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烧伤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科室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8例烧伤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QOL测定量表测量评定。结果烧伤面积<50%患者,QOL各项评分优于≥50%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患者,QOL各项评分优于未接受康复治疗患者;有配偶烧伤患者,QOL各项评分优于无配有患者。各项目比较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烧伤面积、婚姻及康复治疗与QOL评分有相关性。结论烧伤患者康复期,康复治疗、烧伤面积、婚姻情况等,都会对患者生存质量形成较大影响,应在烧伤康复期进行有效控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烧伤康复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改善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身心状态,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冠心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延续护理,对照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同时也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脑卒中患者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比较血清胰岛、C肽、胰岛释放指数和胰岛C肽比值在区分胰岛瘤和IAS中的价值评价,通过分析低血糖发生时血清免疫原性胰岛水平的差异,找到合理的诊断切点,提高临床医生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以“胰岛自身免疫综合征”、“胰岛瘤”、“胰岛细胞瘤”为关键词,筛选低血糖发作时血糖小于3.9mmol/L,同时测定了胰岛、C肽水平,且明确诊断的病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胰岛、C肽、胰岛释放指数和胰岛C肽比值在区分胰岛瘤和IAS中的价值,切点的选择采用约登指数最大值。结果分析空腹及之后各时段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血清胰岛、C肽、胰岛释放指数和胰岛C肽比值。结论利用血清胰岛、C肽、胰岛释放指数和胰岛C肽比值在检测中的差异表达,能够有效提高临床中对胰岛瘤和IAS两者的区别和临床诊断水平,有效减少临床误诊率。

  • 标签: 血清胰岛素 C肽 胰岛素释放指数 胰岛素C肽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生存质量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71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应用QOL量表评价本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躯体、心理及社会三项功能评分明显提升,和护理前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物质生活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肝癌介入治疗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癌介入治疗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肿瘤科的86例肺癌首次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对患者化疗前、后30d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采用NRS数字分级法评定给予护理后患者癌症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EORTCQLQ-C30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30d,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总体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肺癌化疗的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癌 心理护理干预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生存质量和功能子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护理前,症状子量表和单项测量项目子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护理前,且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癌术后患者 生存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患者中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均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神经内科相关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肢体功能受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情感支持对癌症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于我中心安宁病房选取了100例癌症终末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精神、认知、家庭配合等方面的评分均有所上升,干预组患者的评分上升幅度大于未实施情感支持的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感支持的护理方法对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适宜广泛应用于安宁病房的临床护理中。

  • 标签: 情感支持 癌症终末期 生存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占全世界第一,而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胰岛。胰岛注射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如何掌握胰岛注射装置、注射技术是使用胰岛治疗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不断地去推广、宣传、教育并正确掌握胰岛注射技术。

  • 标签: 胰岛素 注射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效胰岛和超短效胰岛的药物应用及胰岛泵治疗时使用超短效胰岛与使用短效胰岛的不同。方法两种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进行效果对比。结果短效胰岛对降低餐后血糖有明显疗效;短效胰岛是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主要用药。超短效胰岛抑制肝糖原输出的作用更强,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的作用较弱。控制餐后血糖效果好,低血糖风险低,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结论短效胰岛是六聚体,在体内分解成单体才能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而超短效胰岛类似物是双聚体,分解成单体速度快,使用胰岛泵最好用超短效胰岛类似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快,更接近生理状态。

  • 标签: 短效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 药物应用,不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联用特利加压和肾上腺治疗心跳骤停临床观察。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95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患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即为1组;2组;3组,其中,1组进行常规治疗(肾上腺1mg),两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1mg,3组则采用特利加压1mg,并对三组患者治疗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心跳恢复率、生存率、心跳恢复时间三大数据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跳骤停者,早期联用特利加压、肾上腺相比单一用药更有利于心肺复苏的成功,增加患者生存率,提升病患病情治愈度。

  • 标签: 肾上腺素 特利加压素 心跳骤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胰岛泵与多次胰岛皮下注射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胰岛泵治疗,对照组接受多次胰岛皮下注射。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胰岛用量。(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胰岛用量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或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胰岛泵能够在短期内控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用量。

  • 标签: 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在生存质量方面,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之后,患者的遵义用药行为、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率状态等方面情况均存在有明显的改善,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效果方面,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分别为123例、142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94.7%,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个体化延续护理 高血压 生存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造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中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抽选出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两组随机均分,分别命名为对照组(n=60)与实验组(n=6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具体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3.33%,实验组为9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痴呆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更能够保护患者的安全,同时还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程序 老年痴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学服务对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入院接受诊治的肿瘤患者4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者的癌痛程度以及病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展开临床药学服务,制定一个最佳的用药方案,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经临床药学服务后所有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总有效率为100%,对疼痛知识完全掌握有42例,疼痛知识掌握率为93.33%,癌痛完全消失28例,占62.22%,癌痛有所缓解16例,占35.56%,癌痛无变化1例,占2.22%,临床用药安全性达到100%,患者对临床药学服务的满意度为100%,在提高肿瘤生活质量以及缓解癌痛取得良好成效。结论临床药学服务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最佳的用药方案,还提高了患者对癌痛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缓解患者不同时段的癌痛,同时该用药方案安全可靠,无药物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充分发挥着用药治疗疗效。

  • 标签: 临床药学服务 肿瘤 癌痛治疗 生存质量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复发转移率较高,预后效果差,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名,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存活时间仅为6~10个月。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通常为化疗,但是由于长期的使用高浓度药物,导致肿瘤细胞的耐药性逐渐增长,且癌症患者大多数体质虚弱,化疗无法正常进行。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研究资料等,分析了胃癌的病因病机,分别从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等进行综述,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胃癌 恶性肿瘤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长期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因终末期肾脏病在我院长期透析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40例实施延续护理作为观察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5月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各领域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长期透析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老年 透析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的6月—2017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痴呆病患,分别纳入干预组及常规组,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予以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老年痴呆症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其有更满意的预后。

  • 标签: 老年痴呆 护理干预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