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分析

蒋军刚

(甘肃省秦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天水741600)

【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统计对比两组QTC、心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QTC高于对照组,且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QTC,改善其心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胺碘酮;慢性心衰;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172-02

心衰可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其中慢性心衰是指持续存在的心衰状态,可稳定、恶化或失代偿,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1]。老年慢性心衰随病情发展常会出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影响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探寻高效治疗药物为目前临床研究重点。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在组织内运转缓慢,具有较高亲和力,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具有直接扩张作用[2]。本研究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旨在探讨其对患者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98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8.86±3.54)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病程(2.35±0.27)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7例,Ⅲ级23例,Ⅳ级9例。对照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69.12±3.04)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2.97±0.46)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24例,Ⅳ级9例。两组心功能分级、病程、年龄、性别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研究价值。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采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控制、治疗患者可能诱发的疾病,进行24h全天心电图检测,并进行记录。

1.2.2观察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具体方法:首次治疗使用剂量范围80~150mg,采用0.9%氯化钠20m1稀释药物,稀释后缓慢进行静脉注射。注意在注射过程中,若出现心律转复窦性,应立即停止注射,持续口服胺碘酮;注射后,心率若未得到明显改善,于20min后再次静注胺碘酮,用量为80~150mg;此时,若患者心率仍未改善,继续静注胺碘酮,使用剂量为50mg/h,进行5h持续注射,后将剂量改为30mg/h,并注射48h,总剂量≤1900mg。48h后治疗方式改为口服,持续用药至患者心率<55次/min,QTC≥0.5s,血压降至90/60mmHg,停止服药。

1.3观察指标

(1)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QTC和心率;(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胸闷、头晕、心动过缓、血压下降。

1.4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3]: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无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为无效;经治疗心功能改善1级,或心功能尚未达到Ⅰ级,但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为有效;经治疗患者心功能改善≥2级,或心功能达到Ⅰ级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χ2=4.780,P=0.029)。

2.2治疗前后QTC和心率变化

治疗前两组QTC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TC高于对照组,且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QTC和心率(x-±s)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胸闷1例,头晕2例,心动过缓1例;对照组发生胸闷3例,头晕5例,心动过缓4例,血压下降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8.57%(χ2=6.806,P=0.009)。

3.讨论

心力衰竭为主要由心室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种综合征,老年患者多伴有心率失常,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死亡,影响患者生命安全。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加重了病情,且随时可诱发其他脏器病变,增加死亡率,因此探寻高效治疗药物为临床目前首要任务[4]。

临床传统治疗多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可缓解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症状,但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胺碘酮与其它心率失常药物比较,不仅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还能减慢房内、结区及房室旁路的传导作用,以达到降低心肌兴奋性目的。胺碘酮能阻滞钾离子通道,促进心房、心室的动作电位时程,最终可减慢传导、降低心率、控制心率失常。胺碘酮负性肌力作用小,能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能有效改善预后;胺碘酮能激活神经内分泌激素,且不会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此外,由于胺碘酮在机体内部转动较慢,治疗中结合口服及静脉维持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保证药物治疗效果,充分发挥药物作用,具有更高安全性。胺碘酮治疗机制主要为:将钠通道、钾通道阻断,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率,延长心房、心室动作电位时长,不会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现象;同时阻断L型钙离子,抑制早期后除极电位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治疗后观察组QTC高于对照组,且心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胺碘酮可提高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QTC,能降低心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胺碘酮可提高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QTC,能改善患者心率,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王粉鱼.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4):569-570.

[2]方绮诗,李春来.探究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对疾病的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210-212.

[3]李金会.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J].甘肃医药,2016,35(1):29-31.

[4]梅雪.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