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全民运动下的体质提升,伴随着放松训练和放松技术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放松训练的角度,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

  • 标签: 运动 身心健康 放松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选取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MBI、FMA-UE的评分情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康复科治疗治疗训练,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还增加运动想象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ugl-Meyer量表中上下肢功能积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常规综合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能力的提高。

  • 标签: 运动想象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从运动控制训练探讨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方法。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园在2015年9月—2018年10月间收治,临床诊断为GMFCSⅡ级痉挛型的双瘫脑瘫患儿,共60例患儿。根据抽签法,分为A、B两组,每组人数相等。两组患儿均接受运动疗法,A组患儿在运动治疗基础上,每天增加15分钟的运动控制训练;B组患儿在运动治疗基础上,每天增加15分钟的肌力训练。三个月后,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中D区和E区分值的变化,分析运动控制训练对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作用。结果三个月持续治疗后,每天增加15分钟运动控制训练的A组患儿,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中D区和E区的评分优于B组患儿,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运动控制训练在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方面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实践、推广。

  • 标签: 运动控制训练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塑形技术对恢复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恢复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20例。A组采用塑形技术+行为技术+限制技术,B组采用塑形技术+限制技术,C组采用作业疗法+限制技术。结果而在三组的MAL指数对比中,A组治疗后6个月以及12个月的MAL指数,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的MAL指数对比却不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单独的塑性技术和强化作业疗法中发现,两组的康复疗效具有共同的效果;而A组采用塑形技术联合行为技术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疗效。因此,在康复治疗中的行为因素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校滑雪教学中运动损伤规律。方法选择本校滑雪教学中存在运动损伤的80例学生作为研究案例,对运动损伤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损伤的男女分别是50例和30例,比例分别为62.5%和37.5%,男性的损伤几率高。运动损伤的实际原因得知,包括不良心理因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以及气候因素、缺乏安全意识、教学组织安排不到位等。损伤部位以膝关节损伤、踝趾关节损伤、指腕损伤、头部损伤为主。结论高校滑雪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在整个过程中为了减少损伤几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滑雪教学顺利完成。

  • 标签: 高校滑雪 运动损伤 规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帕汤治疗帕金森非运动症状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美多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镇帕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消化系统症状积分以及精神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帕汤治疗帕金森非运动症状效果理想,不仅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帕金森 非运动症状 镇帕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方法将29例高山滑雪膝关节损伤的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结合其损伤的位置、损伤的类型进行分析。结果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位置多在前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及滑囊炎。根据其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类型,依次顺序为扭伤、拉伤、擦伤、挫伤及切伤。结论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等损伤发生率较高,且其受伤类型主要包含扭伤、拉伤等,需要加强针对性防护,降低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发生率。

  • 标签: 高山滑雪运动员 膝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的,来我科进行治疗的早产儿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了口腔运动干预护理方法。结果两组开始经口鼻喂养、完全经口喂养、住院时间对比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喂养效率、出院体重量、体重量增长速度对比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运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开始经口鼻喂养、完全经口喂养、住院时间,提高喂养效率、出院体重量、体重量增长速度,值得新生儿及NICU病房广泛采用。

  • 标签: 口腔运动护理干预 早产儿 经口喂养
  • 简介:《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表现出缓慢降低的趋势,视力不良和肥胖检出率持续增加,并呈现低龄化发展[1]。缺乏运动动机是大学生消极运动的因素之一。运动动机指的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满足的需要或需求,是人们参与和维持锻炼行为的心理动力。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运动动机和运动持久性呈正相关,且能正向预测运动的频率和强度[2-6]。国外的研究也证明了运动动机能正向预测运动行为[7,8]。

  • 标签: 缺乏运动 身体素质 大学生 国民体质监测 数据显示 视力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运动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和运动功能,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83.3%、96.%,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在治疗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FMA、MBI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MBI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FMA、MBI评分改善效果明显更好(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应用运动康复疗法,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康复治疗 常规康复治疗 运动康复疗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应用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共有8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疗,对其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43例,分别给予运动康复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LVEF、LVEDD、LVESD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F、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应用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后,可明显改善其心功能,促进病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慢性心衰 运动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6例。康复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康复组和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以及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康复组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2例(4.35%)显著低于常规组9例(19.57%),各组护理前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出血 偏瘫患者 康复护理干预 运动功能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饮食与运动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积极展开饮食与运动护理干预。结果同组比较,干预前后观察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有效展开饮食与运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护理 运动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在我院的10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选取的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早期康复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肌力改善情况以及ADL评分、FMA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改善的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炸走患者;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FMA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对比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肌力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显著提升,因此,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防脑出血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中早期运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与观察组(n=3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早期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运动护理,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出血 下肢静脉血栓 早期运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双盲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诊的70例中风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研究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另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不仅可改善运动功能,而且可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中风 早期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疗法结合运动疗法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门诊及心理门诊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中,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到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认知-运动”干预组,“认知-运动”干预包括规定强度和频率的健身跑运动锻炼及个体化的认知治疗;分别在基线和第1、3、6和12个月进行盲法评估HAMD-17、CGI、SF及SERS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HAMD-17、CGI及SF改善优于对照组,SERS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认知疗法结合运动疗法能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的情绪及社会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认知治疗 运动治疗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训练法干预对中轻度精神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46例中轻度抑郁症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其中,所有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口服多虑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以运动训练干预法,分别比较两组4个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的HAMD评分平均值为(31.5±7.3)与实验组的(30.9±6.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愈6例(26.08%),显效9例(39.13%),有效4例(17.39%),无效4例(17.39%),总有效率为82.60%,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治愈9例(39.13%),显效6例(26.08%),有效6例(26.08%),无效2例(8.69%),总有效率为91.30%,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轻度抑郁症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法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中轻度抑郁症 运动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