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张炜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脑科院区急诊科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目的:研究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文采集样本目标是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诊治的68例ICU重症患者,参考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n=34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n=34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ICU重症患者焦虑评分数值、抑郁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数据,临床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数值,数据间呈现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294-02

ICU属于临床抢救以及监护危重患者的重要科室,近几年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迅速发展,家属和医护人员越来越注重ICU患者心理反应,且心理情绪会对病情预后造成直接影响,需要高度重视[1]。本次主要阐述了心理护理干预用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的68例ICU重症患者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文参考随机法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的68例ICU重症患者进行分组,即为对照组(收入34例)与实验组(收入34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取值上下限分别为83岁和34岁,中位年龄数值(57.55±3.22)岁。实验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取值上下限分别为84岁和33岁,中位年龄数值(57.81±4.01)岁。比较且研究两组基础数据信息,P>0.05,不显示统计学之间分析意义。

纳入标准:(1)满足ICU科室收入患者的标准;(2)患者与家属表示了解ICU同意书后表明自愿认可签字;(3)对医学伦理委员会申请被批复。

排除标准:(1)妊娠期患者;(2)哺乳期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1)针对性心理疏导:依据患者病情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充分了解,采取患者感兴趣话题,及时其交流,构建良好护患之间关系,详细回答患者的疑惑。交流中护理人员需要尽早发现患者焦虑与抑郁原因,选择音乐疗法,促使患者维持乐观且积极的心态,为其建立良好信心,提升配合度。(2)疾病认知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疾病正确了解以后,依据其基本状态予以阐述疾病知识,如注意事项和治疗措施,以成功病例方法提升患者配合度。(3)构建家庭氛围: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家属ICU病情危重,存在较高治疗费用,会增加家属心理压力,如不能良好进行处置,容易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导致发生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所以,不但需要将患者心理疏导工作做好,也需要及时与患者家属交流,告知其简单护理技巧,建立良好的患者家庭氛围。

1.3观察指标

观察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ICU重症患者焦虑评分数值、抑郁评分数值、临床护理质量。

(1)选择SAS(焦虑评分量表)与SDS(抑郁评分量表)评价两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评价,得分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良好。(2)临床护理质量主要包括护理态度得分、沟通交流技巧得分、心理护理得分、护理操作得分。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forwindows软件包处置68例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临床护理质量、焦虑评分数值、抑郁评分数值)采用均数差表示,行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P<0.05,数据间呈现统计学分析意义。

2.结果

2.1计算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ICU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质量

实验组ICU重症患者护理态度得分、沟通交流技巧得分、心理护理得分、护理操作得分与对照组对比更高,P<0.05,数据间呈现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1。

2.2计算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ICU重症患者焦虑评分数值、抑郁评分数值

护理前对照组ICU重症患者焦虑评分数值、抑郁评分数值和实验组比较无变化,P>0.05,统计学无分析意义;护理后对照组ICU重症患者焦虑评分数值、抑郁评分数值和实验组比较变化显著,P<0.05,数据间呈现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2。

3.讨论

心理护理即为依据心理学技巧和理论[2],采取各种措施于整个护理中使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一种辅助治疗措施,有利于尽早恢复患者健康;心理护理干预使用之后有利于改正患者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模式。医院危急重症治疗中ICU科室是重要场所,且因存在危重和复杂的病情,此时患者机体处于危机状态,增加精神压力[3]。ICU患者大约有14至71%的概率方式心理问题,表示ICU患者目前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4],此时需要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依据患者情绪表现、心理变化等进行个体化疏导,改变以往被动服务模式,形成主动护理显著改善不良心理情绪的措施,同时结合系统化宣传教育,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建立良好认知水平[5-6]。

此文计算显示,实验组ICU重症患者护理后临床护理质量、焦虑评分数值、抑郁评分数值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数据间呈现统计学分析意义。表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之后可将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进行缓解,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是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可靠性的护理措施。

综合以上结论,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和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对比形成更值得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秋云.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50-50.

[2]孙四美,夏丽.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7):961-964.

[3]董艳芳.浅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临床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257-257.

[4]倪莹华.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21):121-122.

[5]宋彬娜.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

[6]王国艳,魏娜,马冬梅.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5):39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