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摄入量与Graves病发生、转归相关性。方法对比分析研究组Graves病患者、对照组健康人群;高尿Graves病患者、非高尿Graves病患者Graves病患者;Graves病转归良好者、Graves病转归不良者TSAb检测值。结果研究组TSAb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尿Graves病患者TSAb活性显著高于非高尿Graves病患者(P<0.05);转归良好Graves病者TSAb活性显著低于转归不良Graves病者(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Graves病发生、转归与摄入量、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相关性,接诊病例后综合判断其实际病情并给予各项对症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更优疗效、预后。

  • 标签: Graves病 碘摄入量 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 发病 转归情况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低蛋白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明确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均热量摄入与日均血清白蛋白下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是否感染、高血糖、C反应蛋白、肌酐、尿素氮、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类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两连续变量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日均血清白蛋白下降为因变量,以上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感染患者较未感染患者血清白蛋白下降更明显;单因素线性相关显示日均热量摄入、血清前白蛋白呈负相关,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日均下降量与感染呈正相关,与血清前白蛋白和日均热量摄入呈负相关。结论低热量摄入、感染导致血清白蛋白快速下降。

  • 标签: 脑卒中 低蛋白血症 热量摄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方法选取我院200例采用对比剂注射剂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注射对比剂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对比剂外渗发生2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对比剂外渗11例,发生率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率和外渗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外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尿的检测结果,为合理指导辖区儿童营养缺乏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尿液测定试剂盒,半定量目测法检测人体尿液中的浓度。结果受检的309例儿童中,缺乏总检出率为44.98﹪,其中男童检出率42.13%﹪;女童检出率48.85﹪,女童略高于男童,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儿童缺乏呈偏态分布,0岁组、1岁组儿童缺乏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1岁之后随年龄的增长,缺乏呈下降趋势。结论2岁以内儿童是缺乏防治的重点人群。

  • 标签: 儿童 尿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方法选取我院200例采用对比剂注射剂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注射对比剂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对比剂外渗发生2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对比剂外渗11例,发生率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渗率和外渗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外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12岁儿童营养状况,给儿童正确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区域40所学校中年龄在9~12岁的8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肿大情况,采集家庭食用盐样、饮用水,测定盐、尿与水含量。结果本次调查中状腺肿大8人,甲状腺肿大率1%;儿童尿中位数为361.7μg/L,城市为370.4μg/L,农村为342.9μg/L;城市与农村盐中位数均为28.0mg/kg,居民用户合格率为95.3%;城市引用水中中位数是7.3μg/L,农村为9.8μg/L。结论该地方为低地区,应该适宜控制食用浓度,维持人体适宜水平。

  • 标签: 儿童 碘营养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增强扫描。对比剂外静脉外渗损伤机制,对比剂外渗原因,干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护理人员指导及询问语言是否影响造影剂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进行研究,以寻找出更合理的指导及询问语言。方法对需作造影剂过敏试验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造影剂过敏试验,出现阳性反应的患者再进行盐水对照试验,以统计假阳性率。结果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假阳性率降低一倍之多。结论在造影剂过敏试验过程中,护士不适当的语言暗示会影响患者的心理,造成结果判断时假阳性的出现。

  • 标签: 语言暗示 碘过敏试验 结果判断
  • 简介:摘要医护人员掌握静脉输注胺酮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原因,及早制定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对改善治疗效果、缩短平均住院日和降低医疗费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胺酮所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预防护理策略和治疗方法。虽然目前针对静脉炎尚无有效防治策略,但循证护理学研究方法为防治静脉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标签: 胺碘酮 静脉炎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胺酮注射液对组织和血管的影响,运用现代专业程序输液,更好的保护患者血管。方法针对CCU病房40例患者给予程序化的血管管理和处理。结果40例患者中,3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和静脉炎,19例应用硫酸镁或土豆片局部治疗缓解,11例痊愈,10例未发现血管变化。结论组织损伤和静脉炎是胺酮注射液的常见并发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正确评估穿刺血管,掌握该药的特点,将有效减少患者组织损伤和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局部组织损伤 静脉炎 胺碘酮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流速对比剂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搜集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接受对比剂CT增强检查的病例,按对比剂的不同流速抽取病例分成4.5mL/s组和3mL/s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5mL/s组发生轻度不良反应8例,3mL/s组发生轻度不良反应5例,均无中度、重度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非离子型对比剂是一种安全、稳定、可靠的对比剂,然而对比剂的特性,以及注射速率的不同,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掌握检查的注意事项,做好检查流程的每一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不同流速碘 CT增强检查 对比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酮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酮治疗,统计对比两组QTC、心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QTC高于对照组,且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QTC,改善其心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胺碘酮 慢性心衰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CT检查中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纳入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6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0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共有30例患者发生过敏,其中观察组8例(轻度反应6例,中度反应2例),对照组22例,两组过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减少CT检查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减轻过敏程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CT检查 碘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胺酮对于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研究组给予胺酮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室率变化及房颤转复率、梗死率等,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室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房颤转复率、再梗死率、死亡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不过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促进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恢复上,胺酮效果要优于普罗帕酮,可作为优先药物选择。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酮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7月期间心内科收治64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随机原则下均分为甲乙两组各32例,甲组采用常规治疗,乙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胺酮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6%)高于甲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左房内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心率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优于甲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针对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酮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小患者左房内径,缩短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并有助于患者心率恢复。同时,在治疗中不会引起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心率恢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通常会将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其心率的速度分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快速型心率失常,其中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病率较高,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有治疗周期长、死亡率高的特点,所以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多名学者的研究显示,胺酮在治疗快速型心率失常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其对于患者心率以及血压的改善都有积极的作用,且该药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广大医院推广此药物。

  • 标签: 胺碘酮 快速型心率失常 心率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131治疗甲亢引起甲减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8例甲亢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甲减分为甲减组和非甲减组,甲减组42例患者,非甲减组46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甲减危险因素。结果甲减组患者抗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升高及降低发生率与非甲减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患者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明显高于非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治疗甲亢临床中容易引发甲减,临床应该重视对甲减的早期诊断,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TGAb、TPOAb、TRAb水平,及时调整131剂量,减少甲减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碘131 甲亢 甲减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