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性血透(MH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MHD治疗的的105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教育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并用简化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测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通过教育后,患者合理饮食、体重控制、水分摄入、遵医用药、良好睡眠、正确看待病症及自我监测等能力评分,以及SF-36评分均显著提升,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MHD治疗中,开展系统、针对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病情管理评分、日间哮喘积分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情绪管理评分为(22.12±1.33)分,对照组情绪管理评分为(18.13±1.02)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管理评分分别为(22.09±1.90)分与(16.21±1.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日间哮喘积分为(0.14±0.03)分,对照组日间哮喘积分为(1.23±0.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哮喘 病情管理能力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前的自我管理能力状况。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病患,共抽取119例,对所有病患于发病前的自我管理能力加以调查。结果高血压病患发病前的自我管理能力标准分为50.36分,其总体水平得分为(78.23±20.47)分,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低。结论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病患并不具备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护理工作人员可针对病患的自我能力水平以及病患的相关影响因素对病患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导以及护理干预,以此来提升高血压疾病的控制率,降低以及防止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发病前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道自我管理能力调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通过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对患者实行调查。结果维护依从性、运动、导管信心、异常情况应对、日常生活、日常导管观察、信息获取的管理评分分别为(23.29±2.9)分、(16.71±2.52)分、(29.82±3.53)分、(17.95±3.18)分、(30.41±5.32)分、(24.44±3.53)分、(8.86±3.45)分。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道自我管理能力较低,为此需护理人员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进行处理,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管理能力

  • 标签: 乳腺癌化疗 PICC管道 自我管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术后常规护理,出院电话随访、定期复查)和观察组(n=40,术后常规护理,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前后采用自制的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对各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实施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条目中除能自觉按医嘱服药和低钠饮食外,其余各条目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可得到持续性的医护关注和监督,能提高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能力,利于病情恢复。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服务对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用。方法选择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32例)及护理干预(观察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差异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78.13%和96.88%,组间差异显著(χ2=5.143,P=0.023)。结论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会显著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12月期间本社区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和试验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促使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社区糖尿病 自我管理能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n=39)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39)。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两组血压水平均较护理前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压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水平、用药依从性、疾病认知和生活行为方式)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水平、用药依从性、疾病认知和生活行为方式)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综合护理干预 自我管理能力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入院治疗的1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1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9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出院指导护理,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指导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护理满意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1)经过延续性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AMA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变的更为明显,观察组的肺活量指标全面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4%高于对照组的74.4%,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肺功能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COPD合并呼吸衰竭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自能护理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采取透析疗法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实施强化自能护理措施。两组随访6个月,采用中文版糖尿病患者自能护理行为评估量表(SDSCA)评估护理前后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SDSCA量表中运动、具体膳食、总体膳食以及血糖监测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强化自能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理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的患者2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显示出的结果均比对照组好,组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对新物临床试验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临床试验的16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微信健康教育,实验组均为自愿加入微信平台,通过成立微信健康教育管理团队,制定微信健康教育计划及对受试者进行严格按照试验方案配合试验的管理,观察两组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的变化。结果160例受试者完成用药,仅出现2例轻微不良事件(adverseevent,AE),实验组未发生AE,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保证了试验研究的质量。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新药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实验的顺利完成,亦有利于提高受试者对试验研究单位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 标签: 自我管理能力 新药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 微信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针对自我管理的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8周后精神症状(PANSS)、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精神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个体化护理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用药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所选对象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7例患者,给予所选患者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并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同时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更高(P<0.05)。干预组患者在社会心理管理、躯体活动管理以及治疗管理和饮食管理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综合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个体化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个体化综合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连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和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观察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后的自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连续护理,不仅能使患者有效掌握健康知识,还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 标签: 连续护理 老年慢性病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连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疾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护理干预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知识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受生育的16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床旁护理方式,观察两组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自我照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水平和新生儿护理能力

  • 标签: 床旁护理 初产妇保健知识 新生儿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施予连续护理模式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3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连续护理模式的43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健康知识把握情况、生命质量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连续护理模式在运用到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施予护理后,可以促使患者相应的病情获得舒缓,并极大地增强其生命质量,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研究 连续护理模式 护理 效果 老年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孕产期健康教育与产褥期心脏病产妇母婴保健知识及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抽签法的原则选用在本院进行治疗心脏病的50例孕产期或产褥期产妇,并且将这80例产妇进行平均分组护理,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将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作为首选护理方式的40例产妇归入对照组,而另40例产妇则是选择系统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并将其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健康教育运用于产褥期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在能够有提高孕产期或产褥期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的认知度,显著增强护理效果,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此法是值得在产妇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使用的最佳护理方式。

  • 标签: 孕产期 健康教育 产褥期 心脏病 产妇 母婴 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