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或再次剖宫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成都玛丽亚天府妇产儿童医院和成都金沙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100例(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50例为一组。经阴道分娩组50例,再次剖宫产组50例;选取同期50例初次剖宫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结果分娩后,对照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再次剖宫产组;经阴道分娩组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优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效果可行。

  • 标签: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经阴道分娩 再次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行阴道分娩产程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61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行全面护理干预及产程观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阴道分娩产妇38例,34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4例<7分,仅1例术后大出血,平均住院天数3.6(d),平均住院总费用(2281.56)元,新生儿窒息2例;剖宫产妇23例,16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7例<7分,产后感染者9例,平均住院天数7.8(d),平均住院总费用(4979.83)元,新生儿窒息10例。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及严密观察,能有效提高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成功率,减少母婴产后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等,值得研究和借鉴。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全面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0例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情况。方法40例患者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产科收集的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回顾性分析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生子宫破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病例,并就产妇产后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0例产妇最终均经引导分娩成功,其中14例会阴侧切,2例出口产钳、2例胎头吸引助产成功。平均出血量在(225±43)ml,新生儿Apgar评分4~7分,未发生子宫破裂情况。结论针对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如符合经阴道分娩指征的应在严密监护下给予自然分娩试产,经阴道分娩可减少患者术后痛苦和多种并发症,但试产失败的产妇必须行再次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再次妊娠 新生儿窒息 产后出血 经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采取阴道分娩的产程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最终行阴道分娩38例,再次剖宫产27例;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5.26%,显著低于再次剖宫产组29.63%,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程监护和积极心理护理,是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分娩成功的关键因素,应给予重视。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干预,为降低母婴并发症促进阴道分娩成功提供参考,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对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781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患者,实施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干预。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意愿、符合适应证且无阴道试产禁忌证患者,实施产前宣教评估、产时严密监测与护理干预及产后系统化管理,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的1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产妇进行分析,观察其产程并积极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分析100例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100例产妇阴道成功分娩率是56.0%,剖宫产率44.0%,均无任何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加强产程观察并积极配合有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剖宫产率,提升阴道分娩率。

  • 标签: 剖宫产术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产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6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同期58例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中出血量、分娩成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中产妇产中出血量为(134.64±17.92)ml、分娩成功率为55.17%、新生儿Apgar评分为(9.01±0.57)分、新生儿窒息率为3.45%、并发症发生率为8.62%,观察组分别为(141.13±18.72)ml、51.67%、新生儿Apgar评分为(8.96±0.61)分、新生儿窒息率为5.00%、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可行性
  • 简介:摘要对近年来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程观察和护理干预进行了概述,详细阐述了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程观察和护理干预。

  • 标签: 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月妊娠疤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探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实施性。方法选定我院2005年1月到2009年1月,住院分娩的疤痕子宫孕妇168例阴道试产与同期住院172例疤痕子宫的孕妇剖宫产分娩比较,结果两组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发生产后出血量及产褥感染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疤痕子宫足月孕妇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阴道分娩成功率很高,对产妇及新生儿损伤明显低于剖腹产。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提高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成功率的有效策略。方法将4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自愿接受阴道试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以48例无高危风险且初次妊娠,同时也自愿接受阴道试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阴道试产记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阴道试产结果显示,48例产妇中39例产妇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1.2%,同样数量的对照组产妇,有41例产妇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5.4%;对象组阴道试产失败主要因素包括胎儿窘迫和先兆子宫破裂、宫缩乏力,分别是2例、2例和5例,对照组失败的主要因素是胎儿窘迫和宫缩乏力,分别是3例和4例,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产条件的产妇,在做好术前充分准备工作和严控阴道产指征、严密监护阴道产程的前提下,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可行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06月于我院行阴道试产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52例(观察组),并根据随机的11比例抽取同期经阴道试产的非疤痕子宫产妇52例(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有40例阴道试产成功,对照组有45例阴道试产成功,两组均无子宫破裂,两组间在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例数、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轻度窒息,两组均无重度窒息)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产妇足月妊娠后,有试产条件者经过严密的产程监控可行阴道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有助于降低重复剖宫对产妇造成的二次损伤,但应严格掌握产妇禁忌证与适应证,以此保障母婴的安全。

  • 标签: 疤痕子宫 足月妊娠 阴道试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依照其分娩指证分为A组阴道组与B组再次剖宫产组;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212例无剖宫产史的正常妊娠产妇,分为C组阴道试产组与D组剖宫产组。分别比较各个组的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结果A组与C组在试产率、产程、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指标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对比,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不是阴道分娩的绝对禁忌证,如果患者自身条件允许,应当尽可能采用阴道分娩。

