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喉炎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通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在疗效的比较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缓解时间的比较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肯定,可迅速改善患儿症状,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喉炎 布地奈德混悬液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静脉输注加序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的变化情况及总体有效率进行判断。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但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疗效来看,观察组的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大规模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布地奈德混悬液 特布他林雾化液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4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布地奈德1.0mg/次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70例)及布地奈德0.5mg/次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70例),对比患儿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72h后肺部哮鸣音、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症状严重程度的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3%)与对照组患儿(2.9%)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接受高剂量布地奈德治疗,能快速改善患儿症状严重程度,同时患儿治疗期间安全性未受到高剂量治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哮喘 急性发作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有小儿高热患者,并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治疗)和观察组(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后体温控制情况以及退热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前后体温控制情况以及退热治疗比较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布洛芬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控制患儿的体温,具有较好的退热效果。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高热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7年6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60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与吸入治疗组(30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传统静脉滴注激素等方法进行治疗,而医师对吸入治疗组患者采取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吸入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各种症状、体征消失天数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 雾化吸入 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沙芬缓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校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中抽取210例作研究对象,并经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105)采取右美沙芬缓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n=105)单纯采取右美沙芬缓释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评分变化以及耐受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症状评分是(1.42±0.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0.41)分(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耐受性均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沙芬缓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肯定,且患者对其耐受性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 感染后咳嗽 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特布他林雾化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60例,对其分组采用随机原则进行,其中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实验组实施特布他林雾化联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实验组96.6%,实验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特布他林雾化联合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特布他林雾化 布地奈德混悬液 咳嗽变异性哮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肺炎患儿12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参照组(63例,常规治疗)和实验组(62例,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6.8%)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的(87.3%)的,P<0.05;治疗组患儿临床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肺炎患儿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小儿肺炎 布地奈德混悬液 沙丁胺醇溶液 雾化吸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相应护理手段。方法随机将76例哮喘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行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并辅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并辅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药物安全性高。

  • 标签: 布地奈德 复方异丙托溴铵 小儿哮喘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布地奈德使用剂量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A组采用1.0mg/次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B组采用0.5mg/次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疗效及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观察。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较B组80.49%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FVC、FEV1、PEFR、CRP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儿治疗后的FVC、FEV1、PEFR等肺功能指标优于B组,CRP水平也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更佳,也能快速改善肺功能,控制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孟鲁司特钠 小儿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究布地奈德配合复方异丙托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护理措施,得出结论布地奈德配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非常显著。另外,做好雾化吸入时的护理工作,对于提升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复方异丙托溴铵 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选取80例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40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1±0.2)d、(5.7±0.4)d、(4.7±0.1)d、95.0%,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措施能很好的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 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 小儿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蒙脱石药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与药物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给予试验组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纯思密达治疗。结果(1)试验组药物疗效总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8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药物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泻等症状。

  • 标签: 轮状病毒性肠炎 复方嗜酸乳杆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慢性咳嗽中采取布地奈德以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治疗存在慢性咳嗽患儿66例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以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患儿的治疗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χ2=0.216,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慢性咳嗽采取布地奈德以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布地奈德混悬液 慢性咳嗽 小儿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期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行短期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复发率、VAS以及血清糖皮质激素水平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理想,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也降低了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抽出囊及乳头溢应用基溥层制片技术的细胞学形态特点、诊断意义。方法统计2012.5~2013.5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543例穿刺抽出囊及乳头溢应用基薄层技术与传统涂片两种方法诊断为恶性肿瘤、可疑恶性肿瘤细胞病例留存片进行回顾性对比,均采取双盲法由同一细胞医师诊断,同时追踪其手术切除病检结果及其免疫组化进行对照。结果对354例颈部抽出囊标本直接传统涂片及处理后基薄层制片二者对比,应用基薄层制片在颈部穿刺抽出囊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13例,可疑恶性肿瘤细胞2例。传统涂片4例漏诊。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6.67%;基薄层制片技术在171例乳腺抽出囊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7例,可疑瘤细胞3例,传统涂片2例漏诊。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基薄层制片技术在18例乳头溢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4例,可疑瘤细胞1例,传统涂片1例漏诊,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结论基薄层制片法在颈部、乳腺穿刺抽出囊及乳头溢标本的诊断中,灵敏度共提高了66.67%,优于传统细胞涂片法,且能确明诊断较适宜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 标签: 液基薄层制片技术 恶性肿瘤 乳头溢液 穿刺抽出囊液标本 细胞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口服补和静脉补对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诊断为病毒性肠炎的患儿85例,随机分为口服补组(41例)和静脉补组(4例),口服补组给予ORSIII补盐,静脉补组经静脉通道给予低张或等张。比较两组患儿的6小时内补成功率、发热消退、腹泻好转时间和病情恶化率等。结果两组患儿的6h内补成功率、发热消退、腹泻好转时间和病情恶化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病毒性肠炎患儿口服补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能替代静脉补

  • 标签: 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 小儿病毒性腹泻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检验的基本方法。方法对50例有临床症状疑患前列腺炎患者开展了前列腺常规检验以及支原体培养,对一部分患者开展了衣原体检测以及细菌培养,将支原体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与正常组进行综合性对比,同时应结合CT检查结果对前列腺检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论MP呈阴性还是阳性,前列腺中的卵磷脂小体、白细胞PH值的变化无相关性。CT与MP阳性兼有卵磷脂小体、白细胞PH值的差异具有相关性,细菌培养阳性与正常前列腺当中的卵磷脂小体及白细胞PH值具有相关性。结论疑患前列腺炎患者需采用前列腺检测的方式开展有关项目的检验,同时也是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 标签: 前列腺液 检验 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透析B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中四个阶段,形成环环相扣,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中对透析B的监测管理,每次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结果加强透析细节管理后,规范了透析的配制。结论通过规范化的PDCA循环管理,不仅能够规范透析配置的质量,保证血液透析的质量;而且还能够有效完善科室常规质检的标准,提升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

  • 标签: PDCA循环 透析 B液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取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并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36例,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使用药物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是治疗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可靠手段。

  • 标签: 布地奈德 盐酸氨溴索 毛细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