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神经膀胱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以及尿频等各种排尿情况的异常。常会导致患者自尊心受到挫折和自卑,无法正常进行社交和生活学习,从而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笔者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该类疾病的临床护理进展,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神经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脑出血并发神经肺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材料。结果40例患者中,肺水肿症状得到纠正及缓解率35.0%,治疗无效致死率65.0%,致死原因包括脑疝、多脏器功能受损、急性肺水肿。结论脑出血并发神经肺水肿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临床治疗困难,并且具有预后效果差,病死率高的特点。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源性 肺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膀胱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脊髓损伤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针对患者脊髓损伤平面进行个性化膀胱功能训练和间歇导尿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自主排尿的时间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具体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颈髓、胸髓以及腰髓自主排尿的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训练前和前4周两组患者尿路感染与B超异常发生率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8周以后观察组的患者尿路感染与B超异常发生率26.67%(8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16例),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个性化的护理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膀胱生理功能的恢复,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诱发并发症发生率的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导尿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在神经膀胱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神经膀胱患者,为其制定饮水计划,根据残余尿量决定导尿次数;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当残余尿量少于100ml,停止导尿。结果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间歇导尿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促使神经膀胱功能的恢复,解决患者因排尿障碍带来的生活困扰,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间歇导尿 生物反馈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沟通在脊髓损伤后神经肠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肠功能障碍患者3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沟通,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治疗沟通。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神经肠功能障碍量化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分、SDS分及神经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肠功能障碍康复患者实施治疗沟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况,有效提升神经肠功能障碍康复效果。

  • 标签: 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 治疗性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清洁间歇自助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患者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行留置导尿法,对实验组患者行清洁间歇自助导尿法。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情况,分析清洁间歇自助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患者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情况在统计学上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清洁间歇自助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清洁间歇性自助导尿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病人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6例脊髓损伤后并发神经膀胱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均实施康复科护理常规,观察组还实施针对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自行排尿时间、入组2个月后自行排尿残余尿液量以及膀胱尿道异常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胸髓损伤、腰髓损伤、颈髓损伤病人恢复自行排尿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2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自行排尿残余尿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1个月、2个月时B型超声检查异常以及尿路感染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病人实施针对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促进病人膀胱功能的康复,减低泌尿系统相关异常率,护理经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康复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神经膀胱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脊髓损伤伴神经膀胱的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自主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伴神经膀胱的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自主排尿时间、减少残余尿量,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血尿是临床常见症状,普通的尿分析仪设备不能完全代替基础尿液显微镜检查,而且形态识别对鉴别肾与非肾血尿十分可靠。故而,笔者认为,尽管实验仪器不能更新、普及与推广,但作为基层医院临检工作者,必须练就扎实的常规基础操作能力。

  • 标签: 尿红细胞形态检验 肾源性血尿 非肾源性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已确诊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4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隆起型12例,息肉型15例,溃疡13例,肿瘤类型小细胞癌为22例,12例不典型癌,6例典型类癌;此外,NSE为弱阳性,Syn、CgA表现弥漫阳性,CD57为阳性;经检查CEA、EMA、CK均表现为阴性。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病理类型相关,因此病理分型对临床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组织学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灯结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神经直肠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神经直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腹部按摩)与观察组(30例,给予红外线灯结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便性状、排便次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排便时间、排便性状均低于对照组,且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3.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结论红外线灯结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神经直肠具有较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直肠 红外线灯 大黄粉穴位贴敷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2例,传统药物治疗)和观察组(52例,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该药对患者血清中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肽(NP)Y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治疗有效率达到(49/52)94.2%显著高于对照组(38/52)73.1%,差异对比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7w后观察组BDNF和NPY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患者抑郁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 西酞普兰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隐咯血和非隐咯血的DSA表现分析不同栓塞治疗策略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数字显影血管造影对50例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隐咯血组(31例)和非隐咯血组(19例),分析其DSA差异,使用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方法1),单纯栓塞微球栓塞(方法2)、明胶海绵加弹簧圈混合栓塞(方法3)治疗,比较治疗差异。结果隐咯血和非隐咯血患者的责任血管主要为支气管动脉异常,两组患者DSA表现基本一致,增粗、迂曲、肺内异常染色等无显著差异;栓塞治疗策略中方法2及3疗效显著优于方法1。结论隐咯血和非隐咯血患者责任血管主要是以支气管动脉为主,咯血患者使用永久栓塞剂栓塞异常责任血管后效果显著。

  • 标签: 隐源性咯血 非隐源性咯血 数字显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水平的变化及与病程、严重程度与转归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在抑郁症和强迫症治疗前后计算BDNF的浓度的结果。结果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低于正常。药物治疗后,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接近正常,但强迫症患者仍低于正常。抑郁症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成负相关。血清BDNF水平与抑郁症及强迫症患者的病程均呈负相关。结论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BDNF水平是变化,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抑郁症 强迫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本文就中医治疗慢性肺心脏病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及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慢性肺心脏病患者40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慢性肺心脏病患者40例均明显好转出院,无复发病例发生。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低氧状态;预防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舒适状态;了解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了解准确记录尿量的意义与方法。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痹胶囊结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保守治疗椎间盘腰痛的有效。方法100例椎间盘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通痹胶囊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通痹胶囊结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是药物保守治疗椎间盘腰痛的有效方法,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椎间盘源性腰痛 通痹胶囊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药物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胆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所收治的68例急性胆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内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胆胰腺炎患者给予内镜治疗,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腹痛、肝功能、尿淀粉酶、血淀粉酶、白细胞等指标的恢复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 疗效
  • 简介:摘要慢性肺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共收治136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心病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