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提高精神科患者安全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精神科采用常规护理,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精神科采用预见性护理,分别抽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护理人员的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各方面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精神科疾病患者安全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精神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患者镇静治疗过程中,安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7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镇静治疗,且在镇静治疗过程中接受系统的安全护理,对患者接受安全护理前后的各项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选患者在接受安全护理后,机体主要指标出现明显改善,与接受护理前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镇静治疗患者接受安全护理,其主要机体指标会出现明显改善。

  • 标签: ICU 患者 镇静治疗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所谓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评价护理质量的高低,护理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因为护理安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可在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对社会治安的维护有积极意义。耳鼻喉科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科室,所面对的患者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其主要的原因除了治疗疾病外,还存在着“面子”的问题。所以说,医疗护理事故的防范,是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 标签: 耳鼻喉 护理管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提升危重症患者护理水平,并对解决危急重症患者护理护理质量指标的对策进行总结评价。方法通过结合在笔者所在医院在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接受危急重症护理的77例患者的资料,分析研究危重症患者护理的各项指标,对不同的危急重症患者护理中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危急重症患者护理措施的针对性。结果经过对现有的危急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查询研究,最终发现,通过对血液感染率、压疮发生率等指标的调研,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结论针对研究结果得到的情况,可以看出,进行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危急重症患者护理水平,有着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危急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护理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80例ICU重症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抢救成功率和预后良好率;(2)重症病房环境质量、心理护理质量、文书书写质量;(3)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1)b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预后良好率显著比a组高,P<0.05;(2)b组重症病房环境质量、心理护理质量、文书书写质量显著比a组好,P<0.05;(3)b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科高龄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管理。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10月份住院患者中的5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2016年1-10月住院病人50例作为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老年人的安全护理,避免安全隐患。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干预和安全管理前后效果进行比较,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优化,加强安全护理后更加保证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医疗纠纷,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实施前满意度80%,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干预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为87.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都比对照组的要低,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可以增强患者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控制血糖,值得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糖尿病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文采集样本目标是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诊治的68例ICU重症患者,参考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n=34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n=34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ICU重症患者焦虑评分数值、抑郁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数据,临床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数值,数据间呈现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老年肾病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内科老年肾病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和满意程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护理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0%;实验组组患者为4%。实验组患者护理期间舒适度和满意度分别为96.80%、98.00%;对照组患者护理期间舒适度和满意度分别为80.80%、84.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临床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对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肾病患者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提高临床护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骨科患者110例,回顾相关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分析骨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对患者进行不安全因素分,并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1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82%。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82%,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9.10%。观察组没有患者投诉,对照组患者的投诉率为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有效地处理,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进一步增加护理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老年骨科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癌症术后化疗患者使用PICC的安全问题,得出结论要加强护理人员对PICC操作及护理安全意识,保证PICC使用的有效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癌症术后化疗 中心静脉置管 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安全管理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应用。方法选取乡镇医院住院患者一共10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6年2月1日—2017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住院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住院患者),分别实施安全管理以及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评分(90.21±1.15)分、管理质量评分(89.23±1.01)分与对照组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评分(80.11±1.45)分、管理质量评分(75.20±1.01)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管理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安全管理 乡镇医院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手术护理安全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安全因素护理100例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安全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过程安全隐患发生原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各项安全隐患发生的例数、护理干预风险事件和差错潜在危险问题发生比例均较低,其中护理干预风险事件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同时,实验组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技术欠缺、服务意识淡薄、法律意识欠缺和过度疲劳的存在情况相对较低。结论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手术护理过程中常伴有伤口感染、胃肠道感染等不安全因素发生,适当的安全因素护理可以改善护理过程的护理技术、服务意识等多方面问题。

  • 标签: 外科 老年 手术护理 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智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老年智能障碍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护理疗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6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老年智能障碍患者采用全面的安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事故发生率,降低患者受伤比例,提高患者的住院安全性,并且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此,非常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老年智能障碍患者 住院期间 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对医院细节服务有更多的期待。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原因更多表现在护患关系上,为解决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不满,医院必须深化细节与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细节管理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行各业都将细节管理进行合理的运用,并体现了其价值。细节管理与护理工作的有效结合,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尤其对眼底病患者的治疗起着促进作用,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医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 标签: 深化细节与安全管理 眼底病 生活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策。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作为基础,运用检索、小组讨论、层次分析法以及函询法等多种方式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明确,然后对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结果两轮函询之后,其回收率为92.3%与96.1%,权威系数达到为0.865、0.868,协调系数为0.175与0.265,采用χ2进行检验后,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构建出一个包括三项1级指标,21项2级指标以及97项2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医院依据ICU的实际特点,构建出一套专门针对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拥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可以为医院ICU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ICU 护理安全质量体系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妇科护理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特殊的工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妇科护理质量安全要求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妇科护理工作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当前妇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入手,探析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妇科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法律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宫颈癌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建立微信群、电话随访、定期再培训讲座等方式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认知、情绪、行为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腹膜透析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价值,形成护理安全性提升的良好基础。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风险管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的例数较少,对护理风险管理服务的评价较高。结论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极容易因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不佳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