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降低所致皮损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通过对皮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佩戴患者皮损的发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所致皮损的发生率由4.87%降至0%(目标值1.9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所致皮损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支具所致皮损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采用胸腰骶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腰骶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Cobb角10°~19°总有效100%;Cobb角20°~29°总有效82.00%;Cobb角30°~40°总有效40.00%;经对比,发现Cobb角10°~19°治疗效果明显高于Cobb角30°~40°,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采用胸腰骶治疗能够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特别是针对于轻度、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疗效更为确切。

  • 标签: 胸腰骶支具 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80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取加味金芙膏外敷联合固定(制动、患者抬高),对照组单纯固定。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段的临床症状,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开始有显著性差异,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金芙膏联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有显著疗效,优于单纯固定治疗踝关节扭伤。

  • 标签: 急性踝关节扭伤 加味金芙膏 支具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外展在关节镜下喙突移位(Latarjet)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下不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14年9月-2016年5月13例肩关节镜下Latarjet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下不稳术后患者应用肩关节外展及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3例病人经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均康复出院。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肩关节功能评估采UCLA计分标准,终末随访时为(31.6±2.0)分,优10例,良2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2.31%。结论关节镜下Latarjet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下不稳术后患者正确应用肩关节外展,予以系统、规范的护理,可有效提高肩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关节镜 喙突移位术 肩关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决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存在的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易致患儿死亡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我院采用了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技术。方法于2012年选取出生年龄30分钟~28天、胎龄33~42周、平均体重2900克的100例新生儿进行手背静脉穿刺采血,采血量为2~5毫升,采用常规采血容器,选择患儿充盈的手背静脉进行消毒、采血。结果发现一次采血成功98例,一次成功率为98%,其中两例因血管太细针头滑脱和针头刺穿导致失败。结论经研究发现该法具有诸多优点,如穿刺难度小,易掌握,采血成本低,易操作,能有效降低对新生儿的负面影响。该技术实用性强。具有普遍性和推广型。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采血 手背 头皮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延平区托幼机构餐饮卫生状况。方法使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结果桶、盆等大餐具的合格率较碗、杯、调羹等小餐具的合格率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意义(x2=5.53,P<0.05)。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6月在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行首次MECT患者家属16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健康教育内容、时间、地点、方式和频度需求。结果门诊与住院MECT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短暂记忆障碍及处理、自我放松技巧及方法都非常需要知道,对开展健康教育时间、地点、方式和频度需求各有不同。结论根据门诊与住院家属对健康教育各方面的需求的不同,采用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

  • 标签: 门诊与住院 改良电休克治疗 家属 健康教育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静脉输液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方法总结改良排气法在临床中进行实践应用,与传统排气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应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一次排气成功率达到95%,传统排气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为70%。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提高了护士操作效率,避免了药液浪费,防范了护患矛盾,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 标签: 改良 静脉输液排气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胃管固定方法,有效预防管道滑脱,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观察和临床实践,对胃管固定方法在原有方法基础上进行了再改进,对胃管进行“三固定”。结果再改进的胃管固定方法简单,更有效预防管道的脱落,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胃管固定 方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胃管固定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取得的效果。方法将8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40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胃管固定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重新固定、胶布过敏、感觉舒适、非计划拔管等方面的差别。结果改良组患者在重新固定、胶布过敏、感觉舒适、非计划拔管等方面显著优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组胃管固定方法比对照组传统固定方法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 胃管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老慢患者的诊疗从而进一步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基层医院收治老慢患者进行诊察与治疗,使用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以及致病的原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在对这些老年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方案效果极佳,可以快速的缓解老年患者的症状,减轻他们的痛苦,促进痰的排除,有利于呼吸道的畅通。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结合当地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形,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呼吸道疾病。

  • 标签: 基层医院 老慢支患者 致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改良Kugel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采取改良Kugel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在院诊治时间、术后在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病症复发率。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在院诊治时间、术后在院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随诊时间较短,暂未发现有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改良Kugel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 标签: 改良Kugel手术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理论在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改良截石位中应用。方法将100例宮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截石位,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截石位。比较两组患者因体位引起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肢体麻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达80%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理论应用的改良截石位能减少因手术体位而引起的并发症,增加患者术中体位的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截石位 舒适理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药熏蒸机接水器改良设计所需材料、方法及应用情况。方法将大塑料饮料瓶进行设计替代量杯或小桶接收储存熏蒸机工作时的出水。结论改良设计后的接水器易固定,储量大,安全方便,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中药熏蒸机 接水器 设计改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康复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社区一共接收了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前提下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焦虑心理、抑郁心理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提高,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社区老年慢支 康复的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城市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我院增设孕产期心理门诊,掌握每位孕妇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疏导,让产妇达到最佳心身状态;帮助产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解除紧张、恐惧心理,减轻疼痛;最终对其生产方式给予心理干预,降低未指征的剖宫产率。二胎政策的开放,人们对顺利生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减轻疼痛、保证母婴安全。因此对未剖宫产指征的产妇进行产式干预,亦对二次生育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

  • 标签: 心理门诊 未具剖宫产指征 产式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改良剖宫产术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改良剖宫产术产妇100例为研究组,抽取同时来院进行传统剖宫产术产妇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和术后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和术后恢复排气时间、疼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6±3.8min和100.9±6.1ml低于对照组64.4±5.2min和188.2±5.2ml,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9.8±3.522h和22%低于对照组27.7±6.7h和48%。研究组胎儿娩出时间6.6±3.1min低于对照组19.1±4.2min。结论改良剖宫产术应用于临床分娩中,能够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改善预后。

  • 标签: 改良剖宫产术 术中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改良Gamm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2月使用改良Gamma髓内钉固定治疗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闭合穿钉,小切口复位。结果本组中10例随访6~18个月,优9例,良1例,优良率100%。股骨粗隆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约11月,骨折愈合率达到100%,无髋内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Gamma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对冠脉综合症患者皮下出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期间我院心内科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抗凝的冠脉综合症患者7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改进组采用改良式注射方法。观察两组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结果改进组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综合症患者采用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可帮助缓解皮下出血情况和减少疼痛发生。

  • 标签: 注射方法 低分子肝素 冠脉综合症 皮下出血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