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根据脏腑的生理特点,脏易致虚,腑易致实,因此应在保护胃气、燮理升降、调整阴阳、注重平衡的原则指导下,根据脏腑虚实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补泻治疗大法。如脾虚者宜温中、举陷、益气、养阴;胃实者宜消导、通腑、清热、化湿。补益脾胃时,用药宜取味甘之品,慎用苦寒,需要时中病即止,因过用苦寒则败胃,量宜小宜缓慢收功。对于六腑的治法,古有“六腑以通为用”之说,说明腑病以实证居多,因而常常使用泻下通降之法治疗,使有形之邪得以排出,这便是实则泻之的治法。

  • 标签: 脾胃病 中医 治疗
  • 简介:摘要从中国传统医学及相关文献分析脾胃病与情志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心理疏导疗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 标签: 脾胃病 情志 心理疏导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评价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内伤性脾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经中医诊断为内伤性脾胃病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在治疗后对两组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6.7%,也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内伤性脾胃病起效快,疗效好,还可预防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辛开苦降法 内伤性脾胃病 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糖尿病性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为治疗糖尿病性胃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因糖尿病性胃病来我院就诊的70例患者,其中35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实施吗丁啉治疗,35例患者纳入实验组,给予吗丁啉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为77.14%以及胃半排空时间(64.69±12.71)分均劣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4.29%、胃半排空时间(50.91±13.77)分,数据对比上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性胃病治疗中使用吗丁啉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性胃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糖尿病性胃病 治疗方法 吗丁啉 复方丹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的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脾胃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西医治疗,研究组使用中医升降并施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的升降理论应用于脾胃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升降理论 脾胃病 辨证施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0例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研究,观察组予以中医升降并施方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52例(86.7%),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40例(66.7%),总有效率81.7%,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升降理论应用于脾胃病临床治疗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脾胃病 中医 升降理论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诊中毒洗胃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113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7例、56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8.25%、对照组为83.9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2%、对照组为33.93%(P<0.05)。观察组首次吸出液体、总洗胃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提高急诊中毒洗胃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

  • 标签: 急诊中毒 洗胃 循证护理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陈慈煦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时,用药以轻、灵、平、和为要,每获良效,现代医学关于“脑-肠-菌轴”理论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认可,而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陈老的用药思想与此理论相合,从而印证了陈老用药的科学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曲肽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垂体后叶素治疗,实验组进行奥曲肽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止血率及药物起效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中,2例发生恶心,1例患者发生心悸。对照组中,4例患者剧烈腹痛,3例患者恶心,3例患者腹泻。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0%与4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24h内止血率为88.0%,对照组24h内止血率为4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起效时间分别为(5.43±2.11)h与(9.80±5.44)h,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大出血的疗效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轻微,可有效缓解患者出血症状,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奥曲肽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胃粘膜大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门诊进行诊治的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分别为A组和B组,A组只给予三联疗法(即使用雷贝拉唑药物、克拉霉素药物以及阿莫西林药物来进行治疗),B组在三联疗法服用两个小时后,再给患者服用双歧杆菌胶囊。对比两组患者不良现象的产生情况、被有效治疗的情况以及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在不良现象的产生上,A组产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5例(占比为20.00%),B组产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4例(占比为16.00%),两组在不良反应的产生上不存在差异(P值大于0.05);在被有效治疗的情况上,A组总被有效治疗的例数为19例(占比为76.00%),B组总被有效治疗的例数为24例(占比为95.00%),两组在总被有效治疗的例数上存在差异且显著(P值小于0.05);在6个月之后的复发情况上,A组复发的例数为4例(占比为16.00%),B组复发的例数为1例(占比为4.00%),两组在复发情况上存在差异且显著(P值小于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病的治疗上,相比较常规只施展三联疗法而言,在三联疗法上还同时给予双歧杆菌胶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被有效治疗的例数,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的复发现象,在安全性也具有一定的保障,该联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联疗法 双歧杆菌胶囊 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病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天出生及发病时的五运六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时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的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病时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病患者出生时及发病时的司天分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脾胃病先天出生及后天罹患的运气模式均为寒湿。

  • 标签: 脾胃病 五运六气 司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奥曲肽、垂体后叶素与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出血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72例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出血患者为研究案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划分为1、2、3组。1组患者24例,采用奥曲肽治疗,2组患者24例,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3组24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三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超过1组、3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止血成功率明显超过2组、3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平均输血量明显低于2组、3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出血治疗方面奥曲肽药物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出血量相对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标签: 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出血 奥曲肽 垂体后叶素 奥美拉唑 疗效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模式中,健康促进促进健康、健康保护、疾病预防、治疗乃至康复等整个医学领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当前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工作的时间紧、任务重,迫切需要做好几个转变要转变服务理念,实现以健康为中心;要转变服务对象,涵盖患者和社区居民;要转变工作方式,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经费保障;要转变宣传方式,注重采用多种传播手段。

  • 标签: 医院 健康促进 转变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对产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产妇都是顺产后6小时或剖宫产术后24h拔尿管后,生命体征平稳,知情同意及常规的产后护理下进行足浴;观察组120例进行中药足浴,对照组120例进行温水足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d焦虑量表评分、宫底高度、恶露量及睡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足浴对产后康复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全面提升产妇产后康复质量。

  • 标签: 中药足浴 产后 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儿科输液中护理干预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儿科输液患儿320例,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接受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患者输液器脱落、输液外渗、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的对比。结果观察组依从率85.0%,对照组依从率77.5%,观察组患儿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6.3%,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6.3%,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17.5%,观察组输液外渗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5.0%,对照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15.0%,观察组患者针头脱出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患者输液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依从性,降低输液器脱出率、输液外渗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儿科 输液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点评管理模式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480份处方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实施传统处方管理模式下开出的220份归入对照组,将实施处方点评管理模式下开出的260份归入观察组。统计两组处方中的不合理情况,并分析其不合理原因。结果观察组处方中总计发现8份不合理用药,对照组处方中总计发现24份不合理用药情况,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3.08%显著低于对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可见,内容不全、诊断书写不规范、药物规格不规范、药物种类不适宜、未选择基本药物、联合用药不当是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结论实施处方点评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避免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

  • 标签: 处方点评 临床合理用药 联合用药 处方管理
  • 简介: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成年人在个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并不是成年后的生存环境造成的,而是来源于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和限制。也就是说,真正困扰我们的并不是我们成年后遭遇的环境和事件,而更多的是在成年后遇到人、事、物时,大多数人仍旧使用幼年时学会的那些固有的、习惯的应对方法和模式。这些方法和模式隐藏在潜意

  • 标签: 个人成长 大学生 成年人 心理学 环境
  • 简介:摘要把握血站文化建设的重点,对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有力地提高单位的凝聚力、战斗力,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充足,从而推动单位快速发展。

  • 标签: 血站 文化建设 推动 快速发展