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孢哌酮以及头孢曲松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选120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第一组采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第二组采用头孢哌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成本-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显著;但第一组患者的增量成本-效果(△C/△E)显著低于第二组相比,P<0.05。结论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头孢哌酮以及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均能取得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采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更经济,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患者的治疗经济压力,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头孢曲松 下呼吸道感染 成本-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头孢曲松他唑联合溴已新方案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他唑治疗,研究组采用头孢曲松他唑联合溴已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喘憋、咳嗽、胸片炎症消失时间(2.0±0.6)d、(4.1±1.2)d、(6.3±1.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5±1.1)d、(6.3±1.5)d、(8.6±2.2)d,研究组患儿体内细菌清除率(90.0%)、治疗的总有效率(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孢曲松他唑联合溴已新方案对肺炎患儿治疗,不仅能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其体内细菌清除率,从而能有效提高患儿整体预后效果。

  • 标签: 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 溴已新 小儿肺炎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儿化脑膜的临床特点及容易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确诊为化脓脑膜的足月儿,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两组,分别记录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分析容易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61例足月儿纳入此次研究,其中有并发症组35例,无并发症组2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入院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儿在肌张力异常和脑脊液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反应差、抽搐、拒奶、黄疸及前囟饱满等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血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脑脊液白细胞、糖浓度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肌张力异常为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化脑膜诊断困难,有较多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影响足月儿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肌张力异常及脑脊液蛋白水平,其中肌张力异常是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足月儿 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特点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炎治疗患者选择西药药剂头孢哌酮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炎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炎治疗患者临床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对照组常规西药;观察组西药药剂头孢哌酮;对比炎治疗患者的疗效评价效果等。结果在炎治疗评价效果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炎治疗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出现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概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炎治疗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炎症治疗患者,对其基本表现等加以分析后,合理选择西药药剂头孢哌酮的方法进行治疗,最终可以成功提高炎治疗评价效果,降低呕吐以及腹胀等系列疾病发生率,凸显西药药剂头孢哌酮治疗炎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炎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型化脓脑膜致高热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重型化脓脑膜致高热患儿65例,按随机数据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降温等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综合化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及全面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2.75±2.15)d,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6.69±4.84)d,研究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重型化脓脑膜致高热患儿实施综合化优质护理干预,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重型化脓性脑膜炎 高热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孢哌酮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以来收治的74例接受对症抗菌治疗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7例患者均给予头孢哌酮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37例患者则给予头孢他啶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干预后,观察组37例患者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37例患者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1.62%,相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2%,观察组相应高于同期对照组,但组间差异对比,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哌酮具有着确切的抗炎效果,可综合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痛楚,但治疗应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规避患者健康影响。

  • 标签: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孢噻肟/治疗细菌痢疾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将100例细菌痢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噻肟/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治疗,治疗3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愈率、发热和大便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的治愈率为96.0%(48/50),对照组治愈率为78.0%(39/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发热及大便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孢噻肟/治疗细菌痢疾效果良好,安全高,是临床治疗细菌痢疾的良好选择。

  • 标签: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细菌性痢疾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药药剂头孢哌酮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4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头孢他啶治疗的参照组(n=37),以及实施头孢哌酮治疗的研究组(n=37),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参照较参照组更优,且呈现P<0.05的最终检验结果,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应用西药药剂头孢哌酮对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西药药剂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乳突炎并发化脓脑膜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合理安放体位,心理护理,做好腰椎穿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等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病人康复出院,无脑疝发生。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颅内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化脓性脑膜炎 乳突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曲松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应用头孢曲松发生不良反应30例为研究对象,总结不良反应类型并对头孢曲松的临床合理应用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不良反应例中,年龄60岁以上15例,用药60min以内出现20例,用药60min以后发生不良反10例;不良反应以皮肤受损为最多10例,其次为消化系统6例。结论头孢曲松不良反应的涉及面较广,应该重视其临床应用,加强用药的观察与监测,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接受头孢曲松与治疗,对照组接受孢呋辛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4.0%(P>0.05)。(2)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6.2±0.5)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6.0±0.4)天,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3)观察组成本/效果20.9,对照组成本/效果14.7(P<0.05)。结论头孢曲松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效果佳、成本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曲松钠 头孢呋辛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接受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以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4年1月—2018年6月,例数为120例,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则接受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联合治疗,分析2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0.00%)高,P<0.05;实验组患者肺部湿啰音、喘息、发热、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不良反应几率(8.33%)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21.67%)低,P<0.05。结论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接受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联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阿奇霉素 头孢曲松钠 小儿患者 重症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头孢派酮联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头孢派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与头孢派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0d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41/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头孢派酮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阿奇霉素 头孢派酮钠舒巴坦钠 重症肺部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头孢曲松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其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使用头孢曲松患者2562例,对其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临床合理应用。结果2562例应用头孢曲松患者中,有64例(2.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8例(59.4%)过敏反应、17例(26.5%)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6例(9.4%)出现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3例(4.7%)患者出现机体抽搐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头孢曲松时,不仅要严格掌握其指证,还需掌握其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才可以尽量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曲松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感染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到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感染心内膜炎患者则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进行治疗,而研究组采用头孢曲松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后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感染膜炎患者采用头孢曲松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显著改善临临床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炎琥宁注射液 急性感染性内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头孢哌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采取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5.0%、总有效率92.5%均高于对照组显效率65.0%、总有效率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采用头孢哌酮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副作用低。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急性胆囊炎给予头孢曲松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4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72名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治疗,72名观察组患者予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2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6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温下降时间,体温达到正常时间和腹痛的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头孢曲松钠 左氧氟沙星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