  • 标签: 剖宫产 分娩方式 再次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结局。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产妇有91例(其中8例为阴道试产失败转为剖宫产),约占75.83%,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有29例(另有8例试产失败转剖宫产),约占24.17%,试产成功率为78.38%。8例阴道试产失败中有胎位异常1例,宫内窘迫5例,产程停滞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孕妇其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高于阴道试产孕妇,且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阴道试产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孕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高于阴道试产孕妇的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只要不存在剖宫产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建议在严密监测下行阴道试产,有利于降低产后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系统分析评估,探讨该类产妇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某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共3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病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首次妊娠行剖宫产病例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妊娠结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情况,同时,对两组的产后阴道出血情况分析,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组中1例先兆子宫破裂,3例胎儿窘迫,3例胎盘前置;而对照组中仅2例胎儿窘迫。观察组相关指标更长,对比均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必必须剖宫产,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由于阴道分娩的安全性与科学性较高,如果试产条件许可,可以采取阴道分娩。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不同方式进行探讨,观察分娩结局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在院分娩的66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意愿和其实际妊娠情况,将其划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每组产妇33例,组间可比性充分。阴道分娩组产妇行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娩组产妇采取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与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分娩,无安全事故发生,但阴道分娩组产妇在分娩过程当中的出血量显著低于剖宫产分娩组,且其住院时间较剖宫产分娩组更短,产褥期并发症发病率较剖宫产分娩组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基本保持一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合理的选择阴道分娩,可以减少产妇的分娩出血量、缩短其住院时间,同时降低其产褥期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分娩 阴道分娩 结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临床有效分娩方式,为日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分娩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所接收的52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以剖腹产分娩)和观察组26例(选择阴道分娩)两组,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并探讨其适合的分娩方式。结果经研究分析得知,观察组产妇的产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产程时间短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产程,利于母婴健康,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临床分娩方式。

  • 标签: 疤痕子宫 分娩方式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再次分娩提供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100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孕妇产前选择将其分为甲组34例和乙组66例,其中甲组为阴道试产,乙组则再次进行剖宫产。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成功率、产程、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阴道试产34例,成功26例,成功率为76.5%,甲组的产程为8.35±1.8h明显长于乙组的手术时间1.4±0.7h;甲组在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均优于乙组。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选择阴道分娩的方式安全性更高,可根据产妇的身体情况,应可能选择阴道试产

  • 标签: 子宫下段 剖宫产 妊娠分娩方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患者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方法在本院提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的2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的分娩方式进行分析和总结,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并用另外100例非瘢痕子宫妊娠的剖宫产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和分娩情况,并观察研究组的试产成功率。结果而在这200例瘢痕妊娠患者中,选择剖宫产的有120例,而选择阴道试产的则有80例;试产成功率为20(10%)。与阴道试产者的对照组对比,瘢痕子宫剖宫产者的住院时间长、产后出血量多、新生儿的窒息率也很高。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对照组对比,瘢痕子宫的剖宫产分娩者手术的住院时间长、产后出血量大、切口不良愈合率高、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褥病率都比较高。结论应对有计划阴道分娩的疤痕子宫患者如大部分单胎头先露、孕周≥37周、有单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史以阴道试产,并尽可能的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 标签: 瘢痕子宫 足月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剖宫产产后进行二次分娩的具体细节,对其分娩方式和分娩安全进行讨论,产妇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升分娩质量和医疗质量。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4-2016年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收治100例剖宫产产妇。并且在术后8年时间,进行再次怀孕并且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的住院历程和分娩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我们研究人员根据产妇的子宫切口疤痕情况与胎儿位置,将产妇进行安全性评估。将产妇分为高危组和普通组。同时我们研究人员根据普通组再次分为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组以下简称为VBAC组以及在剖妇产后再次剖宫产的RCS组,在临床研究中对VABC组和RCS组的产妇分娩结果,母婴情况和医疗费用,住院时间长短等等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产妇中,高危型的疤痕子宫妊娠组人数为24人,普通疤痕子宫妊娠组的产妇为76人。其中VBAC组4人,RCS组72人。RCS组中因社会因素、家庭建议进行手术的人为36例,占50%;我们经过研究和比对后,发现VABC组的经阴道生产的产妇的产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RCS组,且经阴道生产的产妇的其住院时间缩短,胎儿的出生情况较好。结论在妇产科临床中,我们应该对剖腹产后二次妊娠的孕妇进行详尽的筛查,对胎儿的位置和胎盘异常进行鉴别,根据疤痕分级程度,对子宫疤痕进行高危和普通的划分,再综合家庭意见和产妇个人意见,选择剖宫产和阴道试产,在条件允许和家人、产妇、陪护意见统一的情况下,倡导阴道顺产从而降低产科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医疗压力。

  • 标签: 二次妊娠 剖宫产后妊娠 分娩评估 临床生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观察组采取阴道试产,对照组产妇采取剖宫产分娩。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只要在严格的监护下,仍可进行阴道分娩。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