。方法由专业营养师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进行营养搭配。结果胃癌切除术后早期实施经口饮食的护理,可促进病人的康复1,使患者在治疗的前、中、后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提高自身免疫力,完成治疗周期。结论合理有效的饮食调理,可以增进食欲,减轻术后痛苦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胃癌 术后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38例高龄(>70岁)食管癌外科治疗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高龄食管癌手术切除3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31.7%)。围手术期死亡1例(2.7%)。结论高龄食管癌治疗以手术为首选,但应谨慎选择病例。精细化手术,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个体化围手术期处理可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肿瘤 高龄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缓解和消除心理压力和各种不良情绪作用,加快乳腺癌患者身心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11~2013期间经我院处置室处理的1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总结和分析。结果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存在着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担心治疗效果、家庭因素、害怕疼痛、形体改变、担心治疗费用、怕影响事业工作是大多数乳腺癌患者的主要顾虑。结论加强乳腺癌病的心理状态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自信心,有利于乳腺癌患者身心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病人 心理状态分析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病人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取80例静脉炎患者,分为喜辽妥、土豆片、50%硫酸镁、喜疗妥联合绿药膏四组。对比四组疗效。结果喜疗妥联合绿药膏组有效率较高于其他三组。II级静脉炎采用喜辽妥联合绿药膏疗效更为优良。四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辽妥联合绿药膏外敷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疗效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乳腺癌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灌肠护理后磁共振(MRI)对直肠癌病临床分型的判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病人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RI检测前是否给予灌肠护理操作分组,对30例MRI检测前未给予灌肠护理设作对照组,对30例MRI检测前给予灌肠护理设作观察组,对灌肠前后直肠癌病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MRI诊断直肠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直肠癌T1~T2分期、T3期分期、T4期分期、总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检测准确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肠护理后磁共振对直肠癌病临床分型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能用于术前分期,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可以准确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灌肠护理 磁共振 直肠癌 临床分型 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理因素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观察了解患者生理、躯体及心理因素情况,并采取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评分。结果患者生理、躯体及心理因素各项调查指标平均值的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患者心理素质越差,其生活质量也更低。结论患者心理因素的好坏,可直接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适当的心理护理科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因素 直肠癌 生活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癌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98例,选取其中49例设为实验组,剩余49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的对比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癌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推荐应用。

  • 标签: 个体化舒适护理 前列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肝癌术后病人身心健康恢复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接收的肝癌患者144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出院护理的对照组患者72例,使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72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身心健康的恢复状况。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心理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素质、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精神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术前生理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出院后观察组患者食欲、睡眠质量、疼痛感和生活质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施行,能够大大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社会活动,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肝癌 身心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及开腹胃癌根治术用于胃癌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治疗的4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根治术(微创组)及开腹根治术(常规组),比较其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包括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且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与常规治疗方法一致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将其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治疗 开腹治疗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的接受化疗的乳癌患者50例,根据患者选择的护理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选择在医院护理,对照组患者选择家居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及护理培训,并对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跟踪观察5个月,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的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护理和家居护理不会影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导管留置时间,对乳癌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和培训,乳癌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可自行选择护理方式。

  • 标签: 乳癌 化疗间歇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术后患者容易罹患口腔炎、溃疡、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良好的口腔护理对于肝癌术后患者的生理舒适、口腔健康以及疾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肝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口腔护理的关系,口腔护理方式及其护理人员水平与口腔护理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制定相应专科口腔护理规范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癌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疼痛护理对晚期癌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晚期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以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癌病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疼痛护理 晚期癌病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胃镜活检查出胃癌的检出率及胃粘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的常见问题。方法对我科近10年电子内镜活检胃粘膜8100例标本中诊断胃癌的病理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诊断胃癌为502例,检出率为6.19%,年龄25~89岁,其中32例经第二次活检确诊,3例为第三次活检后确诊,1例为第五次(其中第二.三.四次为外院活检)活检确诊,2例为胃切除手术后确诊,1例初诊时漏诊,后经复片后确诊为胃癌;1例初诊为低分化腺癌,后行胃切除手术大标本检查修正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结论胃镜对胃癌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虽然胃粘膜活检的病理检查很常见,但实际诊断中的一些问题仍值得总结及探讨。

  • 标签: 胃镜活检 胃癌 检出率 病理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原发性肝癌在早期时无明显临床症状,甚至有些患者毫无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在普查甲胎蛋白(AFP)后提出拟诊,但约1/3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不会升高,甚至在结节直径大于5cm时仍在正常范围内。但超声图像可以提示或排除肝癌诊断。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超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超声影像诊断方法效果。结果对26例肝癌患者超声诊断影像表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超声诊断小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瘤灶渐增大,回声由弱到强,瘤灶增大周围声晖出现率越高,血流信号丰富,确诊率达93%。结论B超容易发现病变,但定性很难。因为肝内小结节病变,如小肝癌、肝腺瘤、小囊肿、小血管瘤、增生结节、转移性癌结节,都可能出现相似的图像。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和良好的显示效果而受到广泛关注。

  • 标签: 肝癌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纵观目前国内临床医学界对肝癌疾病进行防治的现况,虽然已经有乙肝疫苗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的推广应用,使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在未来能够大大降低,然而对于一些目前已经感染了HBV的肝癌疾病患者而言,还缺少有效的阻断预防和治疗措施。而且乙肝疫苗对于经母婴途径传播的乙肝疾病仍然不能够进行有效的阻断。此外丙肝的流行或将成为继乙肝之后,我国肝细胞癌疾病发生的又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增加,也将使肝细胞癌的发生率随之升高。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一级预防、二级预防、诊断与治疗等几个方面入手,对肝癌疾病的防治临床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癌 预防 治疗 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74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掌握本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QOL量表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在护理后,本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通过QOL评测,躯体、心理及社会等功能评分显著提升,和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物质生活无差异(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全面、针对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癌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用于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3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晚期肝癌 综合护理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